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黄兆胜;孙维广;廖慧丽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 基础研究, 中药质量控制, 优势与特色
摘要: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现代科技手段,也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有力支持,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又贯穿于基础性研究的全过程,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中药材资源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中有许多工作要做,也有诸多难题和问题,笔者根据实践体会,谈一些看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杜雨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思路与经验

    总结杜雨茂教授运用中医对IgA肾病的诊断、立法及其用药的思路与经验,予以扼要阐述,以兹交流.通过临床治疗有关病例的总结分析及杜教授本人口授阐述,进行文字性的整理和条理化的叙述.对IgA肾病五种类型的诊治有良好疗效,对其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亦有明显疗效.

    作者:杜治锋;杜治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和法在疑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

    和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有调和脏腑气血、营卫阴阳及解除表里寒热,扶正祛邪的作用.和法可分为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表里、调和寒热等.疑难病病变复杂,多因共存,邪实正虚,故使用和法进行治疗,往往恰中病者,收效理想.

    作者:周永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补肾祛邪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祛邪法治疗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分别肌注喘可治针剂.发作期治疗2周为1个疗程,缓解期90天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的证候和肺功能检查等进行比较.结果:喘可治针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显效率45%,有效率95%;缓解期显效率70%、有效率95%.肺功能(FEV1、FVC)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喘可治针剂通过补肾祛邪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

    作者:刘小虹;廖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风湿壮骨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考察风湿壮骨胶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证实该药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方法:有用小白鼠炭粒廓清实验,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作用实验,对小白鼠溶血素影响及对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风湿壮骨胶囊能有效降低小白鼠免疫功能.

    作者:刘艳菊;邴飞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田德禄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拾粹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c gastitis,CAG)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胃炎,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为主要病理改变。若伴广泛肠上皮化生、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则有很高的癌变率。CAG以胃脘痞闷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的“胃痞”范畴,现将导师在CAG方面的诊治经验简述于下:

    作者:张彦丽;田德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临证与实验研究简析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脏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潘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宏观与微观辨证辨病相结合诊治功血例析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就是取中西医诊治功血之长,因人、因期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不但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宏观辨证,忽视微观辨病所造成的盲目性诊疗,也纠正了中西医各自治疗功血的弊端,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作者:张慧娟;张信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分析在中草药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ded spacer,ITS)PCR扩增及碱基测序分析对中草药进行鉴定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碱基测序法对所提取的植物性中药材DNA中的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以获得不同植物性中药材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扩增产物电泳图谱和碱基序列,以此作为中药材的分子鉴定标记.结果:不同中草药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电泳条带,碱基序列组成,长度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植物性中药材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水平鉴定中草药的靶基因之一.

    作者:姬可平;李啸红;李应东;刘丽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苏励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特色简释

    苏励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审证细微,组方严谨用药灵巧,效验颇丰.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即:疗痹止痛思路;审病势,分期权衡止痛药;妙用引经,用药部位分明;治痛习用对药,常用乌头配麻黄、青风藤配威灵仙、露蜂房配细辛、僵蚕配乌梢蛇、女贞子配白芍、羌活配独活.

    作者:曲环汝;张立艳;苏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手术并用治疗甲状腺髓样癌57例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方法.方法:对57例甲状腺内原发灶大小,选择不同术式治疗,术后配合中药理气疏肝,化痰散结.结果;因甲状腺肿块大小而异.颈内静脉链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cm占57%;3~5cm占89.2%;大于5cm者可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涉及对侧颈部.结论:原发灶小于5cm,临床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者,选择区域性清扫术,不仅创伤小,而且能彻底清除微形或前哨淋巴组织的早期癌转移.

    作者:李天心;秦建武;白鹤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脾胃与肝胆辨治的统一性探析

    脾胃与肝胆作为中医的两大系统,二者在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上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主要表现在:部位上同居中焦;功能上共主气机升降;病理上处于健则同健,损则俱损的互相影响,因而在立法处方及用药上有相同之处.故认为脾胃与肝胆在临床辨治中有一定的统一性.

    作者:李胜伦;郭教礼;刘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时期里,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疗效可靠.中医学有着明显的东方特色,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继承发扬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还应积极汲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主气化的概念及其临证应用

    从四方面,即:肾主气化的概念,肾主气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肾主气化的临床应用,对肾主气化作了论述.指出肾主气化是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肾主气化体现了生命的根本动力,是脏腑气化的核心.认为肾脏病的治疗主要应恢复肾主气化的功能,但应针对肾的气化不及及气化不利,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作者:皮持衡;王茂泓;贺支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维肝力栓治疗e-抗体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补阳的中药维肝力(HY99)栓对e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CHB)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HBVDNA均为阳性(采用PCR-ELISA检测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及停药后追踪4~6月的方法;先后两批共25例(取8例做HBV基因测序,结果均证实为前C区变异).每日早晚用HY99栓1粒塞肛,疗程6个月.结果:25例中,疗程结束时21例HBVDNA阴转,随访结束时为23例.12例ALT升高者,随访时有8例下降,其中6例降至正常.结论:该药对前C区变异CHB有显著疗效,表现在对病毒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能改善肝功能.

    作者:梁超;郑万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石冠卿教授论治肺病经验述要

    1医论 肺属金,主气,声之也入,气之呼吸,肺主之。其性娇嫩,畏寒畏热,故遇火寒皆能咳嗽。主宣降,与大肠为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失司,而为大便不畅,大肠燥结,腑气不通,传导失司,可使肺气宣降失常而喘满,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其次凡目白及右颊鼻孔皆其分野,肺病往在这些部位出现症状。肺属金,肾水为其子,肺之正常与否,常与肾水有关,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灼金,则金常保清宁之体而肺自安。

    作者:孙玉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50例分析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采用疼痛程度分级法及量表测定法评定.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作用.治疗50例,其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7例.

    作者:路文革;许培荣;谢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皮脂腺囊肿30例

    1临床资料在受治30例皮脂腺囊肿患者中,年龄18~30岁的10例(占33%),31~55岁的15例(占50%),56~72岁的5例(占17%);男性16例(占53%),女性14例(占47%);病程0.5年以内9例(占30%),1~3年18例(占60%),3~5年3例(占10%);瘤体大小在1×1×0.5~2×2×1cm3者21例(占70%),在2×2×1~3 × 3×2cm3者9例(占30%);发生部位在头面者15例(占50%),在肢体者9例(占30%),在下颌下、乳突、枕、腋、腰、腹股沟的淋巴结区者6例(占20%);肿块内容未经感染者21例(占70%),已经感染者9例(占30%).

    作者:吴民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摄要

    从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的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辨证论治原则、抓主要矛盾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预防思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十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说明在当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需要研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强调应改变传统的学习经典方法.注重从整体上全面完整地把握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和原则.

    作者:章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材粉末微机检索系统的研制

    根据中药材粉末的鉴别特征,在PowerBuilder程序系统下,结合SQLServer数据库,采用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研制出中药粉末微机检索系统,显示出利用计算机检索识别粉末药材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系统的兼容性强、屏幕显示清晰、具有良好的界面、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便于用户使用,对发掘民间验方、秘方,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翟延君;初正云;刘艳春;康廷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灵枢·官针篇》刺法应用规律及其特色

    <灵枢·官针篇>是一篇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本文从部位刺法、放血刺法、分层刺法、多针刺法、针具刺法、病势刺法、选穴刺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作者:袁宜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