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雷澍;徐勇刚;江荣林;吴建浓;朱美飞;智屹惠

关键词:电针, 足三里穴, 脓毒症, 淋巴细胞,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仅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可导致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5.1%)、(36.1%±5.3%)、(21.7%±4.6%),高于正常对照组(6.5%±2.1%)(P<0.05);电镜和光镜显示脾淋巴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CLP致腹腔感染后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下降,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分别为(32.4±5.2)、(37.5±4.8)、(56.0±4.9),低于正常对照组(82.6±5.1)(P<0.05);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提高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合治对实验性甲亢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外合治对实验性甲亢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用优甲乐灌服造成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内外合治可明显改善甲亢大鼠垂体病理改变.结论:内外合治能改善甲亢大鼠垂体功能.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阳春林;易法银;张国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方剂学>课程病案综合教学法和传统<方剂学>的优劣.方法:试验班级采用病案综合教学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采评价两种教学法的优劣.结果和结论:试验班级考试成绩要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病案综合教学法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张鸣;金晓东;李美珍;袁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大鼠血浆ET-1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大鼠血浆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参麦+缺血再灌注组(参麦组)、丹参+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组),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4h后,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中ET-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参麦组和丹参组肺损伤均明显改善.模型组PO2明显低于空白组,参麦组与丹参组PO2均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ET-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参麦组、丹参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参麦组与丹参组比较,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能改善肺损伤,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并且以参麦注射液作用较佳.

    作者:韩宁;张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降低环境温度,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同时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饮水量、空腹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舌下、耳廓脉络变化,进行各组大鼠肢端坏疽症状评分.结果:糖尿病足造模成功率75%.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不降温组、降温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肢端坏疽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舌质紫黯,舌下脉络增长增粗,耳廓苍白或紫黯.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陶茂灿;曹毅;许经纶;黄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肠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从中药抗癌的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抑瘤及抗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改善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作者:李灵常;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阳和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鉴于清代著名医家王洪绪和马培之对阳和汤能否治疗乳岩(乳腺癌)持不同现点,通过实验探讨阳和汤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阳和汤大鼠含药血清对人类乳腺癌ER(+)细胞MCF-7和人类乳腺癌ER(-)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阳和汤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能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是阳和汤对ER(-)的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远比ER(+)的MCF-7细胞要强.结论:阳和汤可以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是更适用于ER(-)的乳腺癌患者.

    作者:刘亚娴;田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讨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520例患者按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辩证后行乳腺超声检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170例行乳头溢液常规检查.结果: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溢液常规检查以脂滴居多,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痰瘀互结型溢液常规检查以红细胞居多,其次为白细胞.肝郁气滞、肝郁火旺、脾不统血、痰瘀互结及冲任失调型乳腺超声检查无显著差异.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多见于非占位变,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多见于占位变.结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为乳头溢液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作者:朱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开窍通腑汤对MCAO大鼠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CGRP和ET-1探讨开窍通腑汤的活血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ET-1与CGRP的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汤有提高CGRP水平以及拮抗ET-1的作用,促使ET-1/CGRP的调节平衡,能使ET-1水平下降,CGRP释放增多,能减少脑动脉痉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树权;关欣;李檀;金岩;孟宪生;池明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七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PNS200mg/(kg·d),100mg/(kg·d)]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MP7蛋白表达.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P<0.01)水平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 mRNA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都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 mRNA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增加BMP7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月光;柴可夫;杨明华;金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浙江地区篇蓄及其混伪品的形态组织鉴定

    目的:对浙江地区篇蓄及其混伪品进行形态组织鉴定.方法:调查浙江市场篇蓄的混伪品情况,并从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篇蓄与大叶篇蓄形态组织相似,与鸡眼草、短萼鸡眼草有明显区别.结论:鸡眼草和短萼鸡眼草不能混作篇蓄使用.

    作者:潘亚琴;张斌;余亚敏;黄坚钦;姚振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为86.4%,有效率为94.4%;西药组显效率为79.5%,有效率为88.6%.中西医结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张尚荣;张清洁;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增生颗粒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增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生产中乙醇浓度;以干膏收率和黄芩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佳醇提工艺.结论:增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采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

    作者:廉丽;张铭;马丽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脑区p38 MAPK的影响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部分脑区p38MAPK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幼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p38MAPK mRNA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IH组幼鼠海马、前额叶皮层的p38MAPK mRNA及P-p38蛋白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Q组的表达则明显低于R组(P均<0.01).结论:芹菜素可降低间歇低氧幼鼠脑区p38MAPK的激活.这可能对减轻间歇低氧后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李源;李宁;龚永生;胡良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仅以Annexin-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脓毒症可导致脾淋巴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的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5.1%)、(36.1%±5.3%)、(21.7%±4.6%),高于正常对照组(6.5%±2.1%)(P<0.05);电镜和光镜显示脾淋巴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CLP致腹腔感染后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下降,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分别为(32.4±5.2)、(37.5±4.8)、(56.0±4.9),低于正常对照组(82.6±5.1)(P<0.05);而足三里组的脾淋巴细胞Bcl-2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提高脾淋巴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有关.

    作者:雷澍;徐勇刚;江荣林;吴建浓;朱美飞;智屹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经双囊四腔管(简称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是的疗效.方法:Ⅱ型前列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均经导管持续恒压腺内灌注.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对照组用西药.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1.6%.两组NIH-CPSI总积分、EPS WBC数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友全;李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济坤煎剂对PCOS高雄激素血症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从性激素内分泌角度探讨济坤方促排卵的作用机制.方法:丙酸睾丸酮造模,雌性小白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克罗米酚组、济坤煎剂组,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结果:济坤煎剂组、克罗米酚组小鼠血清E2、FSH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济坤煎剂组T、LH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济坤方能够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影响性激素水平而起治疗作用.

    作者:张永锋;吴正治;彭姝峰;王俊玲;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项舌下9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项舌下9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接受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风池、翳风、金津、玉液、上廉泉、上夹廉泉等穴,两组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项舌下9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波;唐晓军;陈红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过山枫乙醇提取物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过山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机制和进行安全性评估,为下一步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肾功能影响采用脲酶-BERttelo法.结果:醇提小剂量组血清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给药30天,GSF对Ⅱ型胶原诱发关节炎模型大鼠肝脏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5周后,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水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肝脏指数小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在治疗浓度时,对肝脏、肾脏和子宫等重要脏器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王国宝;朱传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常见脏腑及情志证候类型

    以正常高值血压及血脂边缘升高为例,以心血管亚健康常见脏腑证候类型为切入点,探讨心血管亚健康状态,为中医研究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尤其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周宝宽;陈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