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李树民;蒋振华;李树华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如诊断、治疗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现对我科2012-01-2014-12期间124例食管异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文献,总结经验教训.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4例食管异物患者中,男54例,女70例;年龄1~83岁,中位年龄40.9岁;病程1~3 d.其中食物性异物92例,占食管异物的74.2%,异物主要为鱼骨、鸡骨、枣核、鸭骨等;非食物性异物为32例,占食管异物的25.8%,异物主要为硬币、义齿、笔帽等.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流涎、颈部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
作者:贾军;张楠楠;王永良;王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于母语为声调型的汉语普通话人群,评估人工耳蜗耦连无线调频系统(FM系统)后对言语感知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利用中文开放式言语评估系统(MSP)为测试工具对纳入实验的11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感知力进行评估.分别采用麦克风(microphone,M)、FM系统+麦克风(FM+M)2种输入方式评估受试者在不同信噪比(SNR:15、10、5、0、-5、-10 dB)等条件的言语识别率的改善情况;并观察记录其在实验中的主观表现变化.结果:①在不同信噪比下测试两组言语识别率结果显示M组和FM+M组主效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38,P<0.01),不同信噪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715,P<0.01),分组和不同信噪比水平之间存在互交效应(F=40.893,P<0.01);②实验中采用FM+M输入方式后,受试者回答问题时声音音量明显提高,表现更自信.结论:对于母语为声调型的汉语普通话人群,使用FM系统后能显著改善其在噪声环境的言语感知力,使其更接近正常听力人群.
作者:周小清;邓小玲;李华君;姜斌;袁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使用听觉行为分级-Ⅱ(CAP-Ⅱ)、父母版言语空间特性(SSQ-P)、听力植入体使用的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CuHI-QoL)对语前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听觉行为、言语空间特性、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与术后听力、言语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同时了解术后康复的效果是否与年龄有关.方法:主要采用的分类方法为将5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前的听力、言语、家庭生活质量的情况与其使用两年半后的相应情况做比较.同时将同样的5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年龄分成A组(1.0~5.9岁)和B组(6.0~10.9岁),比较2组患者使用人工耳蜗2.5年后的听力、言语、家庭生活情况.结果:比较同一组受试者术前、术后及不同年龄组的CAP-Ⅱ,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CuHI-QoL和SSQ-P的相关资料分析,同一组受试者术前、术后的健康与幸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年龄组术后的父母压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以上2项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家庭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并且年纪越小,术后的听觉行为、言语空间特性、家庭生活质量的康复效果越好.
作者:孙懿;邱建新;刘业海;余得志;童步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耳闷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不一.本文对2010-01-2014-01期间我科门诊以耳闷为主诉资料完整的166例(231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临床诊断思路.1 临床资料166例(231耳)中,男69例,女97例;年龄12~83岁,平均39岁.双耳患病65例(130耳),单耳患病101例(101耳).病程1 d~10年.伴随症状:听力下降158耳,耳痛12耳,眩晕4耳,耳溢液10耳,耳鸣67耳,鼻塞、鼻漏87例,无伴随症状29耳.
作者:万吴汉徽;李艳妮;许戈;李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老年性聋言语识别能力与气导平均听阈、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5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及单音节词大言语识别率测试,并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测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各向异性分数值(FA).比较左右两侧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的FA值的差异性,并将气导平均听阈(PTA)、下丘FA值、额上回FA值及颞横回FA值的测试结果与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双侧下丘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额上回及左侧颞横回的FA值明显高于右侧(P<0.05).言语识别率与PTA呈负相关(P<0.01),与颞横回FA值呈正相关(P<0.05),与额上回F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人言语识别率不仅与外周听觉功能有关,而且与中枢听觉和认知功能有关.
