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GCG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雷迅;孔中雨;范才文;易世江;向秋;刘强和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鼻咽肿瘤, CNE-2
摘要:目的:研究EGCG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增殖与凋亡作用,探讨其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周期;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EGCG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该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EGCG抑制CNE-2细胞Bcl-2表达,诱导CNE-2细胞Bax、Caspase-3表达.结论:EGCG在体外具有抗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Survivin与PTEN在喉部鳞状细胞癌变中的表达关系初探

    目的:研究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3种疾病中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特点,以了解喉鳞状细胞从增生到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声带息肉患者18例、成人型喉乳头状瘤患者10例和喉鳞状细胞癌患者18例,将每个患者的病理蜡块标本各连续切片2张,分别进行Survivin和PTE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致癌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这3种疾病同一区域鳞状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声带息肉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P<0.05),而喉乳头状瘤的Survivin和PTEN阳性率均低于喉鳞状细胞癌,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和PTEN形成近似声带息肉<成人型喉乳头状瘤<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趋势.在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3种疾病中,PTEN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Survivin(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在喉良性增生性疾病的鳞状细胞中部分表达,而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体现出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表达趋势,Survivin和PTEN虽然功能相反,但作用机制不同,非对立消长关系,PTEN体现出一定的竞争表达特点,并从属于Survivin的表达,两者的统一部分决定了喉鳞状细胞的恶变程度.

    作者:郭强中;李云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由Salman和Daughaday于1957年首先发现的,当时被命名为“硫化因子”( sulfation factors),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不断了解,曾经被命名为“生长介素”( somatomedins,SM)、NSILA (nonsuppressible insulin-like activity),1987年研究人员分离纯化了人的2种NSILA,发现他们的氨基酸序列有70%是相同的,并且与胰岛素原(proinsulin)的结构相似,所以将其分别命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作者:刘秀虹;蒋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喉部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喉部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诊治的认识.方法:收集我科2006-2011年间收治的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随访观察情况.结果:10例喉部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患者中,8例以声嘶为主要表现,这8例中有3例同时伴有咽喉部异物感,1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1例以咽部异物感伴痰中带血为主要表现就诊,均给予手术治疗,有4例辅以CO2激光治疗.无一例复发.结论: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增生性病变,非真性肿瘤,完整切除肿块,术后很少复发,预后良好.

    作者:吴俊福;钱敏飞;周佳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评分标准的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儿童睡眠呼吸生活质量问卷、体格检查及电子鼻咽镜检查结果筛查儿童OSAHS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以睡眠打鼾为主诉来我院儿童睡眠中心行PSG监测的患儿527例进行OSA-18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电子鼻咽镜检查.以PSG监测结果作为诊断OSAHS的标准,将入组患儿分为OSAHS组和非OSAHS组,并将该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间年龄、扁桃体大小评分、腺样体大小评分、OSA-18总评分、OSA-18问题1(响亮的鼾声)评分、OSA-18问题3(睡眠中有气喘或窒息)评分、OSA-18问题16(担心孩子夜间不能得到足够氧气)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Logistic回归(Backward:LR法)建立Y的回归方程并做ROC曲线分析.Y的界限值为0.735,即Y>0.735,则患有OSAHS的可能性增加,其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79.4%.结论:以OSA-18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电子鼻咽镜的检查结果对患儿进行临床评估,以此对儿童OSAHS进行初步筛查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杨扬;许志飞;陈敏;张亚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

    目的:比较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与传统经口入路扁桃体切除后治疗茎突综合征两者的区别.方法:选取23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其中13例采用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行茎突截短,10例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后行茎突截短,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假膜脱落时间及疗效评价.结果: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膜脱落时间及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手术术后未出现迟发性出血;传统手术术后出现1例迟发性出血.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为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方式.但经口入路低温等离子射频辅助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且保留了扁桃体的形态和功能,手术简单方便,视野清楚,操作安全,符合微创理念.

    作者:张庆丰;张晶晶;宋伟;佘翠萍;刘得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术佐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佐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10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术中及术后局部应用氟康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并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0.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佐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可显著预防复发.

    作者:张志远;张剑;罗伍根;江红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多形性腺癌并发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多形性腺癌的认识,其存在并发皮肌炎的可能,探讨2种疾病之间是否存在 一定关系.方法:报告1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癌并发皮肌炎的患者.明确住院期间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回顾相关临床文献,进行归纳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后,术后病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多形性腺癌诊断.同时皮肌炎病情有所好转.结论:多形性腺癌存在并发皮肌炎的可能,容易漏诊.两者在自身免疫机制上可能存在关系.

