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肝冲剂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汤日鹏;卢秉久

关键词:软肝冲剂, 肝硬化, 实验研究
摘要:软肝冲剂是根据王文彦教授行医60余年治疗肝硬化经验总结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健脾、活血消癥的功效,主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所致之鼓胀(肝硬化).为进一步观察该药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笔者于1996年申报辽宁省科委自然基金课题,到2000年7月完成实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方中大黄非攻下燥屎作用探要

    通常认为大黄的功用是攻下燥屎,主治病证是大便硬或大便不通.而仲景组方用大黄在多数情况下,对其功用并非尽在主攻下燥屎,而有泻瘀、止痉、止血、消痞等功效.笔者试将仲景所论探讨于次,以期临床活用大黄有的放矢.

    作者:王付;李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细胞p16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探明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细胞p16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细胞中p16蛋白含量,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树舌多糖GF组、猪苓多糖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p16表达增加均非常显著(P<0.01),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因此可初步认为使抑癌基因p16表达增强,是树舌多糖GF抗瘤作用机制之一.树舌多糖GF作用后小鼠HepA瘤细胞中p16、Rb基因表达增强,共同作用可启动细胞周期的负反馈调节,细胞周期的负调节增强,从而阻止无限制从G1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殖失控,起到抗肿瘤作用.

    作者:于英君;潘洪明;张庆梅;齐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同及辨证分型治疗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高于正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是防治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佟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穴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

    笔者自1998年1月~2001年3月运用四穴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相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孕症集要

    从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中医结合治疗、心理疗法等,论述了中医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孕症.指出,调经是治疗肝郁气滞型不孕症的关键.除药物治疗外,尚须舒畅情怀,调养心身,切忌忧闷焦虑,宜节制房事,适时种子.认为应加强内分泌免疫、病理、药理、毒理的研究,拟定统一诊断、疗效标准.

    作者:曾锦蕙;张玉珍;罗颂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述略

    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等方面,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单味中药、有效单体及复方的作用机理、剂型变化与给药途径进行研究,阐明了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张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卫气的来源与分布探析

    卫气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具有抗御外邪、护卫机体之功能的一种精微物质.卫气属阳,故还有温煦机体的作用.

    作者:章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证治的中医药研究摄要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在认真研究中医古代医籍的同时,又融汇贯通现代医学理论及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及疗法,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防治开拓了新的领域,现综述如下.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炎合剂对MN大鼠尿蛋白和肾脏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肾炎合剂对膜性肾病(MN)大鼠尿蛋白,肾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和超微病理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Ⅰ组和中Ⅱ组,均n=10.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作大鼠MN模型,于22d和36d收集尿液,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结果:模型组大鼠大量蛋白尿和病理改变符合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其中Ⅰ、Ⅱ组均能降低大鼠尿蛋白,且中Ⅱ组作用更为明显.肾脏组织学检查:光镜示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肾小球体积稍增大;免疫荧光除正常组外,各组均见lgG荧光抗体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细颗粒状沉积;电镜示中Ⅰ、Ⅱ可见GBM增厚减轻,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减少,足突融合改善,且中Ⅱ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大鼠MN模型制作成功,肾炎合剂能降低MN大鼠尿蛋白,能改善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其防治大鼠早期MN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万晨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100例

    笔者近年来用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在平喘、防止复发等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钧;毕伟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病机理及实验研究纂要

    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研究:即发病机理、RP的实验研究、中医治疗的研究、RP的治疗前景及实验研究等.指出RP未来发展的重点是继续中医药的开发,并引进现代医学方法和成果,运用先进手段为中医药治疗RP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认为现代医学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中应用成功,标志着治疗RP的时代即将到来.RP发病机理的破译,终造福人类.

    作者:谢正秀;丁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学医学模式的特点与体现诠释

    1医学模式的概念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对一些基本问题逐渐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些看法反过来影响着医学研究者的认知,左右着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主导着整个医学界的医疗实践活动.

    作者:王晶;张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60例超声诊断与辨证关系分析

    笔者自1998年应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发现随着炎症的加重其诊断符合率愈高,声像图显示率越高,对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中医症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洪涛;崔军;吕超;胡建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灸火罐并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

    笔者在阿尔及尔康复医院工作期间,运用针灸、火罐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惠平;曾振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紫葳科木蝴蝶药理作用与临证应用考议

    综述了木蝴蝶的单、复方的临床应用,广西有丰富的木蝴蝶资源,有大力开发利用的前景.木蝴蝶具有很好的利咽、止咳功效,单、复方都可应用,多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各种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的治疗,还可与西药合用治疗药物诱发的咳嗽及口腔溃疡和过敏的辅助治疗.木蝴蝶还可和多种中药配伍组方,或为主药或为佐使,用于消化道疾病及一些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以及口腔溃疡和抗过敏的治疗.

    作者:姚致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肝冲剂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软肝冲剂是根据王文彦教授行医60余年治疗肝硬化经验总结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健脾、活血消癥的功效,主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所致之鼓胀(肝硬化).为进一步观察该药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笔者于1996年申报辽宁省科委自然基金课题,到2000年7月完成实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汤日鹏;卢秉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春林教授妙用中药治疗蛋白尿血尿经验摭拾

    黄春林,男,广东省惠阳市人,1937年2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州中医学药大学第二临床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作者:施卿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作者:王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理脾阴正方提高Alzheimer痴呆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理脾阴正方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对老龄小白鼠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皮下注射东莨菪碱等因素塑造脾虚Alzheimer痴呆模型,并用温补脾阳方药与理脾阴正方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东莨菪碱能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补益脾胃方药能明显提高上述三种酶的活性.结论:理脾阴正方能显著提高东莨菪碱Alzheimer痴呆模型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损伤.

    作者:王彩霞;李德新;夏永良;姜哲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汪波;郭智涛;石灵春;张维彬;肖楚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