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明;徐开伦;罗通勇
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取决于设备的配置、术者的熟练程度及术后定期随访中的正确处理等,后者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本文总结我科1998年1月~2000年12月335例患者术后处理中发现的问题,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作者:张柱;蔡瑜;张乃尊;傅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鼻腔术后填塞与否及填塞物的选择,临床上存在很大差别,不同的填塞方法和填塞物的应用与术后疗效有着重要的关系.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藻酸钙填塞术后鼻腔并与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孙方清;郭柳;嵇学智;袁霞;朱启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鼓膜修补术是临床治疗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改进听力有效的方法.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和移植组织的改进,成功率不断提高.但若遇外耳道狭小,残余鼓膜极少,需进一步探查鼓室病变时,如经耳内进路往往暴露不佳而致手术效果不理想[1].本文对1991年12月~2000年12月资料完整并经2年以上随访的109例患者(128耳)行耳后上进路鼓环下内植法鼓膜修补术.报告如下.
作者:滕清晓;王梅英;张松;姚长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喉癌作为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多学者已经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之间密切关系,通过改变或修饰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方式治疗肿瘤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近年来喉癌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殷;杨成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家兔实验性上颌窦炎自然窦口和窦腔黏膜的不同处理对纤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已制成实验性上颌窦炎的4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术中黏膜处理不同以侧别分为3组:不处理黏膜组、部分切除黏膜组和全部切除黏膜组;按术中窦口处理不同分2组:窦口开放组和窦口扩大组.用活性碳粉末检测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速度(MCT),将测得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处理黏膜组、部分切除黏膜组和完全切除黏膜组MCT检测结果分别为4.496±1.021、3.892±0.925和0.809±0.147,3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窦口扩大组(4.086±1.042)与窦口开放组(3.995±1.01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活性碳检测上颌窦黏膜MCT是一种有效判断纤毛运动功能的方法;被切除的上颌窦黏膜术后虽会再生,但再生的黏膜纤毛运动功能较正常低下.窦口扩大术与窦口开放术对术后纤毛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锋;周水淼;李兆基;张速勤;许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声音嘶哑有增多趋势,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亦明显增多,我们对部分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采用喉软性内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喉内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的治疗方法很多,用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也有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的方法.但有人认为吸入纯氧会引起微血管一定程度的收缩,可能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而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CO2),具有扩张微血管及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1].笔者在治疗SD患者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吸入卡波金(为95%的氧气和5%的CO2混合气体,Carbogen)治疗,以探讨卡波金在治疗SD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康;王玉林;尹风兰;曲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采用梯形硅胶修复鼻中隔穿孔16例,术后随访9个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焦传家;侯永明;姜元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科从1980年起对12例鼻翼部分缺损和10例鼻外病变切除缺损用游离皮瓣移植整复,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存云;朱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血管生成受肿瘤周围微环境中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在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中发现,NO及其限速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冬梅;李玲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慢性鼻炎是一种多发病,临床上以鼻塞为主要症状,以往多采用硬化剂注射、冷冻、微波、激光等方法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我科引进美国安泰公司双极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ENTec CoblatorTM Plasma Surgery System),于2001年7月1日~2002年6月31日治疗慢性鼻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薛海涛;刘志明;王奎吉;董凯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自1999年以来我们对28例(3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巨波;李献华;冯志坚;李乐章;鲁翔;洪奕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其特征为鼻腔黏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病情较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2001年3月~2002年3月用自体肋软骨植入鼻腔黏骨膜下治疗萎缩性鼻炎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少容;石铁钢;李霞蓉;徐红;熊科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内镜鼻窦手术是鼻科学领域相对较新的手术方式,为慢性鼻窦炎等鼻窦疾病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鼻内镜技术进一步延伸还可以治疗传统观念上不属于耳鼻咽喉科领域的疾病,如鼻内镜下经鼻腔脑膜脑膨出切除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等.但随此项工作的开展而出现的医源性并发症(iatrogenic complication)也不容忽视.笔者结合开展此项工作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与同道们商榷.
作者:赵长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左侧鼻塞、间断出血3个月,颈部包块1周,伴头昏、左侧嗅觉减退于2002年12月8日入院.当地CT示鼻腔新生物.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左颌下及锁骨上各有一约3 cm×2 cm×2 cm、4 cm×3 cm×2 cm大小的包块,表面不光滑,质硬,固定.
作者:邓世明;徐开伦;罗通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小儿慢性鼻窦炎是小儿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鼻窦开放根治术及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引流术不失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但儿童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大,故小儿慢性鼻窦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科采用单纯服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8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芬;徐忠强;王智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中光和热对鼻黏膜的损伤.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正常和光照不同时间后的兔鼻中隔黏膜及其改变.结果:发现光照后纤毛分布不均,有粘连及脱落;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出现上皮细胞间距增大,纤毛分布稀疏、粗细不等,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消失,基质空泡化,上皮细胞核曲边,染色质呈块状分布、边集,细胞核接近细胞表面,且可见杯状细胞脱落.结论:鼻内镜术中光和热对鼻黏膜及黏液纤毛有损伤作用,鼻内镜手术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连续照射时间.
作者:郑军;孙宇新;董震;杨占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茎突综合征是由于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触及邻近的主要血管及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头颈痛等症候群.该综合征表现复杂,常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1年以来CT三维重建6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周成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科1994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电热烧灼治疗鼻腔硬性乳头状瘤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马国旗;蒋志毅;温晓伟;郁波;王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8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收治由麻黄素类滴鼻剂滴鼻引起的药物性鼻炎患者30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起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