作者:彭璐;余水莲;陈睿春;景艳;梁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儿童迟发性听力损失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对52例出生时听力筛查通过,但在后续随访观察及例行听力保健中发现听觉行为异常的儿童进行听力学及影像诊断并给予相应干预,7例有遗传性聋高危因素的儿童转诊到上级医院行耳聋易感基因筛查,根据筛查结果给予预防指导及听力随访干预.结果:儿童听觉行为观察发现迟发性听力损失及言语能力减退52例,其中听神经病4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聋4例,分泌性中耳炎27例,双耳感音神经性聋13例,儿童孤独症4例.7例有遗传性聋高危因素儿童转诊行耳聋易感基因筛查,线粒体DNA 1555A>G异质性突变2例,GJB2 235delc杂合突变3例,随访至今听力正常;GJB2 235delC和299 del AT位点复合杂合突变1例,对患儿密切随访发现其于2岁左右出现听力下降,及时给予助听干预;1例未查及阳性突变,密切随访.结论:儿童听觉行为观察及对口转诊行高危个体耳聋基因筛查能及时发现儿童迟发性听力损失,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郭亿莲;曾祥丽;刘婷;邹雨滴;叶燕绸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作者:李四军;高水超;徐开伦;柳柯;张建辉;唐嗣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耳石重置法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pogeotropic HSC-BP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3-2015-5期间确诊为apogeotropic HSC-BPPV的40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Gufoni法、20例采用改良Nuti法进行耳石重置,将水平背地性眼震转变为水平向地性眼震,此后采用传统Barbecue法进行手法复位.结果:改良Nuti法组的耳石重置成功率与Gufoni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法耳石复位全部成功.结论:水平背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改良Nuti法和Gufoni法均能有效地进行水平背地性耳石重置,前者简便易学,增加了患者医从性、舒适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张国庆;唐月英;陈宇;曾屹生;许亚桦;王丽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的特点.方法:对190例OSAHS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行床垫式睡眠监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老年OSAHS患者的床垫系统睡眠监测特点.结果:老年组患者的病情程度以轻、中度居多.老年患者夜间平均血氧及低血氧均高于非老年组,但血氧饱和度<90%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高于非老年组.睡眠结构比较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别,但老年组的睡眠总时间要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OSAHS患者的病情较轻;但老年组患者的夜间低氧状态持续时间更长;老年组的睡眠结构较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睡眠总时间减少.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的干扰小,更接近受试者自然睡眠状态.
作者:仝屹峰;张庆丰;程晨景;余翠萍;宋伟;崔树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ZEB2和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ZEB2和E-cadherin在39例鼻咽癌和12例炎性鼻咽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ZEB2和E-cadherin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ZEB2 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炎性鼻咽黏膜组织(P<0.05),ZEB2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均与肿瘤的N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T分级无相关性(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炎性鼻咽黏膜组织(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低表达均与肿瘤的N分级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T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ZEB2 mRNA与E-cadherin mRNA呈负相关(r=-0.367,P<0.05),ZEB2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呈负相关(r=-0.322,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咽癌中ZEB2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其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并与鼻咽癌转移有关,可能机制与ZEB2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促进细胞EMT有关.
作者:易翔;石书婧;李晓雪;赵利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作者:张芳芳;马健;吴景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噪声暴露水平及听觉行为习惯,获得听力损失的患病率,探讨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听力损失的预防、耳保健和听力保健宣教提供研究证据.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抽取某大学642例新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对全部受试者逐一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采用噪声暴露水平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①WHO/PDH97.3推荐的听力损失诊断标准,高频听力损失诊断标准,以及噪声引起的听力阈值改变标准下,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0.36%、20.91%和6.73%.②多元Logistic回归对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交通噪声中暴露和耳部感染史可能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较高,交通噪声和耳部感染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大学生听力损失预防值得关注.
作者:刘海红;朱晓芳;莫灵燕;彭晓霞;倪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作者:张丹;骆敏;奉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耳蜗中畸变产物与耳蜗活性及听觉感知的关系.方法:对20例刚从豚鼠活体分离耳蜗,用激光干涉记录其基膜在频率为f1=1000 Hz、f2=1 400 Hz声激励下的振动,直致基膜振动信号完全消失.通过频谱分析,得到基膜振动信号中畸变产物以及激励信号成份随耳蜗离体时间的变化.结果:耳蜗离体后半小时内,基膜振动中除了有激励信号的振动外,均观察到畸变成份,同时还能观察到两音抑制效应.随着时间推移,畸变产物以及激励信号频率成份的幅度均不断减小.后,畸变产物率先在基膜振动信号中消失,而激励频率成份f1、f2信号则在畸变产物消失后持续存在了一段时间才消失.在畸变产物消失后,基膜的振幅显著减小,两音抑制效应也同时消失.结论:耳蜗中畸变产物是耳蜗主动活性的标志,正是这一活性使得基膜对激励信号有更大幅度振动响应并产生听觉中的两音抑制效应.前者使得听觉具有高的灵敏度,从而感知小的声音激励,后者使得听觉能增强和提取有意义的声信号特征.
