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臣;冯建中;刘大顺;张卫国;党建华
蝶窦深居颅底,与中颅窝的重要结构关系密切,除其本身的气化变异多外,后组筛房解剖关系亦多变,这些变异直接影响到术者对蝶窦与颅底、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等结构间关系的判断,因此,蝶窦区域的手术被认为是鼻窦手术中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1].现将1989年5月~2001年2月我科进行的22例蝶窦手术总结如下.
作者:谢宏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80年1月~2000年1月采用耳后动脉血管蒂肌皮瓣前移,经耳廓基底部打孔,通过耳廓隧道将肌皮瓣前移至耳甲腔外耳道,修复耳甲腔外耳道皮肤缺损102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臣;冯建中;刘大顺;张卫国;党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微波造孔术及丝裂霉素治疗慢性泪囊炎27例(31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卫民;房伟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面神经再生液的蛋白质成分及对运动神经元的生物营养活性.方法:建立面神经再生室的动物模型,采集面神经再生液,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再生液进行蛋白组学的研究,并应用运动神经元培养的方法检验其生物活性.结果:再生液中检测到(850±78)个蛋白质斑点,实验组培养神经元的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光密度值总体上大于对照组.结论:再生液中蛋白含量丰富,种类繁多,面神经再生液对运动神经元确有营养活性作用.
作者:杨慧;梁传余;高炳庆;卢晓风;李胜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28岁.1年前患者有脑外伤史,伤后致左眼失明.半年前开始出现双鼻通气不畅,左侧重,伴有反复出血,量多少不等,无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药物治疗不佳.入院体检:左眼球前凸,球结膜红肿,左眼视力丧失;双侧鼻腔均有陈旧性血块,左侧鼻腔可见灰色半透明新生物.CT检查:双侧鼻腔息肉.在全麻下行鼻侧切开术,术中开放筛窦,刮除筛窦息肉,见鼻后孔有一白色肿块,触之有囊性感,并可见大量陈旧性凝血块,在用吸引器吸除凝血块时突然血如泉涌,呈搏动性出血,即用纱布压迫止血.
作者:王建设;孙孝红;王永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和Deiters细胞(DC)同时分离的方法.方法:选健康杂色豚鼠,解剖出耳蜗基底膜,采用酶消化后机械分离.结果:可以同时获得一定数量、活性良好、长短不一的OHC和DC.结论:熟悉耳蜗的解剖特性、保持Corti器的完整及掌握机械吹打的力度是同时获取活性良好的OHC和DC的关键.
作者:常青;龚树生;唐明;Hescheler J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耳蜗局灶性微循环障碍对耳蜗血流、听功能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法,经豚鼠颈外静脉注射2%四碘四氯荧光素二钠(RB)后,用(540±40)nm的绿色光照射耳蜗第2转外侧壁(范围约1.2 mm×1.0 mm),诱导该部位血管纹微血栓形成.结果:诱导后观察5 h,被照射部位的耳蜗血流随时间逐渐下降,动作电位阈移值逐渐提高,二者的变化呈负相关.耳蜗铺片显示,被照射部位诱导后30 min耳蜗外侧壁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毛细血管轮廓不清、血流中断;诱导后90~300 min,大片的毛细血管萎缩、闭塞、数目减少;诱导3 h后,光照区内部分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坏死缺失,外毛细胞病变较内毛细胞为重,毛细胞坏死区的长度为(1 152.50±363.26) μm(n=4).非光照区CBF及形态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光化学法可诱导耳蜗外侧壁局限性微血管损伤,造成豚鼠听力下降,为耳蜗不同部位微循环障碍导致不同类型听力损伤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耳蜗血栓性疾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动物模型.
作者:钟贞;李学佩;吴红涛;吴长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谷胱甘肽作为一种生理性抗氧化剂,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谷胱甘肽的活性键--硫氢基具有重要的细胞生化作用,可与众多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它代谢产物结合而起解毒作用.近年来发现耳蜗内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在噪声引起的内耳损害中起保护作用[1].我们于临床上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泰特)对慢性中耳炎手术后并发耳鸣患者有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华杰;谢明;赵纪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耳硬化症的重要治疗方法是人工镫骨手术,但大窗式的人工镫骨手术存在损伤大、并发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率较高、皮质骨小柱或镫骨连接易脱位、手术失败率较高等缺点,故目前已被小窗活塞型人工镫骨手术所取代.后者手术简便,治疗效果肯定;但要求具备精确的镫骨高度测量器和活塞型人工镫骨,否则,该手术的开展将受到限制.笔者近年来自行制备了镫骨高度测量器,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南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治疗咽喉部肿瘤多主张外科治疗或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肿瘤切除后遗留局部巨大缺损,常牵涉口咽、喉咽、口腔和喉部缺损重建.如何迅速恢复术后的喉功能是保证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1991年以来,我科对18例咽喉部肿瘤切除后,利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ataneous flap,PM)1期修复术后缺损,配合放疗和化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惠;易自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横纹肌肉瘤系来自横纹肌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各部位,甚至可发生在无横纹肌的部位,病变位于鼻咽部者少见.我院1995年5月~2001年4月共收治鼻咽部横纹肌肉瘤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陶仲强;张政;邓卓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以眩晕为主诉的病症很多,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及时正确的诊断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现将我科收治的7例小脑源性眩晕的资料报告如下,并与梅尼埃病作一比较.
作者:曹光明;沙亚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外耳道炎症的诊断并不太困难.在常规的门诊检查中除了局部的检查所见之外,耳屏前压痛与耳廓牵拉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急性外耳道炎患者有耳垂后沟压痛现象.故自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89例在门诊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的患者进行了耳垂后沟压痛试验,发现该试验对急性外耳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哲洙;金兰姬;金玉莲;白尚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咽囊炎常以鼻后溢液及枕部头痛为主要症状,其位置隐蔽,易漏诊.笔者自1999年以来在纤维喉镜检查下诊治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萍;张晓惠;徐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利多卡因胶浆是新型表面麻醉剂,常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我科从1999年起将其用作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规表面麻醉剂,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鲍晓林;鲍丽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呼吸道异物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且以花生米、葵花子、西瓜子等碎小植物性异物多见.以往理论认为支气管异物好发右侧,甚至右侧多于左侧1~2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异物好发部位提出左侧多于右侧的新见解[1],但是例数较少缺乏说服力[2].本文对1998年1月~2001年2月我科经支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证实有异物的8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小儿支气管的好发侧别作一探讨.
作者:刘广平;郭智勇;曹波;张粤;李乃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28岁.2000年9月遭车祸致颈中部受横木挤压,出现咯血及呼吸困难.即至当地医院就诊并行气管切开术,但术后1个月仍不能拔管.检查见颈段有1.5 cm长的气管缺损,即行气管端端吻合术,术中损伤食管前壁0.2 cm×0.3 cm,即予以缝合.术后仍长期不能拔管,并有进食呛咳.检查见气管断端间距加大,并有食管气管瘘.
作者:薛希均;全永安;任黎;吴红;王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9~2001年我科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会厌囊肿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正;孙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观察119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其中26例(21.85%)发生了药物性鼻炎,现对其发病原因及后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伊宁;黄光武;谢成熹;温文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喉癌,尤其是声门上型喉癌,经常转移至颈淋巴结,而颈淋巴结转移是显著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本文比较了临床触诊、B超及CT检查对喉癌颈淋巴结诊断的差异,为临床术前正确评估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
作者:李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