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牟朝晖;杨明;吴剑

关键词: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囊性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发生率, 应用, 发明, 病因
摘要: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率占全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30%~35%,其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之一.1991年Guglielmi等发明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到如今应用日趋广泛.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Subdural 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约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这里介绍一种应用Subdural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江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伤的诊治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伤较常见,不仅病情危重复杂,且病死率高、救治难度大.本院1998年7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各类颅脑损伤836例,其中腹部闭合伤5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6.2%.

    作者:夏同伟;朱益分;董海泉;吕建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垂直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空心螺钉和钢板内固定前后环或后环的垂直方向稳定性差异.方法:将6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分别行后环空心螺钉结合前环空心钉、后环空心螺钉、后环结合前环钢板、后环钢板内固定.结果 在垂直方向,后环空心螺钉内固定强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增加前环内固定可以显著增加前环的稳定性.结论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前后环内固定要优于单纯后环内固定.

    作者:金建华;郭晓山;万曲桥;王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本院从2003年3月开始,运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姚明欣;龙本豪;龙国福;姜正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末节指离断再植25例临床体会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功能.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末节指离断伤患者25例25指,全部予以再植,除2例坏死外,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成活率92.0%.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陈逸民;张咸中;杨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对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缺血性脑保护的影响机制

    目的 观察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实验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了解脑缺血后选择性超深低温复苏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炎性机制.方法 健康恒河猴4只,先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分钟,然后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行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60分钟后恢复脑血流,自然复苏.应用ELISA法统一测定实验前后猴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的浓度.结果 4只恒河猴术后安全复苏并长期存活,术后头颅MRI检查正常,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无异常.4种细胞因子在灌注结束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24小时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2小时测得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系数统计显示不同时间点促炎因子IL-2、TNFα、IFN-γ与抑炎因子IL-10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可引起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一过性增高,其中抑炎因子IL-10的明显表达和促炎因子之间互相抑制,互相作用,促使细胞因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同时抑制了脑缺血后机体炎性反应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姜涛;周杰;蒲军;高永军;徐蔚;江基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患者宫缩痛的影响

    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现已广泛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但其镇痛作用弱,且随剂量的增加循环呼吸抑制亦增加[1].因此临床上常复合其它镇痛药,以加强镇痛效果,减少循环和呼吸抑制.

    作者:董珍娟;周成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率占全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30%~35%,其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之一.1991年Guglielmi等发明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到如今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牟朝晖;杨明;吴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双侧额叶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

    双侧额叶挫裂伤早期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常常给予非手术治疗.但随着病情的变化,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大脑半球深部中线结构即间脑、中脑、桥脑和延髓相继受压,发生轴性移位,从而形成脑中心疝[1],由此产生意识、呼吸、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运动体征等一系列障碍,往往使抢救措手不及,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单国进;吴晓华;陈杰;袁坚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术中B超监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应用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表现为术中或术后脑膨出,容易被误认为外伤性脑肿胀,如得不到及时诊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作者:寿炎明;陈锷峰;屠传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8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已被公认为一种明确的病种.随着分子研究的突破、概念的更新、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的进展,单纯手术治疗的模式已成为历史.

    作者:张则伟;徐志远;郭剑民;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后低血钾诊治分析

    国内外许多学者注意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低血钾.为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钾情况及相应措施,笔者从2002年至2006年开展了颅脑损伤患者血生化、血气分析测定并进行分析,得出颅脑损伤伤情越重低血钾发生率越高的结论,发现低血钾后及时静脉补钾均能补至正常.

    作者:朱旭辉;江枫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95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在临床腹部外伤的诊治中占有相当重要部分,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1].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诊治中也有区别,可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作者:何财富;刘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脊柱四肢损伤分析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1位[1].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多发伤为显著特点,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伤中常见的致伤部位[2],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伤3267例伤员,现就其脊柱及四肢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施建国;侯振海;叶虹;郑隆宝;周继红;王正国;王禾;倪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年轻恒牙外份性脱落再植术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牙脱落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本文通过对2000~2005年在本院就诊的35例患者的41颗完全脱位年轻恒牙再植后1~3年的随访,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17例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是指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典型特征是干骺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干骺端的压缩粉碎性骨折、不稳定、原发性关节软骨损伤以及永久性关节面不平整,导致预后不良.

    作者:俞哲平;何其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之一,患者常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极为痛苦,且一般解痉止痛药物起效慢,有时常常难以奏效,而强止痛药物由于易成瘾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陶水祥;叶利洪;何建松;李王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5例

    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笔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定量;倪旭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本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者25例.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兴;刘仍利;侯勇;胡小铭;阮善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斜T形钢板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为常见的骨折之一,既往常见于老年患者.随着近年不断增加的工伤事故及交通意外,中青年患者也占较大的比例,且暴力严重往往为粉碎性骨折.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