作者:龙贤明;张艳平;鲁杰;龙长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针对宁波镇海工业区居民气道反应性及脉冲振荡法(IOS)测气道阻力指标情况进行调研.方法:以随访形式对镇海工业区(215例)和城区(203例)两地人群气道反应性和呼吸功能进行调研,比较分析不同区域人群的差异程度.结果:工业区215例研究对象中气道高反应性疑似者达95例,而城区203例中仅43例疑似者.工业区组95例中有47例(49.5%)为激发阳性者,而城区组43例中仅有14例(32.6%).两区域人群在不同气道高反应性类型中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人群在气道阻力各指标上亦均小于工业区,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业区居民在气道高反应性患病率及IOS气道阻力方面均高于城区居民,监测和评价该地区居民上气道疾病,炎症病变程度和呼吸功能对于了解局部中重度污染区域均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进;王镇;孙红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聋(SNHL)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诊断为SNHL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MRI图像,结合内耳畸形的新分类标准进行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80例(160耳)SNHL患者中内耳畸形152耳,其中耳蜗畸形38耳,前庭畸形33耳,半规管畸形41耳,前庭导水管扩大37耳,内耳道畸形40耳,蜗神经畸形46耳.结论:MRI能对儿童SNHL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提供详细可靠的解剖学信息,并进行分类诊断,对指导手术方案,评估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frequency steadystate responses,MFSSR或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是一种客观、无创的测听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听力检测技术,具有频率特异性好、可同时双耳给声、刺激强度大、低输出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多频稳态稳态与纯音测听之间的相关性少有报道.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1-2013年30例(60耳)正常听力成人和30例(58耳)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测听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值.
作者:邢金燕;刘宏建;谭建成;田永远;刘鑫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语后聋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52例重度到极重度语后聋成年患者接受测试,采用自陈测试的评估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基本信息调查表获得本组受试者的社会学数据;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获得本组受试者的心理学数据,探讨影响语后聋成年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心理评估结果显示:语后聋成年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和交流恐惧”的心理症状,本组受试者中存在焦虑症状者24例(46.15%)、抑郁症状者18例(34.61%)、交流恐惧体验者45例(86.54%).②影响语后聋成年患者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结果显示:性别、病程、伴随症状、教育水平、家庭支持均可对耳聋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其中男性患者(优势比为2.246);伴随耳鸣症状患者(优势比为0.536)、病程较短患者(优势比为1.397,1.530)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文化水平较高患者(优势比为0.323)、缺乏家庭支持患者(优势比为1.724)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结论:成人语后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普遍水平,并受到性别、耳聋持续时间、耳鸣、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听力障碍对耳聋者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关心和维护耳聋群体的心理健康,减少或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亓贝尔;李晓芳;高文斌;刘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治疗(CRP)后残余症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科确诊为BPPV并行规范化CRP治疗后仍有残余症状的成人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及共患慢性病史情况等,不定期随访残余症状预后情况,分组后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本研究的149例患者中,残余症状可J自愈者71例,不可自愈者78例;男30例,女119例;年龄23~88岁;青年组30例,中年组46例,年轻老年组47例,老年组26例;共患高血压病者76例,糖尿病者76例,高脂血症者47例,心脏病者110例,缺血性脑病者43例.结论:高龄女性及共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缺血性脑病者,残余症状不易自愈;其中,高龄及共患高血压病、糖尿病为影响残余症状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凤洁;付敏;张楠;徐晔;葛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作者:王杰;李树民;蒋振华;李树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