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散剂对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止血止痛作用观察

陈贤明;甄泽年;赵敏;陈辉;李建忠

关键词:扁桃体摘除术, 蒙脱石散剂, 手术后疼痛
摘要:扁桃体摘除术后,由于手术创面暴露,受口腔内各种因素刺激,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疼痛.蒙脱石散剂(商品名: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具有止痛、止血、促进粘膜创面愈合等作用,并且应用方便[1].新近,我们在扁桃体摘除术后,将蒙脱石散剂溶解液给患者含漱,观察其对手术创面的止血、止痛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Nd:YAG激光治疗咽囊炎9例报告

    咽囊炎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自1988年以来我们共收治9例本病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经用Nd:YAG激光治疗均一次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思安;陈兆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声门区异物12例

    1992~2000年,我科诊治12例老年人声门区异物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林益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YAG激光治疗会厌囊肿

    1995~2000年,我科应用YAG激光治疗会厌囊肿5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居上;曲延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要重视综述文章的写作

    1 形势喜人笔者近在因特网上检索时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耳鼻咽喉科专业杂志已有两种被Medline收录.同时,截止到2001年9月4日,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站为统计依据,其中<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自1988~1998年(含1998年)共被收录814篇;<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自1997~1998年(至1998年10月)共被收录216篇.众所周知Medline收录的我国医学期刊数量还不算多,耳鼻咽喉科界能有两种期刊入围,确实是本专业学科的大喜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耳鼻咽喉科的发展水平,也表明其正与国际接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这是我国广大耳鼻咽喉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两刊的审稿专家和编辑人员,严格选材,精心加工,从学术质量和外在形式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功不可没.

    作者:张松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纤维喉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声带息肉

    1996年4月~2001年4月,我科对100例声带息肉患者在纤维喉镜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福;张淑兰;刘亚光;孙艳;杨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间接喉镜或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声带良性疾病

    自1998年以来我们在间接喉镜或内窥镜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声带良性疾病患者36例,据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彭郑坚;周宾;盛丽莉;滕燕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雏鸡基底乳头Fas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研究耳毒性药物致雏鸡内耳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与Fas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卡那霉素100 mg/(kg*d)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雏鸡内耳损伤模型.在雏鸡内耳损伤后1、3、7、14、21 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TUNEL法,分别对基底乳头Fa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分布进行观察.结果:TUNE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雏鸡基底乳头腔面毛细胞层,较高水平标记发生在停药后第7天,停药后第14天, 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Fas蛋白表达从停药后第1天开始增高,停药后第3天表达水平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Fas蛋白在雏鸡基底乳头损伤后的高水平表达与毛细胞凋亡紧密相关,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中的毛细胞凋亡调控.

    作者:雷雳;汪吉宝;黄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咽部脊索瘤6例报告

    脊索瘤为起源于脊索胚胎残留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生长缓慢,术后容易复发,少数可发生转移[1].该病临床上较少见,原发于咽部的脊索瘤更为少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5年1月~2001年3月收治的6例咽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古庆家;秦学玲;梁传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会厌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会厌结核临床较少见,常易引起误诊.1995~2000年我科共收治8例会厌结核,均经病理证实.入院前6例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卫东;葛宇倩;李继红;王德齐;杨代茂;黄焘;盛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茎突过长116例临床观察

    茎突过长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1983~1999年我们对经X线摄片诊断为茎突过长的116例患者施以部分茎突截短术,经观察效果满意.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正良;刘阳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蒙脱石散剂对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止血止痛作用观察

    扁桃体摘除术后,由于手术创面暴露,受口腔内各种因素刺激,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疼痛.蒙脱石散剂(商品名: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具有止痛、止血、促进粘膜创面愈合等作用,并且应用方便[1].新近,我们在扁桃体摘除术后,将蒙脱石散剂溶解液给患者含漱,观察其对手术创面的止血、止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贤明;甄泽年;赵敏;陈辉;李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患者支气管肺灌洗的治疗体会(附120例报告)

    气管切开1周以上,尤其长期戴管者,易发生下呼吸道分泌物储积,并发肺部感染.1995年以来,我科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对此类患者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12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屈霖;任雨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炎性迷路开放与迷路瘘管填塞术

    1 概述炎性迷路开放即迷路瘘管(LF)是指迷路骨壁破损,骨内膜直接与胆脂瘤病变接触,或骨内膜破损,内外淋巴液溢至中耳乳突腔[1].内外淋巴系统受损可致感音神经性聋,LF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率为26%~51%[1].新近报道胆脂瘤中耳炎并发LF发生率为4%~12%[2].临床上对LF的处理存在分歧,Vartianen(1992)认为瘘管表面的胆脂瘤基质(matrix)不应剥除,以免并发迷路炎造成全聋;有人主张分期手术处理,Ⅰ期清除乳突病灶,保留瘘管表面的胆脂瘤基质,Ⅱ期处理瘘管[3].鉴于胆脂瘤基质可产生胶原酶,破坏骨质,导致感音神经性聋,故一些学者在清除胆脂瘤的同时,封闭和修复开放的迷路骨壁[2,4].卢永德等对2例LF患者行外半规管填塞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5],此后4年间相继开展LF填塞术23例,除2例术前已深度聋外均获听力保存或改善的满意疗效.

    作者:伍伟景;卢永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下颌裂开切除晚期口咽癌4例报告

    我科自1996年1月始对4例晚期口咽癌患者采用下颌裂开途径肿瘤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建京;王侠;李吉洲;王培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外蝶形切口在鼻部手术中的应用

    自20世纪30年代Rethi第一次描述了经鼻小柱切口到达鼻尖的进路以来,术式几经改进,在鼻部手术中较好地解决了鼻内进路手术时视野的暴露、操作及矫正鼻部畸形所遇到的困难.1990年1月~1999年12月我科在鼻部手术患者中,26例选用了鼻外蝶形切口进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战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枢掩蔽与对侧抑制同一性的研究进展

    中枢掩蔽是指在非测试耳引入的强度不足以引起过度掩蔽的掩蔽声,但测试耳出现阈移[1] .1924年Wegel 等发现非测试耳的强度低于经颅传导强度的掩蔽声不仅引起非测试耳听阈提高,而且引起测试耳听阈提高,将两种现象分别称为外周掩蔽及中枢掩蔽.之后Liden(1959)、Studebaker(1962)、Zwisloki(1972)分别对这一现象进行证实.

    作者:曾祥丽;龚树生;钟乃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