刘柏炎;陈雪梅;蔡光先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大鼠血浆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参麦+缺血再灌注组(参麦组)、丹参+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4h后,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中ET-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参麦组和丹参组肺损伤均明显改善.模型组PO2明显低于空白组,参麦组与丹参组PO2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ET-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参麦组、丹参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参麦组与丹参组比较,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能改善肺损伤,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并且以参麦注射液作用较佳.
作者:韩宁;张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用RF-HPLC法测定并考察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方法:Lichrospher C18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A):0.2%乙酸-0.2%三乙胺(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Omia:8:92:10min:91.5:8.5;30min:79:21;60min:40: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经炮制以后,士的宁氮氧化物由0.0033上升到0.0044,上升率为133%,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由0.0025上升到0.0033,上升率为132%.结论:马钱子经砂烫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有所增加,实验结果为制定马钱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王丹丹;李俊松;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痰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邓奕;汪宁;朱荃;谢晓梅;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经双囊四腔管(简称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是的疗效.方法:Ⅱ型前列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均经导管持续恒压腺内灌注.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对照组用西药.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1.6%.两组NIH-CPSI总积分、EPS WBC数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友全;李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内容入手,阐述了<黄帝内经>对于解剖学的认识.论证出<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是实体解剖器官.通过对<黄帝内经>全方位的了解,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得出的结果是,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
作者:徐勇刚;魏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中医脑的定位、功能和形成进行总结,借助现代科学新成果提出中医脑发育形成的研究思路,希望形成脏腑发生理论,丰富脏象学说,为中医药防治脑部疾病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作者:刘柏炎;陈雪梅;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CGRP和ET-1探讨开窍通腑汤的活血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ET-1与CGRP的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汤有提高CGRP水平以及拮抗ET-1的作用,促使ET-1/CGRP的调节平衡,能使ET-1水平下降,CGRP释放增多,能减少脑动脉痉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树权;关欣;李檀;金岩;孟宪生;池明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特异症状表现及证候特点.方法:收集34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四诊信息,剔除四诊信息中低于20%阳性率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降维处理得出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分型.结果:得到16个公因子F1虚证脉象;F2脾肾气虚;F3痰湿证;F4肝气郁滞;F5热盛津伤;F6心气虚;F7脾虚不运;F8阴虚津亏;F9肝阴亏虚;F10气阴两虚;F11气化不利,水湿内停;F12~F16血瘀证.结论:虚证为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型.
作者:吴旸;王轩;崔杰;任文林;彭建军;郭维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据,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丹参、当归、红花、益母草、黄芩、蒲黄、三七、川芎、地黄、剂芥等10余种妇产科常用活血、止血药物作了详细阐述,认为<本草纲目>中妇产科活血、止血用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对今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说明<本草纲目>对妇产科用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庄爱文;李荣群;王香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矮小症肾精亏虚型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对孕鼠采用烟熏法造成宫内发育迟缓模拟矮小,选择该模型雄鼠并在此基础上再予房劳和惊恐造成肾精亏虚,造成矮小症肾精亏虚雄性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结果:研究表明,矮小症肾精亏虚雄性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雄鼠的外观表现、睾丸脏器指数、体重和股骨长测量、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2)、股骨和下丘脑形态学改变均有异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宫内发育迟缓结合房劳和惊恐可较好地模拟矮小症肾精亏虚模型.
作者:屈娅婷;何军锋;李路丹;谭克理;谢梦洲;喻道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初步研究影响各中医证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统一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中文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论:在各证型中痰瘀阻滞型得分低,而阴虚燥热型得分高.阴虚燥热型以精力损害为主,其次为疼痛.气阴两虚型以总体健康、躯体角色损害为主,其次为精力和情绪角色.脾肾两虚型以总体健康、躯体角色损害为主,其次为精力.血行瘀滞型以总体健康损害为主,其次为精力、躯体角色、情绪角色及心理健康.痰瘀阻滞型以躯体角色、情绪角色、总体健康损害为主,其次为精力及心理健康.
作者:刘求红;王冼生;张细芝;余杨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万事万物均由五行按照比例轻重相杂相和而成.杂,指同一事物中包含了不同比例的五行;和,指组成事物的五行之间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五行杂和可用于更好地理解五行、倒五行、五脏互藏等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中存在争议的内容,亦可用于加深对脏腑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的理解,指导治法、方药的运用.在今后临床实践中,不仅需要应用五行杂和思想解决新问题,更要根据遇到的问题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有效指导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少藩;李盈;杨秋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PNS200mg/(kg·d),100mg/(kg·d)]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MP7蛋白表达.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P<0.01)水平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 mRNA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都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 mRNA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增加BMP7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月光;柴可夫;杨明华;金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介绍肿瘤病理学选修课在中医院校开设的必要性及近年来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戴晓明;蒋凤荣;戴建国;王子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观察活血熄风方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红莉;刘昭纯;高允生;齐永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脑出血GFAP的影响及应用时机的探讨.方法:采用大鼠尾状核胶原酶注射法造模.分假手术组、模型组、6h、12h、24h、36h治疗组.观察出血区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肿体积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h治疗组可见出血坏死灶扩大,GFAP更高表达(P>0.05);而12h、24h、36h治疗组病灶较小,GFAP表达降低(P<0.05),尤以12h治疗组降低为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在一定时间窗(12h或以后)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可减轻脑水肿,使血肿变小,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GFAP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周天梅;诸葛丽敏;冯为民;黄晓明;韦志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方剂学>的优劣.方法:试验班级采用病案综合教学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采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和结论:试验班级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病案综合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鸣;金晓东;李美珍;袁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中药抗癌的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抑瘤及抗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改善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作者:李灵常;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从性激素内分泌角度探讨济坤方促排卵的作用机制.方法:丙酸睾丸酮造模,雌性小白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克罗米酚组、济坤煎剂组,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结果:济坤煎剂组、克罗米酚组小鼠血清E2、FSH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济坤煎剂组T、LH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济坤方能够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影响性激素水平而起治疗作用.
作者:张永锋;吴正治;彭姝峰;王俊玲;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