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伴股骨头脱位的髋臼骨折

叶林根;俞光荣;黄海华;费自威

关键词:手术治疗, 股骨头脱位, 髋臼骨折, 围手术期处理, 骨折移位, 骨折类型, 骨折病人, 道路交通, 高能量, 多样性, 增长, 随访, 解剖, 程度, 车辆, 病例, 报告
摘要:近年来,由于道路交通及车辆的快速增长,高速、高能量所致的髋臼骨折呈明显增多的趋势,而髋臼骨折的病例中有相当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股骨头脱位,由于髋臼骨折本身具有解剖上的复杂性和骨折类型的多样性,如同时伴有股骨头脱位等,则增加了骨折移位的复杂性和围手术期处理的难度[1,2].本院自1995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病人共72例,其中伴股骨头脱位并获随访的髋臼骨折有16例,报告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的CT、TCD、EEG、BEAM检测的分析对比

    目的探讨CT、TCD、EEG、BEAM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T确诊缺血性脑卒中的142例住院病人的CT、TCD、EEG、BEAM检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CT100(%),TCD79.6(%),EEC71.1(%),BEAM65.5(%).CT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异常率:24小时内为25.3%,72小时内为51.7%,与TCD、EEG、BEA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CD不能直接判断脑卒中的特性,可以结合CT结果来判断脑内血管的供血状况及WILL'S环的功能,评估脑血管的潜在代偿功能.EEG/BEAM反应了脑组织局部的结构损害及相应功能区的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程度,且可动态观察:与CT显示的影像学改变要经过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相比较,在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和病情发展的监测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卢平平;陈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有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其他部位发生血肿者[1].DTICH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患者意识及神经体征的变化和及时的CT复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本院自1999年6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21例.本文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挺前;杜笥凤;王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胫骨均发生骨折,使膝关节同胫骨、股骨连续性中断,而失去稳定性,常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其它部位损伤.对浮漆损伤也应采取特别的处理,以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伤肢残疾的发生率.本组浮膝损伤病例以股骨下段、髁上、髁间骨折,胫骨平台或中上段骨折为特点.自2000年至2003年共诊治10例,所有骨折均已愈合.现将本院治疗不同部位浮膝损伤的不同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永进;滕红林;胡小晓;朱家骏;陈有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钻孔引流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操作简单,治愈率高,但也存在少数病人术后颅内继发出血.本院自1994年8月至2003年6月期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共264例,其中12例术后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率为4.5%.与文献报告相符[1].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宁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介入动脉栓塞术救治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骨盆骨折尤其是严重的粉碎性骨盆骨折合并伤多,早期首要死因是失血性休克,可形成很广泛的后腹膜大血肿.本院从1996年2月至2002年6月,救治了10例经积极输血、输液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在入院3~8小时内急诊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骨盆骨折伴大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陶瑞宜;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节段性骨折,属于复杂骨折,其发生率占股骨干骨折的2.3%~6%[1-4],初由Delaney和Street在1953年报道.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但佳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有争议.本院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应用重建型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了11例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蒋恒;单军标;张永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东莨菪碱治疗术后锥体外系反应

    本院自1998年开展术后自控镇痛吗啡伍用氟哌利多以来,发生锥体反应21例,达1.1%,使用东莨菪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编肾网治疗严重肾损伤

    本院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肾损伤病人212例,其中损伤严重而手术治疗的有25例.包括患肾切除8例,肾部分切除2例,肾修补15例.这其中,笔者采用自编肾网治疗严重肾损伤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灵;白志强;沈瑞林;张大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损伤后人脑皮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研究

    在脑损伤过程中,影响其病理、生理过程的因素非常多,如钙离子通道、氧自由基、NO等,相关研究已经较多.反应性星形细胞在脑损伤发生发展恢复的一系列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可作为研究CNS损伤后星形细胞由常态转化为反应态的胶质反应的一项生化指标[1],对其相关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而且大多基于动物模型研究.笔者利用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间手术病人脑挫伤皮层标本,直接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研究,来探讨颅脑损伤后的分子生物学改变.

    作者:刘继红;陈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和评价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41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根据CT和MR的表现,将其分为大、中、小3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早期出现单侧和双侧视力下降,视野改变不典型.MRI特点为明亮均一的增强,肿瘤中心在鞍上,伴基底硬膜尾征,蝶鞍不扩大.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有关,中、小型肿瘤全切除率较高.眶上匙孔入路、翼点入路和眶颧入路显露满意和手术效果好,明显优于单侧额下入路.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早期出现视力下降,以中、小型肿瘤为主.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小、中型肿瘤宜采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肿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大型肿瘤宜采用眶颧入路切除肿瘤.

    作者:石清泉;沈建康;蒋锋;赵卫国;濮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甘油保存异体皮导致血尿2例

    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常常用异体皮、异种皮等生物敷料暂时覆盖.2003年6月,本院在使用甘油保存异体皮时连续发生2例血尿,分析可能与异体皮保存液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汉宏;郑国平;刘丹;程翔;任家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中自动变流功能对重症肺挫伤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和脱机的影响

    笔者从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治疗需要用机械通气的重症肺挫伤时,对选择使用呼吸机上附加的自动变流功能(Auto-Flow)及未选择使用自动变流功能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自动变流功能对重症肺挫伤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和脱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清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创伤骨盆骨折的CT检查价值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且并发症多见,死亡率较高为10.2%[1],CT问世前,骨科医生往往依据X线摄片进行诊断分型,从而决定诊疗方案.笔者收集27例骨盆骨折的CT检查结果,以探讨其价值.

    作者:陈晓黎;管元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Pilon骨折是指涉及负重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又称为胫骨穹隆部骨折,常合并腓骨骨折,占胫骨骨折的1%~10%.因胫骨远端关节面的不同程度碎裂、胫骨远端压缩及胫骨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治疗困难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预后差.回顾本院自1996年4月至2003年2月,共行切开复位内固定Pilon骨折31例,随访28例资料(另3例失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益君;李建辉;毛卸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

    骶骨骨折在骨盆骨折中比例不少,往往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骶骨骨折时常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如腹内脏、脊柱、四肢、脑等部位损伤,患者往往有生命危险,在抢救生命时忽略了对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致使部分患者神经功能难以恢复.本院自1996年至2004年,共收治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18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正宝;孙明芳;庞帮镭;奚海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手术除直接清除椎管前方致压物,还具有较多范围的减压作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理想.本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用此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5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菊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肝胆外科及急诊创伤外科等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期间失血和输血这一矛盾日益突出.面临这一难题,本院于2003年底引进了美国美敦力公司制造的血液回收机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惠芬;罗善红;何晓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

    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由于鼻腔及鼻窦解剖上的原因,手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者往往在冲洗液及填塞纱条中加用肾上腺素以控制出血量.但多致患者血压偏高、心率增快,而止血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手术出血较多,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因此,笔者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华;刘明;顾张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群.本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3月间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52例高血压脑出血.现总结如下.

    作者:顾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5例肾闭合性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诊治

    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笔者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209例,其中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3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益华;吴培兴;蒋旭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