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法;严志汉;虞志康;朱春丹
指腹对手的捏、持功能非常重要,而指腹缺损在手外伤中又比较常见,故对其的处理一直为人们重视,指腹缺损常伴有指骨外露或为保留手指长度,多需要皮瓣修复.从2001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院应用指背神经分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腹缺损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迎浩;武理国;姜波;高鹏;姜得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238例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并与同期198例未发生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脑基底池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作者:郑绍俭;熊建平;陈晟;邱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能否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MRI具有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特点,使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笔者对6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的MRI诊断、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MRI对宫颈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价值.
作者:周胜法;严志汉;虞志康;朱春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髋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致使髋关节严重变形、疼痛和功能丧失者[1].由于患者年高体弱、手术创伤大、长期卧床并发症多,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于保证治疗效果非常重要[2].总结分析本院近3年来4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将护理和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飞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胆囊结石已成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各种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切实有效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胆囊切除的病人中,笔者发现部分病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继发结石,现将其原因及处理讨论如下.
作者:罗建生;郑樟栋;张家敏;吴荣进;沈蔚;毛根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作者:洪剑飞;夏冰;毕擎;邱斌松;章水均;朱丹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闭合性胰腺损伤是胰腺创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虽然仅占腹部创伤的2%左右,却是腹部为复杂而严重的一类创伤,病死率平均约20%,腹腔感染、胰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40%[1].本院近年来收治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19例.报告如下.
作者:廖宇;袁小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是临床中较少见的损伤.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应用锁骨钩钢板和空心螺纹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大权;全仁夫;李伟;孙观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血气胸、肺不张等,而肺不张在胸外科处理极为棘手.本文将2000年至2006年本院因多发肋骨骨折后肺不张由外科转至ICU的病人31例,分别行一般治疗(吸痰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一般治疗上加纤支镜下吸痰术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超;卢明;潘侃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应激反应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领域.为探讨其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同期开展的同类开腹手术23例为对照,对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飞芳;陈君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死亡率高达30%~50%.由于伤情危重,来势凶猛,有些患者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降低由于继发性颅内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因此术中配合尤为重要[1].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共施行颅脑急诊手术125例,现将急诊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雪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消毒棒是一种新研制的消毒皮肤黏膜及伤口的医疗器械(杭州扬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它由洗必泰碘复合剂与无菌棉棒组合而成.1%PVP-Ⅰ消毒液是由5%PVP-Ⅰ加生理盐水新鲜稀释而成.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本院随机对45例伤口清创和换药患者用消毒棒和1%PVP-Ⅰ进行伤口消毒,比较创面外观、分泌物、炎症情况及伤口愈合等效果.
作者:姚珏亚;韩春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颅底骨折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类颅骨骨折,由于颅底颅骨与硬脑膜紧密相连,故颅底骨折容易造成硬脑膜与蛛网膜的撕裂,引起脑脊液漏,如处理不当极易引起颅内感染.本院于1999至2005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病人117例,效果良好.
作者:于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修补缺损颅骨的材料日新月益,由于钛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它的组织相容性好、反应小等特点,目前被广泛使用.国内现有的钛网成型手段主要有利用不同半径凹型球面将钛网敲打或挤压成型和手弯制成型两种.近期国内出现利用CT扫描计算机处理,无模多点钛网成型技术[1].前者成型的钛网不符合颅骨的生理形态、不能恢复颅腔的大小,无法满足手术的需要;后者费时且费用高.
作者:于海涛;丁鸿飞;夏建国;李军;汪滨;沈晓斌;虞欢东;戴萍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手术器械,对3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行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其中男18例,女12例;寰枢关节脱位12例,陈旧齿状突骨折伴寰齿关节脱位5例,Jefferson骨折7例,单纯前弓骨折5例,寰椎结核1例;7例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ASIA分级为C级2例、D级5例,ASIA评分为55~87(77.1±11.7)分;27例有颈痛症状患者术前VAS评分3.9~7.2(5.6±0.9).结果 所有患者的寰枢椎运动均得到有效控制,关节复位及骨质愈合满意,颈痛和神经症状改善,VAS评分减至1.8~4.8(2.9±0.8),ASIA评分上升至80~100(95.3±7.5),统计检验提示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对寰枢椎不稳的固定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Ⅰ期行侧块关节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有一定风险,要求术者合理使用配套器械,并熟悉局部解剖特点,严格掌握适应征.
作者:范奔;池永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创伤性前颅底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其处理有其特殊性.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胸腰椎骨折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往外科治疗方法多为开放切口后路根固定复位术,存在有伤口大、合并症多、患者痛苦大、手术费用高等缺点[1].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应用椎问盘镜微创术式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病人康复快的优点.本院自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共成功实施该手术22例,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钟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般手术治疗创伤大、暴露广泛,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常规内固定往往需要骨折解剖复位,钢板和骨紧密贴合才能提供坚强固定,以利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金永明;陈锦平;黄亚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股骨髁间骨折是较常见但治疗较为困难的骨折类型.骨折通常呈粉碎性,这与该处骨皮质较薄,髓腔宽大,以松质骨为主,软组织附着少等有关.本院于1998年9月至2003年9月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共35例,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岩;叶克勇;季林美;陈焕庆;杨蔚;温喜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股骨远端骨折大多由高能量暴力造成,伤情严重而复杂,如处理不当,易致严重伤残.有移位的股骨远端骨折常需要开放复位内固定,但至今没有一种手术方法和内固定能适用于各种型骨折[1].本文对股骨远端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针、动力髁螺钉、股骨髁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作一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钟永翔;吴永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