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证经验撷菁

高月求;孙学华;王雁翔

关键词:王灵台, 慢性肝病, 临证经验
摘要:王灵台教授对慢性肝病采用有证辨证、无证辨病,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已公布的辨证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5个证型,单一证型极少,常一法为主,多法联用,治肝不忘和胃益肾,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病药互参,精心组方,审时度势,中西结合.认为,肝功能正常,免疫功能尚可,以祛邪为主,若病毒复制不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扶正祛邪共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宏观与微观辨证辨病相结合诊治功血例析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就是取中西医诊治功血之长,因人、因期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不但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宏观辨证,忽视微观辨病所造成的盲目性诊疗,也纠正了中西医各自治疗功血的弊端,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作者:张慧娟;张信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脑复步汤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59例,治疗组采用通脑复步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尼麦角林片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头部CT层面图中低密度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头部CT层面图中低密度灶明显缩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沉不同程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或0.01).结论:通脑复步汤基于痰瘀阻络立方,化痰活血通络法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德生;肖志杰;吴艳玲;谭光波;胡国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74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是腰腿痛病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青少年体力劳动者中发病率较高,多系慢性劳损所致,症状严重者,针灸,按摩,理疗方法很难取效,需手术治疗切除腰三横突尖端1~2cm,方可彻底治愈,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小针刀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曹岱;于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中风病影响因素的研究集粹

    对近10年文献中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概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在临床上存在多种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腧穴、刺激量等几方面.文章将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对这些影响因素扬长避短,指导临床制订出佳的针刺治疗方案,大限度的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效果,同时为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陶静;吴炳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

    通过集中介绍血管外阻断法、血管内阻断法、去大脑皮层法、VD自发模型、光化学反应法等数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展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者提供参考.指出其他可行方法,如光代学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都适用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是一种可行方法.认为如能制作出肾虚血瘀、气滞痰阻等不同证型的动物模型将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

    作者:蔡晶;杜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脾气虚与脾阳虚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异同,揭示脾气虚和脾阳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大鼠脾组织细胞膜PKC活性明显降低(P<0.01),脾气虚证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无明显变化,脾阳虚证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且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变化两模型组之间存在差异(P<0.01),脾组织细胞膜PKC活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除脾气虚证肝组织细胞膜PKC活性无明显变化外,脾气虚证肝组织细胞浆PKC活性与脾阳虚证大鼠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组之间药存在明显差异.健脾益气和温运脾阳中药对脾组织细胞膜无明显作用,对脾组织细胞浆、肝组织两个模型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其中,温运脾阳药对肝、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的影响尤为明显,可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肝、脾组织细胞PKC活性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同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以及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变化密切相关;健脾益气和温运脾阳中药能够调节脾气虚与脾阳虚的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肝、脾组织的功能相关;健脾益气和温运脾阳中药能够调节脾气虚与脾阳虚大鼠肝、脾组织PKC活性,其中温运脾阳中药的作用靶点在肝、脾组织细胞浆.

    作者:易杰;李德新;易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现代科技手段,也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有力支持,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又贯穿于基础性研究的全过程,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中药材资源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中有许多工作要做,也有诸多难题和问题,笔者根据实践体会,谈一些看法.

    作者:黄兆胜;孙维广;廖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试论中医药学的基本学术特征

    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医药学基本学术特征,即:整体观、个体化、东方思维、审机定治、自然疗法.指出,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保健效果等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保持特色以发扬优势,是中国药学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

    作者:成肇智;刘雁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煦少火注射液对AMI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煦少火注射液(以下简称XSH)对AMI犬的作用机理.方法: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心肌梗塞模型,观察XSH对AMI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氧的利用率的影响.结果:XSH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LVEDP,降低MVO2I;且作用效应以XSH大剂量组为明显.结论:XSH可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脏负担.提示:XSH是抢救AMI的有效制剂.

    作者:武密山;赵素芝;林富山;李宗谕;黄世玉;孟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丹皮酚等对AGEs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检验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是否能抑制AGEs(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GEs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丹皮酚等对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200、400、800μg/mlAGEs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15.36%、20.94%、50.15%,另外,丹皮酚(0.01、0.0001、0.00001mM)、甘草素(0.1、0.01、0.0001mM)、葛根素(0.1、0.001、0.0001mM)、当归油(0.1、0.001mg/ml)、柚皮素(0.1mM)可不同程度的拮抗AGEs的抑制作用.结论: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对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指出:实验中药物有效拮抗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表明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及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有关.

    作者:韩冰;王坚;朱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证与实验研究简析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脏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潘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主气化的概念及其临证应用

    从四方面,即:肾主气化的概念,肾主气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肾主气化的临床应用,对肾主气化作了论述.指出肾主气化是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肾主气化体现了生命的根本动力,是脏腑气化的核心.认为肾脏病的治疗主要应恢复肾主气化的功能,但应针对肾的气化不及及气化不利,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作者:皮持衡;王茂泓;贺支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疑难杂证三则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玉田人.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其代表作<医林改错>对气血理论和瘀血证治具有独特的见解,书中记述和总结了50种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常用33种方剂.

    作者:柴雅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古代医家治痫疗法渊源考

    在中医古籍中,痫病又称痫、痫证、癫痫、癫疾,或根据发作时的叫声分别称为羊痫风(或羊痫)、猪痫、马痫、牛痫、鸡痫等.

    作者:霍莉莉;胡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真气意念调息对人体生化-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对56例阴虚、阳虚患者的生化-内分泌指标进行了分析.方法:5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取坐位,用耳留意呼吸,意念自然相随,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调息凝神,摒弃杂念,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每天练功两次,每次1小时.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亦取坐位,每次1小时,每天两次,限制其体位,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阴虚组与阳虚组患者中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羟色胺)、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T(睾酮)、T3、T4(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偏移,表明按中医辨证分型的许多不同的现代医学疾病具有一些生化-内分泌指标的规律性分布.经过按特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的意念调息后,虚证患者偏移的生化-内分泌指标向其平衡点移位,通过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提示意念调息功法通过特定信息的介导影响皮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的活动从而调节或抑制人体的神经生化-内分泌激素的活动,再进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促进其病理生理指标的复原,这可能是真气意念调息治疗虚证患者的重要机理之一.指出,对意会调息功效的作用机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家骏;刘健鸿;刘小勤;明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集要

    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抗癌和致癌作用、平喘作用及毒性等对石菖蒲的药理作用作了综述.指出,应加强对其水溶性部分有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孙桂波;张小虎;李锐;周莉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组方用药规律浅识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类似于西医的干燥综合征.

    作者:姜迎萍;刘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正常骨组织的代谢,包括由成骨细胞调节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调节的骨吸收(即骨形成—吸收偶联(Coupling)及其之间的平衡(骨重建平衡,Bone Rernodeling Balance)。

    作者:杜松;郑洪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肝一号方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75例

    笔者运用慢肝一号方,随症加减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7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田德禄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拾粹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c gastitis,CAG)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胃炎,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为主要病理改变。若伴广泛肠上皮化生、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则有很高的癌变率。CAG以胃脘痞闷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的“胃痞”范畴,现将导师在CAG方面的诊治经验简述于下:

    作者:张彦丽;田德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