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灵枢·官针篇》刺法应用规律及其特色

袁宜勤

关键词:灵枢经, 刺法, 研究
摘要:<灵枢·官针篇>是一篇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本文从部位刺法、放血刺法、分层刺法、多针刺法、针具刺法、病势刺法、选穴刺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病证系统观剖析

    病与证,是中医西医结合工作者经常提及的问题,至今没有公认的标准,<伤寒论>中的病与证是怎样呢?现将<伤寒论>中病与证的概念及分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任添华;李伟;张淑文;刘惠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应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现代科技手段,也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有力支持,而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又贯穿于基础性研究的全过程,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中药材资源和质量研究是中药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中有许多工作要做,也有诸多难题和问题,笔者根据实践体会,谈一些看法.

    作者:黄兆胜;孙维广;廖慧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正常骨组织的代谢,包括由成骨细胞调节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调节的骨吸收(即骨形成—吸收偶联(Coupling)及其之间的平衡(骨重建平衡,Bone Rernodeling Balance)。

    作者:杜松;郑洪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探析

    糖尿病肾病(以下简称DN),笔者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气阴两虚、瘀血内结是本病的病机关键,采用自拟之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DN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作者:于敏;张波;王颖;张瑾;韩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舒心丸与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舒心九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服用舒心丸和通心络胶囊,疗程一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作用相似.

    作者:富红梅;唐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溃友宁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溃友宁为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外用验方,本文根据其功能主治开展了有关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能促进结缔组织增生,增强局部的抗菌能力,能增强实验动物的体液免疫,又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本品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为该品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左新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分析在中草药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ded spacer,ITS)PCR扩增及碱基测序分析对中草药进行鉴定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碱基测序法对所提取的植物性中药材DNA中的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以获得不同植物性中药材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扩增产物电泳图谱和碱基序列,以此作为中药材的分子鉴定标记.结果:不同中草药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电泳条带,碱基序列组成,长度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植物性中药材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水平鉴定中草药的靶基因之一.

    作者:姬可平;李啸红;李应东;刘丽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药化学成分对血管平滑肌离子通道的调控研究

    钙通道和钾通道是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重要的离子通道,二者共同维持着血管张力的平衡.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电压操纵性钙通道(VOC)和(或)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的舒张,同时激活钙激活钾通道(Kca)使血管平滑肌的舒张更加明显.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均通过影响这两类通道的开放关闭来调节血管平滑肌的张力状态,发挥其扩管、降压、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治疗冠心病、缺血性脑病.对左旋千金藤定碱、红花提取物、三七皂甙、黄芩、川芎嗪、丹参提取物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陈铁锋;任旭爱;魏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时期里,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它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医疗方法,疗效可靠.中医学有着明显的东方特色,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继承发扬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还应积极汲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配伍四君子汤治疗小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As2O3及其配伍四君子汤对BTT739荷瘤小鼠肿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As2O3组每日腹腔注射As2O3注射液0.1mg一次;②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③As2O3加四君子汤组:腹腔注射As2O30.1mg,日一次,同时每日1次四君子汤水煎液灌胃0.25ml;④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一次.分别测定小鼠瘤重及肺转移情况,同时监测血像,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As2O3与四君子汤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和维持荷瘤小鼠造血功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为41%(P<0.05);可延长肿瘤潜伏时间,抑瘤率增加到55.5%,长的肿瘤潜伏期和荷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1.3天和43.3天;降低肿瘤肺转移的发生率.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As2O3及其配伍四君子汤共同治疗BTT739荷瘤小鼠膀胱肿瘤,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及肺转移之作用,并具有增效减毒之作用.

    作者:李传刚;刘用楫;贺瑞麟;武文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男性暴力型人群辨证与自主神经-肾上腺甲状腺激素病理生理学关系46例分析

    目的:研究男性暴力型人群中医辨证的神经-内分泌发病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46例暴力型男性进行中医辨证,同时检测血液E、NE、COR、R3、T4、TSH等激素水平,观察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该人群中医辨证均属肝郁、肝火(或肝阳)、痰热等邪实与肝肾阴虚、肝郁犯脾并存的复杂病机.检体与化验显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NE、E、T3、T4明显增高,但COR、TSH全部正常.结论:男性暴力型人群属中医肝气郁结、肝火(或肝阳)亢盛,痰热内扰,肝肾阴虚、肝郁犯脾证.根据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理论认为支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NE、E分泌增加,进而导致T3、T4应激性增高,形成恶性循环.T3或T4增高者以中医肝阳亢盛证为主,T3、T4均增高者则以中医肝火旺盛证为主.以上机制对从医学上防治该人群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作者:傅晓晴;白平;郑玉聪;叶大付;林可基;陈琪;陈少东;陈惠颖;徐翔宇;陈静波;邓龙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体三维生理系统新释

    指出,精、气、神是生命三维系统作用,引发相互转化,而分解成万物为人身之用.人体三维防御系统是由真气生成的.认为脑之左者主动,主升,主开,右者主静,主降,主合,故脑是神明之太极,此为精、气、神三维系统而生.神-魂-魄三者形成神之三维生理系统上居于脑,下布脏腑四肢百骸.

    作者:任继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摄要

    从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的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辨证论治原则、抓主要矛盾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预防思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十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说明在当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需要研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强调应改变传统的学习经典方法.注重从整体上全面完整地把握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和原则.

    作者:章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石冠卿教授论治肺病经验述要

    1医论 肺属金,主气,声之也入,气之呼吸,肺主之。其性娇嫩,畏寒畏热,故遇火寒皆能咳嗽。主宣降,与大肠为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失司,而为大便不畅,大肠燥结,腑气不通,传导失司,可使肺气宣降失常而喘满,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其次凡目白及右颊鼻孔皆其分野,肺病往在这些部位出现症状。肺属金,肾水为其子,肺之正常与否,常与肾水有关,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灼金,则金常保清宁之体而肺自安。

    作者:孙玉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和法在疑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

    和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有调和脏腑气血、营卫阴阳及解除表里寒热,扶正祛邪的作用.和法可分为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表里、调和寒热等.疑难病病变复杂,多因共存,邪实正虚,故使用和法进行治疗,往往恰中病者,收效理想.

    作者:周永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试论中医药学的基本学术特征

    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医药学基本学术特征,即:整体观、个体化、东方思维、审机定治、自然疗法.指出,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保健效果等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保持特色以发扬优势,是中国药学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

    作者:成肇智;刘雁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组方用药规律浅识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类似于西医的干燥综合征.

    作者:姜迎萍;刘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宏观与微观辨证辨病相结合诊治功血例析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就是取中西医诊治功血之长,因人、因期进行治疗的方法.它不但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宏观辨证,忽视微观辨病所造成的盲目性诊疗,也纠正了中西医各自治疗功血的弊端,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作者:张慧娟;张信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杜雨茂教授治疗IgA肾病的思路与经验

    总结杜雨茂教授运用中医对IgA肾病的诊断、立法及其用药的思路与经验,予以扼要阐述,以兹交流.通过临床治疗有关病例的总结分析及杜教授本人口授阐述,进行文字性的整理和条理化的叙述.对IgA肾病五种类型的诊治有良好疗效,对其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亦有明显疗效.

    作者:杜治锋;杜治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74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是腰腿痛病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青少年体力劳动者中发病率较高,多系慢性劳损所致,症状严重者,针灸,按摩,理疗方法很难取效,需手术治疗切除腰三横突尖端1~2cm,方可彻底治愈,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小针刀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曹岱;于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