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阳;罗宏;陈志刚;谭金龙;邓辉球;李祖清
H.pylori感染导致胃损伤是由细菌的毒力、宿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文章就以上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柯巧;王莉娜;徐耀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中药组(治疗组)和化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1年生存率、4周期化疗后的肿瘤近期缓解及卡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30/68)和39.39%(26/6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个周期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R和NC亦无显著性差异,而PR+NC,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占86.76%(59/68)和69.70%(46/66),具显著性差异(P=0.012);4周期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卡氏评分分别为82.06±5.61和60.00±8.77,两组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肿瘤进展.
作者:童康尔;尚官敏;葛丽娜;陈亚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构建针对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cyclinD1基因表达的干扰效率.[方法]以cyclin D1为靶向设计,合成的4条互补寡核苷酸链克隆至pSUPER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SUPER-C1~4,行双酶切分析后测序鉴定;运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O-8910细胞,G418筛选;采用RT-PCR检测对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的干扰,并筛选有效的siRNA干扰序列.[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质粒中已插入目的序列;RT-PCR表明有4个重组载体均不同程度抑制目的基因的转录,但以pSUPER-C2的干扰效率强.[结论]在卵巢癌细胞系筛选出有效干扰cyclin D1基因表达siRNA序列,成功构建针对cyclin D1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有效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
作者:于冬梅;郝立君;郭小英;李颖;罗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的五原则,即清楚(clarity)、精练(conciseness)、准确(correctness)完整(completeness)和前后一致(coherence).
作者:刘玮;张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多功能蛋白BRCA1在多条通路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其功能的实现需要BRCA1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的协同合作,这些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功能的改变将影响BRCA1的肿瘤抑制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文章就BRCA1相关基因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霍翔;王艳;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减寿情况.[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居民病伤死亡数据进行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潜在生命损失年数PYLL)、平均潜在生命损失年数(A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居民四年的恶性肿瘤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70.42/10万.标化死亡率前五位恶性肿瘤死因为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和白血病.标化PYLL的前五位为肝癌、肺癌、白血病、胃癌和结直肠癌.APYLL前五位为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和肝癌.[结论]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和结直肠癌是对西湖区居民危害大的恶性肿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戴苡;陈凤香;沈清;沈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1990~1993年(Ⅰ组,996例)和2000~2003年(Ⅱ组,1 331例)肺癌患者2 327例,分析诊断肺癌-脑转移时间,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时间;以及组织类型、性别、年龄、PS评分、分期、铂类化疗与脑转移的关系.[结果]在所有病例中,Ⅰ组脑转移的发生率为6.8%,低于Ⅱ组的11.5%(x2=14.6,P<0.01).脑转移的发生与组织类型、性别、PS评分、分期、是否铂类化疗无关,但<50岁的患者有更高的脑转移发生率.在Ⅰ组和Ⅱ组,诊断-脑转移中位时间分别为3.8个月和4.9个月,治疗-脑转移的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3.8个月.Ⅰ组生存中位时间为12.1个月,明显低于Ⅱ组13.0个月(P<0.01).Ⅰ组脑转移患者总体生存中位时间3.7个月;低于Ⅱ组4.5个月(P<0.01).[结论]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近年明显上升,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作者:胡胜;杨玲;谭文勇;柯玉华;李密;宋启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综合分析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protein 3,IGFBP3)多态性和乳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研究IGF1(CA)n和IGFBP3(A-202C)多态性和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本文研究共包括关于IGF1(CA)n的6个和IGFBP3(A-202C)的4个独立研究.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3053和3391;2793和4136.研究发现,位于IGF1启动子上游1Kb左右的(CA)n重复序列,对比于携带野生型的(CA)19基因型,非携带(CA)19基因型[non19/non19+non19/19]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0.99,95%CI=0.87~1.12].对于IGFBP3(A-202C)多态性,我们分别做了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两个模型OR值分别为1.01(0.91~1.31)和1.03(0.82~1.30).两多态性[IGF1(CA)n和IGFBP3(A-202C)]研究均无发表偏倚(分别为α=2.11,P=0.06和α=-8.40,P=0.47).[结论]IGF1(CA)n的多态性和IGFBP3启动子区A-202C的多态性改变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均不存在明显的关联.
