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

王藕儿

关键词:多功能, 外固定支架治疗,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术后护理, 骨外固定器, 疗效满意, 护理体会
摘要:本院自1999年12月至2007年1月,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改良Bastiani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6例,由于重视术后护理,故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

    手掌部各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常合并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外露,利用植皮很难修复创面,临床上有很多修复方法[1],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院自1999年以来,对13例手掌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跗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巨积辉;侯瑞兴;李雷;金光哲;赵强;刘跃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大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社会老龄人口比例急剧增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第2个高峰期.因此目前发生肠梗阻的大肠癌在向老年化发展[1].

    作者:杨月明;孙一峰;宋新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荷包钳关闭直肠残端、管状吻合器吻合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直肠癌中又以中低位直肠癌多见.对于直肠癌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前提下,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费用较高.

    作者:陈占海;邓高里;董全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报告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本院自1989年4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输尿管癌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彪;陈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4例分析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以皮肤粘膜、消化道或颅内出血起病,以颅内出血起病者来势凶险,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本院1997~2005年共收治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4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邵启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prdaps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LID)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经损伤表现[1].好发于青壮年,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治疗方法颇多,中西医治疗、牵引、推拿、按摩和理疗等保守疗法仍不失为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蒋生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8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过去临床少见,但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发病有上升趋势.常常误诊为一般的宫内妊娠,盲目予以人流或清宫,致使术中大出血,甚至切除子宫,使某些妇女丧失生育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已成为剖宫产的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傅秋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体会

    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的上端,因外伤、手术后组织移位、水肿、分泌物阻塞等常造成呼吸道梗阻而发生窒息,而气管切开术不仅是抢救窒息病人唯一有效的措施,而且预防性气管切开能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所以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许杰峰;何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脾损伤延迟性腹腔内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脾脏损伤居腹腔脏器损伤之首位.而脾损伤延迟性腹腔内大出血常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其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伤后即刻发生的脾破裂大出血更高.笔者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期间,经治脾损伤延迟性大出血16例.报告如下.

    作者:吕永峰;叶永茂;刘炎;冯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多,据估计70%交通事故受伤者将有不同程度的脑外伤[1],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可多达35%~60%.

    作者:张飞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杂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现代社会中,高能量创伤可以造成复杂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复杂型髋臼骨折是指两个简单型骨折并存的一大类骨折,目前对这类骨折已经有许多文章报道[1,2].

    作者:陈忠义;陈海啸;梁军波;冯兴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芬太尼透皮贴用于晚期癌痛的止痛治疗

    癌症疼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对癌症疼痛的控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按WHO三阶梯止痛的原则,强阿片类药物被视为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1].经皮给药是一种新的无创治疗癌痛的方法,芬太尼透皮贴是第一个经皮给药的强阿片类止痛药.笔者对42例晚期癌痛病人应用此贴止痛,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前多无症状,其患者多因动脉瘤破裂后出血而就诊.本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对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程振宇;邵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横切口侧-顶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临床对比分析

    本院自2000年3月开始应用pfannenstiel横切口侧-顶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610例,得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宝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连续回折埋线加一针小切口行重睑术

    埋线法重睑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通常选择眼皮紧.眼睑薄者为适应征,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线结外露,术后重睑线易变浅或消失等.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运用力学关系观察其适应征,运用单线连续回折埋线,或加一针小切口行重睑术,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庄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微小癌42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块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结节[1],具有隐匿性,临床往往难以发现,并可与其它甲状腺疾病并存.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本文对42例甲状腺微小癌作回顾分析.

    作者:朱建明;王文强;宋汉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后颅内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发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指征.方法 将6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颅内压显著增高组和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增高组两组.根据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瞳孔大小、血肿量、手术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瞳孔进行性散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时间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颅内压增高主要是急性脑受压造成的脑水肿;脑受压程度越重、时间越长,术后脑水肿越严重;及时手术是避免或减轻术后脑水肿的有效措施,对术后发生颅内压显著增高病例应及时去骨瓣减压.

    作者:张国哲;曹德晨;姚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伴发肠系膜裂孔疝5例分析

    1995年5月至2006年5月,本院共收治精神分裂症伴发肠系膜裂孔疝病人5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周发智;周志权;陈焕林;陈德海;陈文明;吴义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在小儿闭合性脾破裂诊治中的价值

    小儿外伤逐年增多,闭合性脾破裂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2002年3月至2006年4月间,笔者应用腹腔镜对12例闭合性脾破裂患儿进行早期探查和处理,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炜强;黄国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螺纹可吸收螺钉在髌骨骨折中的运用

    自2003~2004年笔者应用百优(BIOFIX)自身增强可吸收全螺纹螺钉做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刘奕锋;高建共;柴绍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