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天仑
目前治疗脑积水常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但该手术的并发症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组织疏松,皮下脂肪少,抵抗力弱,手术耐受力低,采用该方法治疗,出现并发症机会更多.笔者采用OMMAYA储液囊做分流装置,将脑脊液引入皮下储液囊中,并定期抽吸脑脊液的方法治疗部分婴儿获得性脑积水,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尹波;张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院自1999年至2003年,对42例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在损伤后8小时内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同时根据临床情况尽早或在伤后72小时进行手术减压(或)加内固定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子建;许国美;田耜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占全身骨折的3.5%[1].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正确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笔者复习了自2000年以来该病38例的治疗,得了一些浅薄体会.
作者:谢清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位硬膜外阻滞已广泛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及双上肢等多类手术中.但高位硬膜外阻滞易致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影响肺通气功能和呼吸方式,故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以0.37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可引起PaCO2上升[1],SpO2明显下降[2],其危险性显著增加.多少浓度布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适宜呢?为此,本研究以0.25%与0.125%两种浓度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两者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天德;沈雅定;肖春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AF作为一种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有它一定的优势,因此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青睐.它具有三维固定、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等诸多优点,但若使用不当或术后管理失误等原因,可导致断钉的发生.本文就12例脊住胸腰段骨折AF内固定术后发生断钉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螺钉断裂的原因.
作者:徐金渭;王建岳;胡文跃;全仁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鼻骨骨折是常见的急诊,鼻骨骨折常出现鼻梁塌陷和歪斜,在常规前鼻镜检查中,不易观察到鼻骨向后下塌陷的情况,同时易忽略伴有鼻中隔骨折.本院自2000年至2002年,采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闭合式鼻骨骨折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祖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手术除直接清除椎管前方致压物,还具有较多范围的减压作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理想.本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用此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5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菊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院近年来采用保留尿道板与带蒂岛状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2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娄伟玲;祁永波;徐惠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老年贲门癌病人来说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特点.既要考虑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又要达到少并发症,选择适当的手术经路显的特别重要.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手术切除的38例老年贲门癌病人,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平;赵永明;赵巍晗;蒋阳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有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其他部位发生血肿者[1].DTICH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患者意识及神经体征的变化和及时的CT复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本院自1999年6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21例.本文就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挺前;杜笥凤;王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和股骨骨折中的广泛应用,骨折愈合率已大大提高,但交锁髓内钉治疗后的骨不连还是存在,并时常困扰着骨科医生.自1998年3月至今,笔者应用更换髓内钉的方法治疗胫骨股骨骨不连,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华;闵继康;杨文龙;王丹;袁永健;徐旭纯;叶光亮;戴季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脑损伤过程中,影响其病理、生理过程的因素非常多,如钙离子通道、氧自由基、NO等,相关研究已经较多.反应性星形细胞在脑损伤发生发展恢复的一系列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可作为研究CNS损伤后星形细胞由常态转化为反应态的胶质反应的一项生化指标[1],对其相关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而且大多基于动物模型研究.笔者利用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间手术病人脑挫伤皮层标本,直接进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研究,来探讨颅脑损伤后的分子生物学改变.
作者:刘继红;陈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节段性骨折,属于复杂骨折,其发生率占股骨干骨折的2.3%~6%[1-4],初由Delaney和Street在1953年报道.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但佳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有争议.本院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应用重建型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了11例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蒋恒;单军标;张永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严重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方法选用家兔77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分别予非颅脑损伤、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及颅脑损伤后小剂量纳洛酮腹腔注射处理,15天后均断头处死,于致伤处和对侧处取材,采用SP法制作切片,观察比较各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致伤处或对侧处,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值从小到大均为:正常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Caspase-3介导的信号传递机制可能参与纳洛酮抗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作者:杨松斌;杨小锋;沈宏;刘伟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钻孔引流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操作简单,治愈率高,但也存在少数病人术后颅内继发出血.本院自1994年8月至2003年6月期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共264例,其中12例术后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率为4.5%.与文献报告相符[1].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宁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笔者从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治疗需要用机械通气的重症肺挫伤时,对选择使用呼吸机上附加的自动变流功能(Auto-Flow)及未选择使用自动变流功能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自动变流功能对重症肺挫伤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和脱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清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院自1998年开展术后自控镇痛吗啡伍用氟哌利多以来,发生锥体反应21例,达1.1%,使用东莨菪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常常用异体皮、异种皮等生物敷料暂时覆盖.2003年6月,本院在使用甘油保存异体皮时连续发生2例血尿,分析可能与异体皮保存液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汉宏;郑国平;刘丹;程翔;任家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颅脑损伤后常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严重者可造成DIC[1].凝血系统的改变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
作者:徐玮;沈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烧伤及肌肉、骨骼、脏器称为Ⅳ°烧伤[1].手、腕、前臂中下段Ⅳ°烧伤,多由电烧伤、热压伤所致,由于手、前臂中下段特定的解剖结构,软组织少,伤后常有肌腱、骨的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且严重影响功能致残.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应用皮瓣进行修复是佳的选择[2].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腕、前臂中下段Ⅳ°烧伤3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叶礼岳;孙菊妹;郑金满;王史辉;林邦长;潘君泰;吴抽浪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