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求红;王冼生;张细芝;余杨桂
目的:对浙江地区篇蓄及其混伪品进行形态组织鉴定.方法:调查浙江市场篇蓄的混伪品情况,并从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篇蓄与大叶篇蓄形态组织相似,与鸡眼草、短萼鸡眼草有明显区别.结论:鸡眼草和短萼鸡眼草不能混作篇蓄使用.
作者:潘亚琴;张斌;余亚敏;黄坚钦;姚振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大鼠血浆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参麦+缺血再灌注组(参麦组)、丹参+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4h后,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中ET-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参麦组和丹参组肺损伤均明显改善.模型组PO2明显低于空白组,参麦组与丹参组PO2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ET-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参麦组、丹参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参麦组与丹参组比较,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能改善肺损伤,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并且以参麦注射液作用较佳.
作者:韩宁;张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优选蝉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通过观察澄清度、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了硅藻土吸附法、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法、离心法、大孔树脂吸附技术5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5种澄清工艺对2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既能保留有效成分,且溶液澄清.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可作为蝉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王佩;刘晓昱;吴锡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青心酮(分别为10-4、10-5、10-6mol/L)培养一定的时间(6、12、24、48,72 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Ⅰ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S.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黏附能力.结果:青心酮显著增加EPCs集落形成数,并且EPCs集落形成数随青心酮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0-4mol/L浓度青心酮作用72h对EPCs数量的影响为显著.青心酮也显著改善了脐血EPCs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结论:结果提示青心酮可增加EPcs的数量且伴随着EPCs功能的改善.
作者:刘小利;程胜;黄艳君;周洁;黄引平;熊春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仅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可导致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5.1%)、(36.1%±5.3%)、(21.7%±4.6%),高于正常对照组(6.5%±2.1%)(P<0.05);电镜和光镜显示脾淋巴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CLP致腹腔感染后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下降,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分别为(32.4±5.2)、(37.5±4.8)、(56.0±4.9),低于正常对照组(82.6±5.1)(P<0.05);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提高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有关.
作者:雷澍;徐勇刚;江荣林;吴建浓;朱美飞;智屹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内容入手,阐述了<黄帝内经>对于解剖学的认识.论证出<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是实体解剖器官.通过对<黄帝内经>全方位的了解,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得出的结果是,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
作者:徐勇刚;魏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痰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邓奕;汪宁;朱荃;谢晓梅;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从脾虚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加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健脾为主中药辨证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健脾为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作者:王新华;丁自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观察活血熄风方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红莉;刘昭纯;高允生;齐永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安胎合剂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GnRHa+HMG+HCG)即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安胎合剂+GnRHa+HMG+HC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采用免疫组化法(SP两步法、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以及腺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呈强阳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结论:中药安胎合剂可能通过促进GnRHa长周期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以及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以改善其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素霞;赵红丽;孙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PNS200mg/(kg·d),100mg/(kg·d)]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MP7蛋白表达.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P<0.01)水平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 mRNA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都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 mRNA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增加BMP7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月光;柴可夫;杨明华;金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①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含量相近.②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胸膜组织bF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的bFGF表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相近.结论:①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②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膜组织bFGF表达.③逐饮Ⅰ号可能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及胸膜组织bFGF表达,达到抑制恶性胸水的目的.
作者:刘建秋;李竹英;蒋鹏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颈项舌下9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接受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风池、翳风、金津、玉液、上廉泉、上夹廉泉等穴,两组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项舌下9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波;唐晓军;陈红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外合治对实验性甲亢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用优甲乐灌服造成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内外合治可明显改善甲亢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结论:内外合治能改善甲亢大鼠垂体功能.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阳春林;易法银;张国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方剂学>的优劣.方法:试验班级采用病案综合教学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采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和结论:试验班级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病案综合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鸣;金晓东;李美珍;袁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水溶性珍珠粉的安全性.方法与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大耐受剂量法,雌雄小鼠经口MTD>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遗传毒性试验中的Ames试验中的各浓度下,无论是否加入S9混合液,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发回变数的2倍,并且未见剂量--反应关系.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动物在各试验剂量下,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出现率、PCE/成熟红细胞(RBC)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为1.86%,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的精子畸形率为5.3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1.92%、2.02%、2.06%.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水溶性珍珠粉3个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水溶性珍珠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作者:吴家瑜;竹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矮小症肾精亏虚型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对孕鼠采用烟熏法造成宫内发育迟缓模拟矮小,选择该模型雄鼠并在此基础上再予房劳和惊恐造成肾精亏虚,造成矮小症肾精亏虚雄性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结果:研究表明,矮小症肾精亏虚雄性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雄鼠的外观表现、睾丸脏器指数、体重和股骨长测量、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2)、股骨和下丘脑形态学改变均有异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宫内发育迟缓结合房劳和惊恐可较好地模拟矮小症肾精亏虚模型.
作者:屈娅婷;何军锋;李路丹;谭克理;谢梦洲;喻道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优选增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生产中乙醇浓度;以干膏收率和黄芩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佳醇提工艺.结论:增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采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
作者:廉丽;张铭;马丽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经双囊四腔管(简称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是的疗效.方法:Ⅱ型前列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均经导管持续恒压腺内灌注.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对照组用西药.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1.6%.两组NIH-CPSI总积分、EPS WBC数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友全;李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