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芒针治疗抑郁症47例临床观察

江小荣

关键词:针灸, 精神障碍, 芒针疗法
摘要:抑郁症,又称单相情感性障碍,是以情绪抑郁、低落、失眠、疲惫无力等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愈激烈,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来笔者有幸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跟随芒针专家杨兆钢教授诊治,感于其用芒针治疗抑郁症效佳,现就47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苦马豆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研究苦马豆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苦马豆为豆科植物苦马豆 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 的带根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杨扶德;罗文蓉;林丽;李成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肾阳虚证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肾阳虚证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二组:(1)正常对照组;(2)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组,于第12周留取尿标本.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用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结果: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组,肾病理损伤,肾皮质Ⅲ型胶原mRNA表达上调.结论:肾阳虚证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

    作者:董兴刚;安增梅;顾建新;杨海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黄芪多糖粉针剂对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NK杀伤能力的影响

    黄芪多糖粉针剂(APS-P)是美国泛华医药公司新近研制的经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的二类中药注射中粉针剂,主要用于癌症病人化疗或放疗后外周血细胞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为了进一步揭示APS-P的作用机理,本项研究探讨了APS-IP对正常及化疗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及对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正常或经环磷酰胺化疗后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APS-P 7d,第8天取脾并制备单细胞悬液,经刀豆蛋白-A刺激48小时后收取上清,然后用酶标法测定IL-2、IL-3、IL-4、IL-6及IFN-γ的含量.制备S-180荷瘤小鼠,然后连续给小鼠皮下注射APS-P 14d,第15天用JAM法检测小鼠脾中NK细胞杀伤靶细胞(YAC-1)的能力.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APS-P能够有效地促进化疗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增加化疗后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对正常小鼠分泌细胞因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增进S-180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能力.

    作者:翁玲;刘彦;刘学英;张颖;赵林爱;邓筱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ф-IL-1-Th1免疫调节网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ф-IL -1 -T h1 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肌注HCS制备肾阳虚模型.然后其中两组模型小鼠分别用千佛菌200%(W/V)、50%(W/V)浓度煎液0.4ml/只@d×14d灌胃.采用吞噬中性红比色法、MTT比色法分别测定Mф、IL-1 、T h1 的含量或活性.结果:肾阳虚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腹腔Mф吞噬功能、IL -1 含量、T h1 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01),用千佛菌灌胃后,Mф吞噬功能、IL -1 含量及T h1 活性均明显升高( P <0.05, P <0.01).结论: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ф-IL -1 -T h1 免疫网络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贺新怀;李美星;席孝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辨证论治多汗证例析

    多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生理状态下,卫气调节机体腠理开合,汗液排泄;卫气虚,调节失常,气虚失固则汗出异常.益气固表是临床治疗多汗证的常用治法,但多有不效者.下面择多汗证治验二则,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多汗证的病机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突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进一步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祖国医学痿证的范畴,多因长期饮酒湿热内生,郁蒸、侵淫筋脉,阻滞气血而至筋脉弛纵.湿郁化热烁伤阴液,筋骨经脉失于濡养,渐而成痿,病久则骨枯筋痿,肌肉失养,大肉渐脱而见萎缩.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治疗首选手足阳明经穴以通经脉调气血,加刺少阳经穴以鼓动阳气,助功能恢复,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故取足少阴经穴以滋阴养筋,足太阴脾为后天之本,取该经之血海、三阴交能养血活血滋阴清热.诸穴相配,共奏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濡养筋脉肌肤之效.

    作者:刘晓辉;钟会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热毒炽盛型SLE与肾小球Fas、BcL-2、Bax蛋白表达

    目的:通过测定30例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中Fas、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热毒炽盛型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方法:30例狼疮活动期热毒炽盛型的患者,全部进行肾活检,分别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法,测定Fos、Bcl-2、Bax在肾小球中的表达.结果:1、30例患者,SLEⅠ-Ⅱ10例,SLEⅢ-Ⅳ20例,2组病例肾小球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无显著性差异.2、所有病例肾小球中Fas、Bcl-2、Bax均在胞浆或胞膜中表达.Fas表达显著高于Bcl-2,Bcl-2几乎无表达,Bax表达高于Bcl-2,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SLEⅠ-ⅡFas表达与SLEⅢ-Ⅳ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活动期狼疮性肾炎肾小球中Fas蛋白表达增多并随病理分型的升级而增多,Bax蛋白表达较Bcl-2蛋白的表达增多,而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Fas蛋白与Bax蛋白的增多与中医狼疮肾的热毒炽盛型的病情发展有关系.

