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60例超声诊断与辨证关系分析

潘洪涛;崔军;吕超;胡建博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辨证分型
摘要:笔者自1998年应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发现随着炎症的加重其诊断符合率愈高,声像图显示率越高,对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中医症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温法运用规律浅释

    温法是<伤寒论>治疗重法,它主要适用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或元阳衰微,阴寒内生诸种病情.温法的运用散见于六经、霍乱、差后劳复诸病之中,证型复杂.笔者拟从其规律探讨如下.

    作者:曹远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述略

    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等方面,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单味中药、有效单体及复方的作用机理、剂型变化与给药途径进行研究,阐明了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张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现状及思路简释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红骨髓被脂肪代替,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

    作者:胡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炎合剂对MN大鼠尿蛋白和肾脏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肾炎合剂对膜性肾病(MN)大鼠尿蛋白,肾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和超微病理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Ⅰ组和中Ⅱ组,均n=10.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作大鼠MN模型,于22d和36d收集尿液,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结果:模型组大鼠大量蛋白尿和病理改变符合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其中Ⅰ、Ⅱ组均能降低大鼠尿蛋白,且中Ⅱ组作用更为明显.肾脏组织学检查:光镜示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肾小球体积稍增大;免疫荧光除正常组外,各组均见lgG荧光抗体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细颗粒状沉积;电镜示中Ⅰ、Ⅱ可见GBM增厚减轻,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减少,足突融合改善,且中Ⅱ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大鼠MN模型制作成功,肾炎合剂能降低MN大鼠尿蛋白,能改善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其防治大鼠早期MN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万晨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与蓝斑核的递质受体关系的研究

    采用霍尔效应原理慢性记录胃运动、胃电的方法.用核团微量注射法探讨蓝斑核内肾上腺素能神红递质和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一,蓝斑核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具有加强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其二,蓝斑核内注入哌唑嗪(PA),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部分减弱.其三,蓝斑核内注入育亨宾(YOH),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无明显改变.提示,蓝斑核内的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参与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并且是通过a1受体发挥作用,与a2受体关系不大.其他递质也参与这种抑制作用.

    作者:王晶;刘志敏;金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集粹

    胃粘膜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目前认为其发生主要与机体胃粘膜防御功能削弱和损伤因素作用相对增强,即正常攻防机制失衡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其发生机制,针灸在该领域的防治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就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推并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87例分析

    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等体针配合小儿推拿按摩治疗脑瘫,将87例小儿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按照评分结果随机分成3组,各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病程无明显差异,分别予以针刺华佗夹脊穴等体针配合小儿推拿按摩治疗.结果证明针刺配合小儿推拿按摩疗法优于单纯针刺、单纯小儿推拿按摩治疗.针刺配合小儿推拿按摩疗法减少患儿针刺次数的同时缩短了病程.

    作者:王雪平;马强;刘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减补阳还五汤和额尔敦-乌日勒对大白兔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和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嘎日迪-13)对大白兔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盐水模型、阿斯匹林肠溶片、补阳还五汤做对照.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蒙药均对大白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对血液流变性亦有一定的改变作用,初步为中蒙医药治疗脑缺血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麻春杰;韩雪梅;图门巴雅尔;王滨;丁连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灸火罐并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

    笔者在阿尔及尔康复医院工作期间,运用针灸、火罐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惠平;曾振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

    目的:观察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服用中风星萎通腑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治愈显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69.1%,治愈显效率3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王新志;李燕梅;刘向哲;黄新生;赵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理脾阴正方提高Alzheimer痴呆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理脾阴正方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对老龄小白鼠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皮下注射东莨菪碱等因素塑造脾虚Alzheimer痴呆模型,并用温补脾阳方药与理脾阴正方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东莨菪碱能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补益脾胃方药能明显提高上述三种酶的活性.结论:理脾阴正方能显著提高东莨菪碱Alzheimer痴呆模型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损伤.

    作者:王彩霞;李德新;夏永良;姜哲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肝冲剂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软肝冲剂是根据王文彦教授行医60余年治疗肝硬化经验总结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健脾、活血消癥的功效,主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所致之鼓胀(肝硬化).为进一步观察该药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笔者于1996年申报辽宁省科委自然基金课题,到2000年7月完成实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汤日鹏;卢秉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证治的中医药研究摄要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在认真研究中医古代医籍的同时,又融汇贯通现代医学理论及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及疗法,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防治开拓了新的领域,现综述如下.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从病论治的模式与发展探析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从病论治的模式与发展作了探析.即:论理、论法、论方药、论发展.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医学从病论治理论应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作者:郑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减地黄饮子对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脑内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采用D-半乳糖拟衰老和在大鼠脑内海马区注射喹啉酸造成海马损伤两者相结合的办法,较好的模拟了AD(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理过程,并采用古方地黄饮子,结合老年性痴呆的病机进行加减变化,用于造模痴呆大鼠灌胃治疗.结果表明:模型组行为学改变较其它各组有明显差异,有成簇凋亡细胞出现,为模型成功提供了佐证,细胞凋亡参与了AD的病理过程,加减地黄饮子可能会影响到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谢宁;朱向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辨证分型治疗无脉症45例

    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8例,女37例,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年,住院或服药时间平均8个月;本组中上肢无脉型29例,下肢无脉型6例,混合型10例;患有肺结核8例,胸膜炎9例,腹膜炎6例;对照组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11月~4.5年,平均病程2.2年;本组中上肢无脉型6例,下肢无脉型2例,混合型3例,患结核病2例,不明高烧2例.

    作者:吕贵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分型与尿FDP关系的研究

    观察272例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儿尿FDP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发现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且热毒型与脾虚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尿FDP值不仅可以反映不同肾脏病变的损害程度,而且可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尤其对虚实辨证内在联系的探索更有价值.

    作者:傅缨;张光荣;徐友妹;皮持衡;陈人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活血益气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梗后心衰,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活血组、益气组、西药组,治疗一个月后采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SV、CO、CI、LVET等参数.结果:各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在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效果(P<0.05~0.01);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各治疗组之间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药长期应用于心衰(1个月)可取得与益气组同样的改善心衰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指出,研究证实其机制可能与其扩张冠肺、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作者: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李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汪波;郭智涛;石灵春;张维彬;肖楚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清肺止咳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以全国名老中医何炎燊经验方清肺止咳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3例,并与川贝枇杷露对照组22例比较,观察该药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清肺止咳糖浆在临床疗效和对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调节作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对急性支气管炎存在的红细胞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其机理与对红细胞C3b受体的调节有关.

    作者:邓达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