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饮治疗糖尿病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王儒平;周海平

关键词:葛根饮, 糖尿病, 心肌梗塞
摘要:周海平教授在长期治疗糖尿病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基础上针对该病的病机特点创制了葛根饮-2号方,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简释

    糖尿病作为世界性流行病,各国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而据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不下一亿人.

    作者:廖方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摄要

    1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属变态反应、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有免疫、遗传、神经调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

    作者:莫秀梅;陈达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祖国医学对老年期痴呆的认识考释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性疾病.系统分析了祖国医学对老年期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肾虚致病说、痰浊致病说、瘀血致病说、情志致病说等几个方面,旨在为其临床论治提供思路和途径.

    作者:刘存志;傅广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适量饮红酒好处多等12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作者:沈浪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脑的位置探析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特点

    脑由颅骨裹盖,位处高巅,为人身脏腑之极顶,故脑的位置决定了其病机及证治有其特殊的特点.

    作者:张思超;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稳定性并测算其有效期.方法:根据<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在模拟市售包装条件下,通过室温贮存24个月,对其性状、含量测定等项指标进行定期考察.结果:在考察期间,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本品常温放置二年,其质量稳定,故有效期定为2年.

    作者:易毛;王志超;刘云;贺承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机理及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述要

    HBV感染机体后,机体免疫强度的高低,可能成为决定急性自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的标志.成人、儿童、幼儿感染HBV后分别有5%、30%、95%的患者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是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法,大的优势是中医的辨证结合西医的辨病,以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机理,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精心设计治疗方案.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限于简单的药物联合应用,尚未发挥出潜在的优势.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田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髓内扩张自锁钉配合灵鹿接骨丹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14例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5月,采用骨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配合灵鹿接骨丹口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海;闻辉;黄丹奇;李新建;沙里泉;李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中医角度研究端粒、端粒酶与衰老关系浅识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其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复制能力和保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真正的遗传信息得到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的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中医药能够调控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衰老会出现脾虚或肾虚的症状,补益脾肾的方药能够延缓衰老.中医药有可能通过调控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来延缓衰老.

    作者:陈雷;李德新;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效膏(散)治疗糖尿病足100例分析

    用一效膏(散)观察治疗糖尿病足100例,疗效较好,糖尿病足常由神经病变和感染双重原因所致,或伴有血管病变,大部分表现为湿性坏疽.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癌平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消癌症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0menex C18分析注柱: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进样量在0.02~1.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17%,RSD 1.17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方法.

    作者:刘峰群;崔燕;金城;曹红;赵庆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7味药组成,是和解少阳之代表方剂.由于该方配伍严谨,组合巧妙,应用广泛,近年来,备受重视.将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结果作了报道.

    作者:张丰华;黄秀深;牛朝阳;张培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辑要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钠盐沉积在关节滑膜或软骨,导致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现代医学多从抑制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抗炎止痛等方面治疗.

    作者:郭峰;钱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及药物防治揽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性猝死.

    作者:姜树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试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不同,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有早有晚,而且各有不同.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集释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文献.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分为瘀血说、气阴两虚说、阴虚寒凝说及痰瘀痹阻说,其中血瘀是本病的要点和主要病机.治疗上主要从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化瘀祛痰四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及采用针灸、中药外洗等外治疗法.而活血化瘀均贯穿治疗始终.展望: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应制定严格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该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谢湘春;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1)减少胃食管反流;(2)减低反流物的酸度;(3)增强泵食管的作用;(4)保护食管粘膜.药物治疗多采用制酸药、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如奥美拉唑红霉素、思密达等.

    作者:郑国静;齐达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半仿生中药筛选系统的研制

    传统的细胞培养是在方瓶和多孔板中进行的,而这种器皿所提供的环境与体内环境相去甚远.方瓶和多孔板,仅可以维持温度,PH值与容氧水平,而瓶内培养液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即这是一个封闭体系.实际上体内细胞却可以和胞外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这种体内环境和培养环境的巨大差异是造成中药细胞作用研究中常出现伪结果的重要原因.[2~4]而且,传统的培养方式需要人不断地干预,既辛苦又不方便控制,使得在这一步消耗了太多的精力.

    作者:梁宁;罗国安;王义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