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克软胶囊对不同实验性动物模型血糖影响的研究

柴可夫;杨明华;杨苏蓓

关键词:糖克软胶囊, 北五味子, 高血糖动物模型, 降血糖
摘要:目的:研究糖克软胶囊对正常动物和不同模型动物血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不同的动物模型: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胰岛细胞损伤模型;高脂饲料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伴高粘血症模型;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建立应激性血糖增高模型;灌服甲状腺素片和利血平建立阴虚动物模型,采用One-touch稳捷Ⅱ型血糖仪测血糖水平.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糖克软胶囊对正常大鼠血糖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对四氧嘧啶型大鼠高血糖有降低作用(P<0.05,P<0.01),可使链脲佐菌素型大鼠高血糖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能明显降低糖尿病伴高粘血症大鼠高血糖(P<0.05)、对肾上腺素型小鼠高血糖影响不显著(P>0.05),可对抗阴虚小鼠血糖的非正常下降(P<0.01).结论:糖克软胶囊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尤其对于高血糖动物明显,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发挥作用,且有一定的补阴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健脾药物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Smad2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中药吸收后不同浓度血清对离体大鼠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2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材料方法:采用胶原-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rOB),用改良钙钻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鉴定rOB;以补肾健脾药物吸收后药物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rOB中进行培养,分别以RT-PCR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OB的Srna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健脾吸收后药物血清可上调rOB的Sma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补肾健脾中药通过诱导rOB TGF-β1的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促进rOB的增长与分化.

    作者:任艳玲;郑洪新;杜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虚在慢性肾炎中的病因病机学研究

    肾虚湿(热)瘀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肾虚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病因病机学意义.在病因学方面肾虚是人体正虚的基础,与卫气功能的异常、湿瘀等标邪的产生密切相关;在病机学方面,涉及到肾失封藏、开阖失司、殃及他脏、肾虚湿(热)瘀等四方面.

    作者:高坤;孙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文献分析评述

    目的:探索近50年来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文献的现状和质量,以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机检和手检结合,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06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4篇,仅占文献总量的3.77%;非随机对照试验(CCT)9篇,占文献总量的8.49%;叙述性研究和专家意见共93篇,占文献总量的87.74%.结论: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的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只有临床多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RCT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

    作者:夏晓红;梁繁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研究进展

    血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中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血液单从肾脏中随小便排出体外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中医治疗也颇为棘手,但中草药对肾性血尿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肉眼或镜下血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故有必要对目前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方案加以总结归纳.

    作者:时凯锋;戴飞;王昕;蔡浔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6例

    目的:了解手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腰扭伤患者针刺腰痛穴进行手针运动疗法治疗,并与31例服用美洛昔康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者治疗后在腰部疼痛、肌肉紧张程度、活动度及局部压痛四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在肌肉紧张程度、活动度方面手针治疗组优于美洛昔康组,在腰部疼痛及局部压痛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手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经济价廉的特点.

    作者:李可大;刘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二地四根汤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多病程长,迁延日久,极易耗伤阴液.田静教授自拟汤剂二地四根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笔者进行了该方对小鼠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蕤;田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采用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方法对照观察.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82.5%,对照组痊愈率52.5%,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77.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维生素B12针穴位注射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大鼠NO及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乙醇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对损伤指数(LI)、胃黏膜血流量(GMBF)、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电针模型组NO回升,GMBF亦明显增加,LI下降.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NO水平有关.

    作者:林庶茹;阎醒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复方青黛散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青黛散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复方青黛散治疗口腔溃疡总有效率98%.结论:该制剂临床疗效较好,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煜;孟繁珍;李野;胡连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拟血管性痴呆大鼠造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目的: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方法,比较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数明显降低.

    作者:林海;张壮;孙塑伦;崔巍;高颖;闫颜芳;赵彦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刺血疗法治疗多发脑梗塞性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治疗多发脑梗塞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与结果:以继发于多发脑梗塞的抑郁症为观察对象,以活血通经、开郁醒神为治疗原则,刺血组治疗49例,总有效率为91.84%,针刺组治疗45例,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性抑郁症有较满意的疗效,为本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金英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论GAP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地位

    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药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既有诸多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挑战,为此,我们想就中药的现状、中药的现代化以及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实施GAP的意义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管见,供大家参考.

    作者:罗兰;潘金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证治浅识

    分析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中、后期的病机及相关病理改变,认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治疗上早期邪盛正已虚,当以祛邪为主,如邪气已退,则必须扶正,佐以清理余邪,切勿伤及元气;中、后期邪退正虚须益气养阴,若心阳受损,应及时温补心阳,甚则回阳救逆;病久瘀血郁于脉络则应补气活血以使心脉正常运行.后指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需抓住各期特点,分清虚实.做到辨证明确,用药恰当,方能控制病情发展,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国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苍龟探穴法针刺率谷穴治疗偏头痛35例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率谷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取率谷穴,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率谷穴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作者:邹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性疾病的整体医学模式

    通过近10年来对多种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和观察,从约5000多例次实践中总结出8型中医证治和中西医结合对有关病例的病证诊断、治疗及4级疗效评定的整体医学模式,使有利于改进以往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为中西医结合的整体医学模式而有效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瘀祛痰颗粒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3例

    探讨化瘀祛痰颗粒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及中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筛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用化瘀祛痰颗粒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有效率86.7%,其中显效46例,有效8例.治疗后,症状及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结论:化瘀祛痰颗粒剂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药之一.

    作者:王昕;杨关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不同食性的水蛭药效价值的探讨

    水蛭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其临床应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功效卓越而倍受历代医家的青睐.世界上的蛭类有数百种,在我国约有60多种.

    作者:刘君;杨松松;栾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阳和汤组方配伍及临床观察

    为了进一步研究阳和汤的组方原理,探讨其对后世临床组方用药的启示,本文就其方义、功效以及所针对的病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该方组方配伍科学,用量配伍精确独到,在治疗病机、主治功效、组方原理上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中医神经信息学是中医学、神经科学、信息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其目的是借用现代神经科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中医的学术优势,使之促进中医脑科学的发展,促进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中医脑研究真正融入到现代科学的模式中,为人类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寻找新的思路和模式.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尹岭;李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肠病造模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运用不同方法制备糖尿病肠病大鼠模型以得出理想的造模方法.方法:在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西药肌注及中药苦寒泻下的方法造模,对大鼠便稀度进行分级,并测定大鼠血浆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的水平变化.结果:利血平组及氢化可的松加用利血平组较其他各组造模后稀便级升高(P<0.01),这两组中大鼠生长抑素增高及胃泌素和胃动素降低较其他各组明显(P<0.01).利血平组死亡率较高(30%).结论:氢化可的松加利血平肌注是制备糖尿病肠病大鼠模型理想的方法.

    作者:蔡润策;于世家;侯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