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反射咽腔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咽腔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徐亚丽;张建国;廖礼兵;陈观贵;毛敏;郭镇平;翟锦明;黄丕英

关键词:声学, 咽,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咽腔横截面积
摘要:目的:采用一种新的声反射咽腔测量方法评估健康成人、单纯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咽腔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85例正常成人,11例单纯打鼾者及45例OSAHS患者进行声反射咽腔测量,并记录各研究参数,包括口咽结合处距离及面积,会厌游离缘距离及面积,声门处距离及面积,4条曲线的变异系数、咽腔长度、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及咽腔容积.结果:对该方法的重复性评价发现,12h内的两次测量结果示咽腔长度(Z=-0.881,P=0.378),咽腔容积(Z=-0.196,P=0.844),咽腔平均横截面积(Z=-0.668,P=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重度OSAHS组之间口咽结合处的面积(x2 =23.453,P=0.000),会厌游离缘的面积(x2=6.632,P=0.036),声门处的面积(x2=20.955,P=0.000),4条曲线的变异系数(x2 =7.047,P=0.029),咽腔平均横截面积(x2=26.923,P=0.000),咽腔容积(x2=26.529,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颈围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组与口咽结合处的面积、声门处的面积、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及咽腔容积呈负相关.结论:这种新的声反射咽腔测量方法重复性好,并可为OSAHS的诊断甚至分级诊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MMP-9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42例喉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MMP-9-1562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携带MMP-9 1562CC基因型者患喉癌的风险高于携带MMP-9-1562CT/TT基因型者(P<0.05,95%CI=1.02~2.77);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MP-9-1562CC基因型患者的生存率低于TT和CT基因型患者(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携带MMP-9-1562CC基因型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与喉癌的发病风险相关;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晓辉;汤夏冰;王俊国;高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K4与CK13在喉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3(CK13)和细胞角蛋白4(CK4)的表达与喉咽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K13及CK4的蛋白表达,应用VIDAS图像分析仪分析其图像的积分光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K4与CK1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P<0.01),且与病理分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CK4在T1、T2期的表达强,在T3、T4期的表达依次减弱(F=93.814,P<0.05);CK4在Ⅰ~Ⅱ期的表达强,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逐渐减弱(F=127.894,P<0.05);CK4在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强,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弱(T=10.678,P<0.05).而CK1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CK4与CK13共同检测对喉咽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沂传;李鹏;徐艳丽;李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代谢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疑似OSAHS患者进行PSG检查,根据PSG结果将患者分为OSAHS组65例和非OSAHS组(对照组)30例.对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记录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代谢指标.根据AHI、LSaO2将患者进一步分为轻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轻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比较分析OSAHS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程度OSAHS组间上述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OSAHS组血清Cr、UA、TG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BUN、FG、TC、LDL-C的血清含量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OSAHS组患者血清TG含量明显低于重度OSAHS组(P<0.01),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低氧组血清BUN、UA和TG含量明显低于重度低氧组,HDL-C含量明显高于重度低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Cr、FG、TC和LDL-C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SAHS对患者的代谢指标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代谢指标改变的主要因素是OSAHS所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AHI值的高低不能很好地反映OSAHS患者的低氧程度,对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小,临床上应结合LSaO2对OSAHS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判.

    作者:邓永君;鲁建光;胡欣;陈伟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R-15a/16-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miR-15a/16-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病毒包装、鉴定、滴度测定与感染靶细胞.方法:利用PCR法钓取miR-15a/16-1序列片段;将目的基因miR-15a/16-1克隆到慢病毒载体LV3中,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并大量抽提;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和包装质粒pGag/Pol、pRey、p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收集病毒悬液梯度稀释,感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检测;将所得慢病毒感染靶细胞.结果:酶切与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并成功包装成慢病毒,实验组病毒滴度为1×109 TU/ml,对照组病毒滴度为2×109 TU/ml.慢病毒成功感染靶细胞,其转染效率可达到80%左右.结论:成功构建miR-15a/16-1慢病毒表达载体,可获得高效miR-15a/16-1的慢病毒颗粒.

