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药材配伍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定性定量的研究

尉小慧;毕云生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 盐酸麻黄碱, 药材组合方式, 半仿生提取法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药材组合方式对麻杏石甘汤方药中盐酸麻黄碱溶出的影响.方法:将方药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15种组合层析行为无明显差异,盐酸麻黄碱含量以A+C+B+D大.结论:麻黄和石膏,甘草和苦杏仁合煎时盐酸麻黄碱溶出率高.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余甘子护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方法:分别采用扑热息痛(AAP)、硫代乙酰胺(TAA)一次性腹腔注射(ip)造成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糖元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作病理观察.结果:余甘子水提醇沉物各剂量组均可降低AAP、TAA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的活性及肝脏系数,并能增加肝糖元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余甘子水提醇沉物对AAP、TAA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萍;林启云;谢金鲜;李爱媛;谢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疑难病杂证微机咨询系统的研究及述评

    咨询系统,建立有中医辨证模拟系统、西医咨询系统和综合查询系统.中医辨证模拟系统设有症状数据库、证型数据库、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还有实现所有这些数据库之间联系的综合数据库.

    作者:李长秦;刘国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风眩病名病位及病因病机诠释

    风眩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尽明了,笔者以为常系在禀赋肝肾不足、血脉亏虚的基础上,复加后天饮食不节,起居失调,七情过用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长期渐积而成.

    作者:王行宽;范金茹;戴小良;刘小雨;李国菁;陈劲云;陈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黄芪多糖粉针剂对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NK杀伤能力的影响

    黄芪多糖粉针剂(APS-P)是美国泛华医药公司新近研制的经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的二类中药注射中粉针剂,主要用于癌症病人化疗或放疗后外周血细胞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为了进一步揭示APS-P的作用机理,本项研究探讨了APS-IP对正常及化疗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及对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正常或经环磷酰胺化疗后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APS-P 7d,第8天取脾并制备单细胞悬液,经刀豆蛋白-A刺激48小时后收取上清,然后用酶标法测定IL-2、IL-3、IL-4、IL-6及IFN-γ的含量.制备S-180荷瘤小鼠,然后连续给小鼠皮下注射APS-P 14d,第15天用JAM法检测小鼠脾中NK细胞杀伤靶细胞(YAC-1)的能力.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APS-P能够有效地促进化疗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增加化疗后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对正常小鼠分泌细胞因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增进S-180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能力.

    作者:翁玲;刘彦;刘学英;张颖;赵林爱;邓筱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略论瘀血的成因

    从瘀血的概念、成因及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导致瘀血的原因中因虚致瘀的病因所在,强调虚瘀并存是临床瘀血证的特征之一.

    作者:李俊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素基丸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临床研究

    磺脲类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但每年约有5~10%接受治疗的患者产生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5年累积失效率高达50%以上.目的:观察素基丸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磺脲类继发失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素基丸,每服4g,1日3次;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每服0.5g,1日3次,观察治疗后血糖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5),与二甲双胍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P <0.05).结论:素基丸对磺脲类继发失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志龙;戴子枫;刘小林;周克振;李加兵;李家楼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温阳健心灵对心肾阳虚型心衰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筛选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的新药,切除大鼠双侧甲状腺以造成大鼠肾阳虚,然后在此基础上持续注射ADR以造成亚急性心肌损伤,成功模拟了慢性充血性心衰心肾阳虚型大鼠模型.

    作者:徐俊波;吴时达;王静;郑铿;吴向东;邓继红;秦良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湿热证本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湿热证候群的概念内涵较广,包括外感湿热病证和内伤湿热病证,湿热证与湿热病证往往互称.符合病的概念者如湿温,其病程各阶段表现不同类别的湿热证,另一类是内科杂病的相关湿热证.

    作者:吕文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押手在施针中的意义与作用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其能减轻疼痛,进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

    作者:丁德光;陈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总结,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江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石门穴古今应用与研究探微

    石门穴是任脉上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历代医家传为禁针之处,针之无子.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石门穴的腧穴特性,禁忌,古今应用,现代解剖结构、应用及适应症等,从古今两方面,对石门穴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同药材配伍麻杏石甘汤中盐酸麻黄碱定性定量的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药材组合方式对麻杏石甘汤方药中盐酸麻黄碱溶出的影响.方法:将方药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15种组合层析行为无明显差异,盐酸麻黄碱含量以A+C+B+D大.结论:麻黄和石膏,甘草和苦杏仁合煎时盐酸麻黄碱溶出率高.

    作者:尉小慧;毕云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辨证论治多汗证例析

    多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生理状态下,卫气调节机体腠理开合,汗液排泄;卫气虚,调节失常,气虚失固则汗出异常.益气固表是临床治疗多汗证的常用治法,但多有不效者.下面择多汗证治验二则,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多汗证的病机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突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进一步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通下逐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运用要点,应用时机,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通下为手段,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作者:卢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升高,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其病因病机,根据临床常见症状,从毒、络病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毒损肾络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尽可能早的控制血糖以防止更多的蛋白糖基化转变为AGEs,并阻止或减少ECM过多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光善;邓悦;黄启福;南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8例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非小细胞肿瘤化疗的疗效,减轻其毒副反应,笔者于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以来,以贵州益佰制药股份公司生产的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48例,并与单纯化疗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苏;杨德治;牛宏刚;潘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小柴胡汤对S180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S 180 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柴胡汤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间红细胞C 3b花环结合率(ERC-C3b)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ERC-IC)来分析小柴胡汤在红细胞免疫方面的作用.结果:小柴胡汤中( P <0.05)、小( P <0.01)剂量组抑瘤率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中、小剂量组ERC-C3b明显降低( P <0.01)而各剂量组ERC-IC都有升高趋势但以中剂量组升高明显( P <0.05).结论:小柴胡汤对S 180 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丰华;黄秀深;茅敏;苏先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态势与思考

    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治疗方法上提出了清肺解毒法、扶正祛邪法、活血化瘀法、开肺化痰法、通腑泻下法等有效方法;在给药途径上除口服药物外,还开辟了雾化吸入给药、直肠给药、敷贴给药、及中成药静脉给药等治疗途径;在疗效机理方面,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理.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任现志;汪受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水针针刺扶突穴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

    笔者自1997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配合针刺扶突穴,治疗各种癌症引起的顽固性呃逆4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孙六合;蒋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内涵简析

    <内经> 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的概念、人格体质的分型、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均有详尽的描述,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作者:郜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