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胎合剂对GnRHa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王素霞;赵红丽;孙玉英

关键词:安胎合剂, 超排卵, 小鼠, 整合素β3, 白血病抑制因子, 雌孕激素受体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安胎合剂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GnRHa+HMG+HCG)即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安胎合剂+GnRHa+HMG+HC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采用免疫组化法(SP两步法、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以及腺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呈强阳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结论:中药安胎合剂可能通过促进GnRHa长周期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以及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以改善其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常见脏腑及情志证候类型

    以正常高值血压及血脂边缘升高为例,以心血管亚健康常见脏腑证候类型为切入点,探讨心血管亚健康状态,为中医研究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尤其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周宝宽;陈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开窍通腑汤对MCAO大鼠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CGRP和ET-1探讨开窍通腑汤的活血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ET-1与CGRP的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汤有提高CGRP水平以及拮抗ET-1的作用,促使ET-1/CGRP的调节平衡,能使ET-1水平下降,CGRP释放增多,能减少脑动脉痉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树权;关欣;李檀;金岩;孟宪生;池明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肠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从中药抗癌的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抑瘤及抗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改善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作者:李灵常;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附子甘草配伍与炮制对乌头碱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附子甘草配伍与附子炮制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测定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比较附子、附子炮制品、附子单煎、附子甘草配伍煎液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乌头碱在0.65~32.5μg/m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附子炮制后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比单用附子其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附子与甘草配伍能有效地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体现了中医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沈少华;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王玉;郭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和胸膜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①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含量相近.②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胸膜组织bF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的bFGF表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相近.结论:①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②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膜组织bFGF表达.③逐饮Ⅰ号可能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及胸膜组织bFGF表达,达到抑制恶性胸水的目的.

    作者:刘建秋;李竹英;蒋鹏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48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因子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特异症状表现及证候特点.方法:收集348例行冠脉造影患者四诊信息,剔除四诊信息中低于20%阳性率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降维处理得出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候分型.结果:得到16个公因子F1虚证脉象;F2脾肾气虚;F3痰湿证;F4肝气郁滞;F5热盛津伤;F6心气虚;F7脾虚不运;F8阴虚津亏;F9肝阴亏虚;F10气阴两虚;F11气化不利,水湿内停;F12~F16血瘀证.结论:虚证为冠心病主要中医证型.

    作者:吴旸;王轩;崔杰;任文林;彭建军;郭维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方剂学>的优劣.方法:试验班级采用病案综合教学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采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和结论:试验班级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病案综合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鸣;金晓东;李美珍;袁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之一,艾灸疗法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对近年来艾灸疗法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

    作者:谭琳蓥;刘慧荣;吴焕淦;蒋枫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增生颗粒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增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生产中乙醇浓度;以干膏收率和黄芩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佳醇提工艺.结论:增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采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

    作者:廉丽;张铭;马丽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用RF-HPLC法测定并考察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方法:Lichrospher C18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A):0.2%乙酸-0.2%三乙胺(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Omia:8:92:10min:91.5:8.5;30min:79:21;60min:40: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经炮制以后,士的宁氮氧化物由0.0033上升到0.0044,上升率为133%,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由0.0025上升到0.0033,上升率为132%.结论:马钱子经砂烫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有所增加,实验结果为制定马钱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王丹丹;李俊松;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胎合剂对GnRHa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安胎合剂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GnRHa+HMG+HCG)即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安胎合剂+GnRHa+HMG+HC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采用免疫组化法(SP两步法、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以及腺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呈强阳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结论:中药安胎合剂可能通过促进GnRHa长周期超排卵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以及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以改善其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素霞;赵红丽;孙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为86.4%,有效率为94.4%;西药组显效率为79.5%,有效率为88.6%.中西医结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张尚荣;张清洁;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脑区p38 MAPK的影响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部分脑区p38MAPK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幼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p38MAPK mRNA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IH组幼鼠海马、前额叶皮层的p38MAPK mRNA及P-p38蛋白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Q组的表达则明显低于R组(P均<0.01).结论:芹菜素可降低间歇低氧幼鼠脑区p38MAPK的激活.这可能对减轻间歇低氧后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李源;李宁;龚永生;胡良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痰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邓奕;汪宁;朱荃;谢晓梅;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经双囊四腔管(简称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是的疗效.方法:Ⅱ型前列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均经导管持续恒压腺内灌注.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对照组用西药.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1.6%.两组NIH-CPSI总积分、EPS WBC数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友全;李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讨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520例患者按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辩证后行乳腺超声检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170例行乳头溢液常规检查.结果: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溢液常规检查以脂滴居多,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痰瘀互结型溢液常规检查以红细胞居多,其次为白细胞.肝郁气滞、肝郁火旺、脾不统血、痰瘀互结及冲任失调型乳腺超声检查无显著差异.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多见于非占位变,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多见于占位变.结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为乳头溢液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作者:朱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 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观察活血熄风方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红莉;刘昭纯;高允生;齐永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从<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内容入手,阐述了<黄帝内经>对于解剖学的认识.论证出<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是实体解剖器官.通过对<黄帝内经>全方位的了解,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得出的结果是,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

    作者:徐勇刚;魏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黄酸对AGE-BSA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培养下,大黄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及体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TGF-β1 mRNA、CTGFmRNA的表达.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上调TGF-β1 mRNA、CTGFmRNA的表达,大黄酸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GF-β1 mRNA、CTGFmRNA表达,中剂量作用明显.结论:大黄酸可通过下调AGE-BSA诱导的系膜细胞TGF-β1 mRNA和CTGFmRNA表达,达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作者:刘颖慧;周旦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