    作者:张丽霞;郑京;洪江淮;王智;邱余良;陈扬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水针针刺扶突穴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

    笔者自1997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配合针刺扶突穴,治疗各种癌症引起的顽固性呃逆4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孙六合;蒋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利血平脾虚证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利血平脾虚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利血平注射液背部皮下注射.造模第1~9天: 0.15 mg/kgbw/天,第10~12天:0.25mg/kgbw/天,第13天:0.5mg/kgbw/天.对照组同法注射同量注射用水.第14天处死,取大脑皮层,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制成探针以备检测.选用两张BioDoor Chip4096基因表达谱芯片,将探针与芯片杂交,计算机扫描后,用GenePixPro 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两张芯片上4096条靶基因中,脾虚证模型基因差异表达一致的基因145条,占检测基因的3.54%,其中已知基因表达上调的有27条,表达下调的有20条.并进行初步分析.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改变涉及免疫、细胞骨架运动、能量代谢、蛋白合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结论:脾虚证实质涉及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作者:王肃;陈小野;邹世洁;岗卫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甲状腺疾病证治的研究

    甲亢一病根源多于气机郁滞,治疗应理气解郁,本病一般服药时间较长,常用理气药,用之过久、过量则易耗气伤阴,加之本病本身多伴有郁久化热后阴伤的病理,所以在运用理气药的同时,需配伍育阴清热或滋阴潜阳之品,以制之辛燥之弊,又可利于本病郁久伤阴的病理特点.

    作者:吴整军;王素珍;李好义;李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统计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意义

    笔者从事统计工作20余年,历经了统计的不同阶段和采用的不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地利用不同的统计手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各项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体会到要做好统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刘松青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通下逐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就通下逐邪法的适用病证,运用要点,应用时机,使用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中的配合运用作了初步论述,并介绍了通下逐邪法的常用药物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通下逐邪法以逐邪为目的,通下为手段,在温病临床的应用中起十分重要作用.

    作者:卢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

    尿微量蛋白是指尿中某些蛋白的排泄呈亚临床升高,用常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难以测出的一组蛋白.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发展,已可以对尿中多种微量蛋白进行敏感和准确的测定,对于肾脏损伤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马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研究摭拾

    在颈、腰椎体病变的治疗上,综合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治疗时强调医患之间的整体配合,调动患者的精神因素,强调患者自我保健,会在治疗效果上更上一层楼,同时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总结,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江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8例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非小细胞肿瘤化疗的疗效,减轻其毒副反应,笔者于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以来,以贵州益佰制药股份公司生产的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48例,并与单纯化疗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苏;杨德治;牛宏刚;潘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作者:邓悦;南红梅;赵贤俊;李光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温阳健心灵对心肾阳虚型心衰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筛选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的新药,切除大鼠双侧甲状腺以造成大鼠肾阳虚,然后在此基础上持续注射ADR以造成亚急性心肌损伤,成功模拟了慢性充血性心衰心肾阳虚型大鼠模型.

    作者:徐俊波;吴时达;王静;郑铿;吴向东;邓继红;秦良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匮要略>一物瓜蒂汤释疑

    不能把<金匮要略>一物瓜蒂汤与<伤寒论>瓜蒂散混为一谈.

    作者:王有录;张自华;王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枢及外周5-HT、5-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中枢及外周5-HT、5-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方法: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针刺昆仑穴,观察即时及后效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大脑皮质、脑干、炎症局部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针刺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持续1h以上;提高大脑皮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提高脑干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降低炎症局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结论:针刺镇痛有即时效应,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后效应,外周和中枢的5-HT、5-HIAA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陈瑾;刘光谱;唐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