作者:陈文森;靳光付;邓一枚;苗瑞芬;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回顾性分析足叶乙甙、甲氨蝶呤、顺铂(EMP)方案治疗20例绒毛膜癌耐药病例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20例经平均6.5个疗程化疗,12例完全缓解(60%),5例部分缓解(25%),3例无效(15%),有效率85%(x2=15.06,P<0.01).完全缓解后复发率为8.3%.
作者:吴谋喜;石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榄香烯注射液合并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在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6例多发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在全脑照射的同时用榄香烯乳注射液400mg/d~600mg/d,连续静脉点滴2周治疗,对照组单纯全脑照射.[结果]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对于瘤体的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CR+PR)为12.76%,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8.69%(P=0.178);试验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46.80%,而对照组为13.04%(P=0.0000).[结论]榄香烯能够提高放疗的疗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炜;林洪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胃癌预后因素.[方法]对1998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74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ife Table法、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对胃癌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和肿瘤残留情况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化疗、肿瘤残留情况及临床分期为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化疗、肿瘤残留情况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Ⅲ期胃癌术后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作者:张煜;马力文;梁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0例恶性肿瘤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分为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SNMC)94例,对照组应用强力宁或凯西莱96例.SNMC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肝功能异常有效率达87.23%,与对照组相比第5、7d的有效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3、0.044).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Ⅰ~Ⅱ度及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7、0.039),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方向阳;罗宏;陈志刚;谭金龙;邓辉球;李祖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文就国内外关于雌、孕激素受体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艳;霍翔;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有以下三个环节必须抓好,建设医院文化,领导重视是关键,以人为本是核心,尊重传统是基础.
作者:张平;吕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70例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化疗组,每组35例,均采用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水.联合组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 ml,顺铂20~30 mg/m2,化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20~30 mg/m2,5~7天1次,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联合组较化疗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化疗组低.
作者:王红梅;廖国清;刘鹏辉;曲怡梅;解国清;刘士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运用Excel和Word联合合并快速打印固定格式工资审批表技术,可简化人事工作中繁琐的手工劳动,且速度快,准确度高,实用性强.除用于正常晋资工资审批表的打印外,还可用于其他固定表格套打.
作者:陈海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进展期胃癌浆膜面浸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进展期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浆膜面粗糙诊断浆膜面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5.24%、69.70%和79.63%;浆膜外脂肪间隙模糊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1.43%、36.36%和50.00%;浆膜面外结节状突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3.81%、100.0%和70.37%.动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4.78%和75.00%;静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6.00%和78.57%.[结论]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
作者:于韬;罗娅红;邱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补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例,34例接受了单纯全脑放疗(30Gy/10次~39Gy/13次),26例采用全脑放疗(30Gy/10次)加SRS,周边剂量10Gy~24 Gy.[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治疗与仅单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6.0个月(P=-0.041).多发脑转移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5.6个月(P=0.021).年龄<65岁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个月和5.8个月(P=0.033).确诊NSCLC治疗后发生脑转移者两种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6.9个月(P=0.007).[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加SRS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侯艳丽;白永瑞;朱义文;曹鸿斌;荣玲;黄仁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乳头状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及PCR检测60例喉乳头状瘤、15例喉鳞状非典型增生上皮和10例正常喉黏膜上皮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18 E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33.3%(5/15)和80.0%(48/60);瘤组织中HPV16/18 E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 E6蛋白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原位杂交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18 E6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40.0%(6/15)和83.3%(50/60);瘤组织中HPV16/18 E6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 E6DNA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PCR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46.7%(7/15)和86.7%(52/60);瘤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喉乳头状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彭绍华;谢平平;厉浩;邓虹;冯德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18F-FDG PET在评价鼻咽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经病理证实且经B超、X线胸片检查没有发现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PET/CT或PET检查,与同期的CT图像比较,并对PET的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不一致的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结果]FDG PET与CT对原发肿瘤的评价方面没有差别;FDG PET改变了26例患者中5例患者的N分期,其中3例患者的N分期由N3b改为M1.[结论]FDG PET在检查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比CT更敏感.
作者:黎功;郑静晨;于金明;付政;刘森;赵献光;韦光胜;陈少卿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