    作者:张春鸿;方潇碧;张露;王珍珍;武鹏;廖志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192例,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扁桃体术后出血者中成年、男性患者,合并高血压、肝脏疾病,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术前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麻醉,术中采取纱球压迫止血,术后剧烈咳嗽,不合理进食,以及围手术期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出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对其术后出血影响不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合并高血压、肝脏疾病,使用纱球压迫止血,术后剧烈咳嗽以及不合理饮食都是患者发生扁桃体出血的原因(P<0.05).结论:扁桃体术后出血与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朱运华;李梅生;董明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颈侧切开术治疗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6例

    目的:探讨颈侧切开术治疗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患者的适应证及临床诊疗要点.方法:6例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患者均在入院后12h内行颈侧切开术.结果:6例患者中,4例取出异物;1例入院前已在当地医院取出异物;1例未找到异物.除1例声嘶、术后1年恢复外,余均无并发症.结论: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是颈侧切开术的适应证.

    作者:艾金刚;张杰;曾瑞芳;孙博;许孜;谭国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氧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氧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模拟人体实体肿瘤低氧环境,应用MTT法检测低氧组与常氧组6、12、24、36h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低氧组与常氧组6、12、24、36 h细胞凋亡率.结果:常氧与低氧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常氧组与低氧组6、12、24、36 h各时间点下比较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组细胞凋亡率于6、12、24 h较常氧组低(P<0.01),于36 h较常氧组高(P<0.05).结论:低氧可促进细胞增殖,且细胞增殖率可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低氧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但持续缺氧还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胡艳红;李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单独鼻腔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独鼻腔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OSAHS并伴有鼻部相关疾病的患者,经PSG和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确诊,只行鼻腔手术,其中包括鼻中隔矫正术、鼻甲成形术、鼻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PSG和ESS检查评估疗效.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12~39个月,平均(22.64±9.1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ESS分值从13.68降至8.14(t=9.429,P<0.01).客观检查方面,患者术前术后平均AHI和LSaO2无明显变化(P>0.05).23例中5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21.74%(5/23),鼻腔是主要阻塞部位;其余18例患者无效.结论:OSAHS患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上气道往往存在多个阻塞平面,单独行鼻腔手术适合于阻塞平面主要位于鼻腔的患者.

    作者:陈曦;钱进;刘亮;李进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Ab-EGFR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棒靶向光热作用对人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株和293T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分析

    目的:探讨mAb-EGFR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棒靶向光热作用对人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株和对非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初步明确特定吸光度的金纳米棒在体外实验中所需剂量.方法:在CTAB体系下合成实验所需金纳米棒并且完成EGFR单克隆抗体功能化修饰,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电镜表征,以体外培养的人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和非肿瘤细胞293T细胞系为实验材料,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定性比较两株细胞EGFR的表达,及明确细胞内吞金纳米棒.设定不同剂量金纳米棒浓度(15%、25%、35%),乳酸脱氢酶法比较金纳米棒对FaDu细胞株和293T细胞株毒性差异及初步明确实验剂量.结果:金纳米棒对于FaDu细胞株的细胞毒性高于293T细胞株(P<0.01),在293T细胞株实验组中金纳米棒剂量浓度15%、2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这两组与35%剂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b-EGFR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棒在近红外激光照射时对人咽鳞状细胞癌细胞作用表现出比非肿瘤细胞更高的细胞毒性,对于特定吸光度功能化修饰的金纳米棒光热作用杀伤人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株的安全剂量浓度为15%~25%.

