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西;侯智亮;彭红光
1 目的与方法本次文献调研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近10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诊治水平;了解对该病的辨病辨证、中医药治疗及防护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要重点掌握该病的基本病机及内部转化规律,以及对主要证型的初步确立,结合对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初步基础.
作者:陈大舜;葛金文;周德生;易蔚;曲晓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从肛门给药一定时间后,用200mg/kg环磷酰氨给小鼠化疗,以破坏小鼠免疫系统.经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观察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如3H-TdR掺入法分析T细胞增殖的情况,FACS分析脾脏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用OVA免疫足底观察DTH反应,收集小鼠外周血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等.结果:在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提前恢复到正常水平,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脾脏重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脾细胞受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 D3+T细胞比例明显增多.结论:(1)维化灵可以加速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2)维化灵可帮助淋巴细胞重建或有助于外周淋巴细胞转归淋巴器官并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作者:张玲;杨鹏;白晓薇;王立忠;高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环节,绝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拟胃溃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发现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胃粘膜、复发率小等优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磊;王立颖;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根据近年对基因功能的研究资料,用气血脏象学说原理分析整理OMIM基因库,采用系统学的方法将人类功能基因分为正、邪气2个子系统,13个部件,47个元件,每个元件各分为生理性阳性基因座与病理性阴性基因座2部分.检索结果, 因为任意2内脏或其它部件间有少部分表达相同的基因,所以如果一个器官其基因产物的表达量缺如时,则另一器官相同基因的产物量可补足其不足(相生);如一器官表达量过度时, 则另一器官有时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实现下调以达人体基因表达的适度,或实现基因互作的协调.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后可分泌出基因产物信息的调节分子,以实现对人体的生理、疾病、心理、行为等的控制.这就是中医整体论的基因基础.
作者:林乔;王米渠;吴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记述,提出百合病及栀子豉汤证病位为三焦,并分析了其虚实特点及适宜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寒热药配伍是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淑彦;李大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观察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将92例FD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胃动灵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胃动灵可明显改善FD临床症状,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有关.
作者:刘延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IL-10 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治疗组在伤前3小时及伤后6小时、12小时给与大承气汤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伤后24小时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蔡光先;王银山;周兵;郑爱华;胡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幼儿. 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西医主要采用激素、β受体兴奋剂及茶碱类药,副作用较多.近3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牟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起在3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于灯盏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治愈率(P<0.05),总有效率(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作用小,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用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公元前二世纪的<内经*素问>中就有许多章节记载有关中药外治的内容.[1]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黑膏药的制法、条件、用具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两部论述外治法的历史专著<集救广生集>和< 理论骈文>.[2]进入20世纪后,随着美国Alza公司东莨菪碱贴片(Transderm- Scop)1981年的成功上市,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赵全忠;史小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与胃排空功能障碍即中医所说的胃失和降密切相关的症候群.西医治疗该病亦无特效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则疗效显著,笔者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如下:
作者:陈福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限局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限局性湿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滋肾益肝汤,并同时配合梅花针等中医外治手段,对照组采用肤疾宁贴膏与去炎松尿素软膏联合使用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22.5%,总有效率62.5%,以上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服及外用治疗慢性限局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永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电针百会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NO含量及3种亚型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灰质3种亚型NOS(nNOS、iNOS、eNOS)的表达 ,观察脊髓损伤后3种亚型NOS表达.结果:电针百会能减少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O含量,与损伤组比较P<0.01;电针百会组脊髓灰质nNOS、iNOS表达显著低于损伤组( P<0.01),电针百会组脊髓灰质eNOS表达显著高于损伤组(P<0.01).结论: 电针百会能上调脊髓灰质eNOS表达,同时下调脊髓损伤所致nNOS、iNOS的异常表达,从而减少总NO的生成量,降低损伤引起的毒性作用,对脊髓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晓军;李伊为;陈东风;杜少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大戟科药用植物在植物形态、所含化学成分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在临床上有相似功效.利用植物这种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寻找扩大药源.总结大戟科药用植物在医疗和化学成分的某些共性,找出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揭示出其中某些内在的联系,探讨其科学内涵,为寻找新的植物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同琴;郭秋红;田质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毓宫胶囊对子宫发育不良肾阳虚大鼠ER的影响及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先将健康雌性鼠龄35~40天大鼠分组进行双卵巢切除后加地塞米松磷酸钠肌注诱导肾阳虚子宫发育不良模型,再用不同药物及毓宫胶囊溶液灌胃18天后处死大鼠取出子宫,分别测定子宫重量、湿重百分比及大鼠子宫ER含量.结果:各组比较显示毓宫胶囊能使大鼠子宫重量增加,子宫湿重百分比上升,并能使子宫内膜ER含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毓宫胶囊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去卵巢大鼠子宫湿重,湿重百分比增加,子宫组织E R含量增加,而促进子宫发育.
作者:杨鉴冰;崔晓萍;王宗柱;许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有关RA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报道概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魏东明;文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麻黄、麻黄根两者均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前者以草质茎入药;后者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前者功效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痹;后者功效则能固表敛汗、理气化痰.
作者:谭学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舌苔在糜烂性胃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146例经内镜诊断的糜烂性胃炎(EG),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Hp、舌苔等动态观察.结果:舌苔与糜烂程度、HP感染,症状轻重有密切关系,Hp感染者,糜烂程度及症状重者,黄苔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糜烂治愈后,黄苔发生率为27.7%,较治疗前的82.19%,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苔在胃热辨证及疗效评价中有重要参考意义,黄苔应引为胃热辨证的主证之一.
作者:王长洪;陆宇平;王艳红;王立新;朱虹;陈山泉;杨卓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继发症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有较高发生率.对颈椎病所导致失眠,笔者采用针刺安眠穴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宜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