    作者:邓思斯;李觅;张甦琳;刘邦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BRMS1蛋白表达及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 BRMS1)的蛋白表达以及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7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原发灶、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4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探讨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BRMS1蛋白表达及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相关分析.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有BRMS1蛋白表达,在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P<0.05).MSP法检测发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BRMS1蛋白低表达患者的原发灶中检测到34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44例BRMS1蛋白低表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检测到32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声门上型喉癌中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下调密切相关(rs =0.66,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BRMS1蛋白表达下调与声门上型喉癌的P-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相关,也可能是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晓瑜;吴允刚;孙余才;黄萌萌;马登殿;徐静;郭星;姜学钧;关超;李福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评估

    目的:比较喉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和水平垂直部分(3/4)喉切除术在治疗中晚期喉癌的疗效和术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中晚期喉癌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进行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组)、20例患者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3/4喉切除术组),术后均补充放疗.通过言语可懂度、GRBAS评价标准和电声门图等检查对远期疗效和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2例喉癌患者术后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术后拔管时间;SCPL-CHP组为(44.0±4.6)d;3/4喉切除术组为(39.0±2.7)d,2组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9 5,P<0.01).术后8周评估2组吞咽功能及术后1年评估患者语言可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RBAS评估中的G等级评估,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PL-CHP组术后声嘶度以重度为主,而3/4喉切除术组多表现为中度.电声门图分析2组术式的F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CPL-CHP组的jitter、shimmer、NNE较3/4喉切除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显示:SCPL-CHP组和3/4喉切除术组患者3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9.7%,85.1%和83.7%,2组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晚期喉癌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采用合适的术式及治疗方案,既能完整地切除喉肿瘤、不复发,又能良好地保留喉功能,而CHP术式具有更广泛的手术适应证及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刘凡理;何晓光;李玉晓;王福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声嘶2年,伴有咽部异物感、间断咳嗽,无咳痰带血,无呼吸困难、发热、乏力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查体: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异常体征.该患者于人院前7个月、5个月及2个月在某医院曾3次诊断为“声带息肉”,并在该院局部麻醉下行电子喉镜下右侧声带肿物切除术,术后声嘶症状一直未彻底消失,于我院门诊就诊时行电子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表面光滑肿物,双侧声带活动度好.局部活检病理回报:(右侧声带)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及散在慢性炎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崔瑜;崔香艳;祝威;汪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的条件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14例舌根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14例患者囊肿均完全切除,其中12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一次性治疗,2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了第2次手术.手术时间5~10 min,术中出血1~5 ml.术毕常规拔除气管导管,无气管切开患者.咽部异物感VAS评分由术前的83.1±11.2降至术后10.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无明显咽痛、出血或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语音和舌根运动功能不受影响.随访7个月~3年,仅1例术后半年复发,治愈率为92.9%(13/14).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树森;江萍;衡伟伟;郭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EGCG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EGCG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增殖与凋亡作用,探讨其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周期;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EGCG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该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EGCG抑制CNE-2细胞Bcl-2表达,诱导CNE-2细胞Bax、Caspase-3表达.结论:EGCG在体外具有抗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雷迅;孔中雨;范才文;易世江;向秋;刘强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鼻内镜鼻窦术后术腔的综合治疗及黏膜转归情况初步观察

    慢性鼻窦炎(包括真菌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疾病经过手术治疗后,术腔遗留的创伤和炎性转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手术后黏膜的不同转归情况,在鼻内镜下对术腔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例如清理囊泡、分离黏膜、全身或局部合理的使用药物(激素、抗生素等),能够促使保留的肿胀黏膜加速被覆创面、抑制局部瘢痕生长,是提升临床疗效的关键措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贯彻了这一理念,获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2004-12-2010-01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236例患者术腔综合治疗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燕;黄海琼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联合气道疾病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等上气道疾病与哮喘在生理学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并有着相似的免疫病理特征.这些疾病的共存现象已得到广泛公认,近年来有学者相继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变应性鼻-支气管炎”、“统一气道疾病”等等一系列相关概念.Fasano[1]又提出“联合气道疾病”的概念,但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对上下气道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都是为了能通过多学科合作,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诊疗,减少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费用支出.

    作者:闫占峰;王宁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金嗓散结胶囊治疗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金嗓散结胶囊治疗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金嗓散结胶囊治疗75例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患者1个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声带小结总有效率93.8%,声带息肉总有效率89.7%,室带息肉总有效率100.0%,声带小结伴急性充血、声带息肉伴急性充血总有效率均为100.0%,声带慢性充血伴肥厚总有效率66.7%.结论:金嗓散结胶囊治疗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甦琳;李云程;王彦君;孔维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