    作者:张荧荧;何晓光;董守安;张世文;李玉晓;钟玲;王雨;杨云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辨别及防护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辨别及防护.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前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单侧次全切+峡部切除术22例,双侧叶结节腺瘤对瘤体较大一侧腺体行次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瘤摘除术10例;术中均对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别及有效保护.结果:术后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声嘶等并发症,颈部瘢痕美容效果好.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通过腔镜放大手术视野,结合超声刀和熟练解剖可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精确辨别,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行精细解剖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非;华清泉;江洋;管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4例患者中,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79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73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侧颈部改良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62例.手术中清扫出淋巴结1~55个,其中阳性淋巴结0~14个.结果:314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共有168例(53.50%)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9例(50.64%),中央区+侧颈转移淋巴结55例(17.52%),单纯侧颈淋巴结转移9例(2.87%).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甲状腺被膜受侵犯、临床分期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陶久梅;王艳;朱姝;周丽红;孙文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HS的患者67例(OSAHS组),同时选取1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分值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及认知功能异常组(MoCA<2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HIF-1α、IGF-1及BDNF水平.结果:OSAHS组共筛查出MCI 20例,对照组无认知功能异常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HIF-1α、IGF-1存在差异(分别P<0.05和P<0.01),BDNF、BMI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认知功能异常组比较HIF-1α、BDNF存在差异(均P<0.05),IGF-1、BMI无明显差异(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IGF-1、BDNF存在明显差异(分别P<0.01和P<0.05),HIF-1α、BMI无明显差异(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血清BDNF与IGF-1呈正相关(r=0.663,P<0.01),BDNF与HIF-1α呈正相关(r=0.562,P<0.01),IGF-1与HIF-1α呈正相关(r=0.657,P<0.01);三者分别与AHI、MoCA及BMI比较无明显相关(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血清BDNF与MoCA呈正相关(r=0.304,P<0.05);其余各因素相互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重度OSAHS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存在轻度认知障碍;②重度OSAHS认知功能正常者的血清HIF-1α、IGF-1及BDNF三者水平密切相关,认知功能异常者的血清HIF-1α、IGF-1及BDNF三者水平无明显相关;③血清HIF-1α、IGF-1及BDNF三种物质可能共同参与并维持机体正常认知功能,IGF-1、BDNF对机体认知功能变化较为敏感.

    作者:慕超;王岩;李延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嗓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对26例重度OSAHS患者于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前后,分别应用针对嗓音相关的主观调查问卷和嗓音频谱分析软件进行客观统计学分析.结果:主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6例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后4例(15.4%)出现短时间的轻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鼻腔反流现象,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3例(11.5%)术后发声有轻度鼻音增高,尤以术后1周内较明显而后逐渐消失;2例(7.7%)扁桃体Ⅲ度肥大者诉发声清晰度较前提高,原有轻微含糖音消失;总体评价是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嗓音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嗓音客观参数基频F0和F1、F2、F3及F4共振峰频率手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能够解除重度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性因素,同时进行鼻腔和咽腔的塑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声道共鸣腔,但对重度OSAHS患者嗓音的主观心理听觉评估无明显变化,嗓音客观参数基频F0和F1、F2、F3及F4四个共振峰频率均无明显的变化.

    作者:彭易坤;代喻兵;胡德峰;吴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RI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MRI征象及客观诊断指标,探讨MRI在诊断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共计115个淋巴结进行MRI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舌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在MRI上多数存在微观的淋巴结受侵润征象.舌鳞状细胞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横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T2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可在术前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提供有效信息,常规MRI图像上肿大淋巴结横短径可作为诊断受到侵润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赖其敏;方朝新;刘业宁;李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功能性颈清扫术式治疗复发性第二及第三四鳃裂瘘管或囊肿16例

    我科2001-05-2011-08对16例复发性第二及第三、四鳃裂瘘管(或囊肿)患者行动功能性颈清扫术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8~27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2.5年.其中复发性第二鳃裂瘘管(或囊肿)10例,复发性第三、四鳃裂瘘管(或囊肿)6例;左颈10例,右颈6例.

