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李卫东
目的:观察当归、红芪及当归红芪合剂(当归∶红芪=1∶5)超滤膜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下同)、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下同)的影响,探讨当归、红芪及其合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32只大鼠随机分为1、3、7、14天组,每组8只;采用拉丁方设计实验方法并对动物进行用药;用酶还原法测定血清NO含量;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K-MB含量.结果:血清NO含量与血清CK-MB含量在不同时间组大鼠之间和不同药物组大鼠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当归、红芪及其合剂超滤膜提取物具有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NO含量和降低血清CK-MB活性的作用,且与用药时间有关.中药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用药时间有关.
作者:万生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节律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按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多角度因时治疗疾病的案例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临床观察发现,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月经病等常见病,因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根据季节、天气,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及八纲辨证,掌握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因时治病,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丽娟;李永堂;周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关系到中医药的研究与推广.中药饮片质量应从多个环节抓起,从品种选育、产地生态环境的选择、栽培管理技术,到采收与初加工、规范的炮制加工、正确的贮藏养护.
作者:王仲焕;郝庆芝;苏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学习,从可汗之病证、发汗之方剂、发汗之法度及汗法之活用四方面对张仲景汗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夏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由于历史原因,小檗科十大功劳叶和冬青科枸骨叶的别名和正名在古今本草著作中已完全混淆,造成了十大功劳叶品种使用混乱现象.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固精丹对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固精丹高、中、低(4、2、1 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肾康宁2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1·d-1),连续7天;于注射庆大霉素的第2天,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其余各组分别灌胃固精丹和肾康宁,连续灌胃7天,在末次给药后4h,接24h尿测尿蛋白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眶静脉采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取肾脏作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固精丹治疗组大鼠的尿糖、NAG及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模型组;肾脏病理: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固精丹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明显好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论:固精丹对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秀兰;郭丽;金韵;王敏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用维生素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 mg/天,加用口服维生素C0.3g,3次/天;对照组48例,单用葛根素,两组葛根素均静脉滴注,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UAER、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有较好的改善肾功能及降低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葛根素注射液加用维生素C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单用葛根素好,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何美英;李小白;尹书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以荷B16黑色素瘤细胞的血瘀证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血瘀状态下恶性肿瘤肝转移的特点.通过观察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血清HGF水平变化,了解血瘀证影响恶性肿瘤肝转移的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20只,6~8周龄,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单纯荷瘤组:以生理盐水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l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血瘀荷瘤组:以利血平注射液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建立肝转移模型第12天摘眼球取血,脱椎处死动物,观察肝转移情况以及测定血清HGF水平.结果:①肝转移阳性率:单纯荷瘤组为100%,血瘀荷瘤组为70%,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肝转移结节数及肝转移抑制率:血瘀荷瘤组肝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P<0.01),肝转移抑制率为65.41%.③血清HGF水平:血瘀荷瘤组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荷瘤组(P<0.01).结论:在血瘀状态下,HGF水平降低有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在肝内的生长、运动、侵袭,终使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肝转移减少.
作者:金莉;刘鲁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而藏神.文章试图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探讨心气虚证,从而探讨心主血脉、藏神的实质.
作者:许丽梅;赖仁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根据仲景经典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对张仲景痹证学术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作者:张荣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药学中蕴藏有多重价值,中医疗效、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的根本与核心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是中医多重价值丰富有魅力的宝库,中医药治疗,成本低、副作用小,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经济价值以及突出中医特色的医疗保健体系的社会价值都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振兴中医是抢占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文章从建立法律法规、专门机构及制度、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周立华;卢依平;唐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的慢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隔姜灸法,每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大便次数腹痛情况,根据疗效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本疗法对慢性腹泻病人总有效率为90.8%,且简单易行,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秀华;王保卫;张霞;杨洪;刘圣;徐桂菊;李志宇;陈以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情况,以腺苷酸(ATP、ADP、AMP)含量的变化判断心肌的缺血程度.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且所需组织样品较小,是动态观察心肌缺血损害时能量代谢变化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岳凤;吴富东;王道东;单秋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脾阴虚证大鼠肝组织的MDA含量、端粒长度变化,探讨脾阴虚证的分子生物学病理机制.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复合因素塑造大鼠脾阴虚证模型,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Southern-blot法测定脾阴虚证大鼠肝组织的MDA含量、端粒长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阴虚证大鼠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多、端粒长度显著缩短.结论:在脾阴虚状态下,机体内自由基蓄积损伤端粒,其损伤可能导致肝组织端粒长度缩短.
作者:柳承希;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伤口愈合一直是外科所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文章主要提出了难愈合性伤口采取健脾益气类中药为主的治疗观点,并根据此类中药对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中各个环节的作用,从而展开其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机理的探讨.
作者:冯靖禧;李丹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7个方面对近年来动物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目前动物类药材质量控制研究的问题和以后的趋势.
作者:刘宇文;熊耀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采用MMPI临床子量表对肝气郁结证患者进行心理测量,以发现肝气郁结证的个性特征.方法:2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和20例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采用MMPI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得出两组28个临床子量表的得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肝气郁结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1、D2、D3、D4、Hy3、Hy4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Sc1B、Sc2B、Sc3、Pd4B、Pa2、Sc1A、Sc2A也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肝气郁结证患者有对身体证状过分关注,社会适应力下降,抑郁紧张、孤独、淡漠、错觉幻觉和认知功能改变等个性特征.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滕晶;王爱成;秦绍林;赵永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黄帝内经》在其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进行脏腑调养的理论中,对于春季养生尤为重视,主要从调情怡性、起居有常、谨和五味、劳作有度、惜精节欲等5个方面对《内经》春季养生理论加以分析探讨,认为其内容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朱永强;丁吉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胶原沉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44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姜黄素低剂量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气管内1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假手术组大鼠气管内1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1天.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0、100、50 mg·kg-1,醋酸泼尼松组每天为0.56 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进行HE和Mallory染色,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显色,结合图像分析来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壁及周围、肺泡壁、肺间质均有胶原大量沉积;姜黄素治疗组胶原沉积明显轻于模型组;假手术组轻,胶原沉积不明显.免疫组化发现模型组TGF-β1表达强,姜黄素治疗组较弱,假手术组微弱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在延缓肺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李银生;牛建昭;王继峰;周刚;杨美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阐述痰与瘀的生成,痰瘀同病,心阳虚、心气虚是心衰的根本病机.表达心衰与血瘀、心衰与痰浊、心衰与水泛的相关性,提出痰瘀同治与温阳利水并治心衰,并举例说明.
作者:曹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