    作者:杜涛;徐艳辉;杨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iRNA沉默C-erbB-2基因对人喉癌Hep-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NA沉默人喉癌Hep-2细胞C-erbB-2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利用siRNA技术转染Hep 2细胞C-erbB-2基因,RT-PCR3检测siRNA转染后C-erbB-2mRNA的水平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改变,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AKT1蛋白磷酸化变化情况.结果:转染C-erbB-2 siRNA 24 h后的Hep-2细胞C-erbB-2 mRNA水平出现下调,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ERK1/2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也相应降低,C-erbB-2基因表达与ERK1/2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siRNA沉默Hep-2细胞C-erbB-2抑制Hep-2细胞增殖,这种增殖抑制可能通过降低ERK1/2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实现.

    作者:余文发;赵玉林;王萍;马慧敏;张国正;鲁保才;董明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左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前、后左心功能变化,探讨儿童OSAHS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及QTVI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定手术对儿童OSAHS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AHI将经PSG确诊的55例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的OSAHS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39例中、重度OSAHS患儿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将其中25例术后随访6个月再行PSG及QTVI的患儿设为实验组;选取20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QTVI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术前OSAHS中度及重度组Va高于对照组,重度组Ve/V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HI及Va均降低,与术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Va手术前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OSAHS患儿早期有不同程度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二尖瓣环QTVI技术参数能够敏感反映OSAHS患儿左心功能早期改变,在判断左心功能早期变化方面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可使心肌功能障碍发生逆转.

    作者:牟鸿;刘俊杰;刘庆华;李东梅;张建基;李海燕;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声反射咽腔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咽腔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声反射咽腔测量方法评估健康成人、单纯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咽腔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85例正常成人,11例单纯打鼾者及45例OSAHS患者进行声反射咽腔测量,并记录各研究参数,包括口咽结合处距离及面积,会厌游离缘距离及面积,声门处距离及面积,4条曲线的变异系数、咽腔长度、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及咽腔容积.结果:对该方法的重复性评价发现,12h内的两次测量结果示咽腔长度(Z=-0.881,P=0.378),咽腔容积(Z=-0.196,P=0.844),咽腔平均横截面积(Z=-0.668,P=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重度OSAHS组之间口咽结合处的面积(x2 =23.453,P=0.000),会厌游离缘的面积(x2=6.632,P=0.036),声门处的面积(x2=20.955,P=0.000),4条曲线的变异系数(x2 =7.047,P=0.029),咽腔平均横截面积(x2=26.923,P=0.000),咽腔容积(x2=26.529,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颈围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组与口咽结合处的面积、声门处的面积、咽腔平均横截面积及咽腔容积呈负相关.结论:这种新的声反射咽腔测量方法重复性好,并可为OSAHS的诊断甚至分级诊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作者:徐亚丽;张建国;廖礼兵;陈观贵;毛敏;郭镇平;翟锦明;黄丕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呼吸气囊辅助下紧急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呼吸道灼伤并发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

    上呼吸道梗阻是吸人性损伤早期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伤后早期无明显梗阻迹象,但在水肿高峰期(8~24 h)逐渐增重,并发严重上呼吸道梗阻,被迫行紧急气管切开,但此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并非易事[1].及时建立有效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ICU于2008-09-2013-03对8例因火灾引起气道吸人性损伤并发严重上呼吸道梗阻患者,在气管插管失败的情况下,在呼吸气囊辅助下紧急实施了经皮气管切开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炬带;刘力新;陈超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24对喉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机制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24(Ad mda-7/IL-24)基因对喉癌细胞Hep-2增殖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将携带有hIL-2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IL-24)感染喉癌细胞Hep 2,并以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对照,采用RT-PCR方法检测Hep-2、HUVEC细胞中外源性hIL-24表达,以及Bcl-2和Bax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腺病毒介导的hIL-24mRNA能在Hep-2细胞和HUVEC细胞中表达;在Hep-2细胞中,抗凋亡分子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在HUVEC细胞中Bcl-2表达没有变化,Bax表达有所增强.MTT法显示Ad-hIL-24能明显抑制喉癌细胞Hep 2的生长.在Hep2细胞中,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Ad-hIL-24能抑制喉癌细胞Hep-2生长和诱导Hep-2细胞凋亡,但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

    作者:王睿;王郡甫;刘娣;苏庆红;周鹏;陈雪梅;许晓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