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粘接剂应用于银汞合金粘接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

王静;王文梅;江卫民

关键词:银汞合金粘接修复, 粘接剂,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80颗有后牙龋坏者,其近中及远中均有邻牙存在,充填物在1年内有脱落史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进行充填,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卡方检验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用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在1年内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较树脂粘接剂组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碳酸酐酶-6基因多态性与龋病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碳酸酐酶-6基因rs2274328(A/C)、rs17032907(C/T)、rs1157666 (A/C)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裕固族和汉族人群龋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县选取两民族样本355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核酸质谱技术(MassArray)直接检测3个位点的基因型,应用Haploview4.2以及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所有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A6基因3个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rs17032907和rs2274328位点基因型频率在裕固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2274328位点CC基因型频率病例组(20.3%)显著高于对照组(5.8%)[OR=3.5,95%CI=1.150-10.649],CA6基因在汉族人群中基因型频率均未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A6基因rs2274328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裕固族人群龋病易感性有关.

    作者:余占海;胡晓潘;李志强;周建业;岳海泉;苏琳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粘接剂应用于银汞合金粘接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80颗有后牙龋坏者,其近中及远中均有邻牙存在,充填物在1年内有脱落史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进行充填,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卡方检验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用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在1年内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较树脂粘接剂组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静;王文梅;江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畸临床新型实用工具——托槽探针

    托槽定位器是在正畸临床中用于调整托槽在牙面位置的必备工具,以往粘结托槽需定位器和探针等器械交替使用,增加了医生操作的步骤,延长了患者张口时间,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克服了以上缺点而引进的新型实用工具-托槽探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120112271.它适用于方丝弓托槽,将托槽定位器的功能移植到一次性探针之上,将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器械合二为一,减少了医生临床操作量和操作难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和卫生安全.该设计如下:托槽探针由中间手柄、前端大弯及弯钩上的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构成,第一刻度距大弯前端4.0 mm,第二刻度距离大弯前端4.5 mm,第三刻度距离大弯前端5.0mm.

    作者:吴立鹏;郑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龋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生的口腔常见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国内学者亦有相关报道,因此,防龋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人类双生子、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因素在龋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并为龋病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胡晓潘;余占海;李志强;周建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石膏模型的可靠性对比研究

    目的: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石膏模型进行测量,研究其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为研究消毒前后印模模型变形量提供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方法:用59 mm×16 mm×16 mm标准试件制取印模20例,用超硬石膏灌制成型.将样本编号,用游标卡尺和三坐标测量机分别对每个石膏模型样本的长,宽,高3项测量项目进行测量.由同一操作者间隔10 d后用三坐标测量机分别对样本进行二次测量,比较手工测量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各线距结果有无差异,以及比较2次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有无差异.结果:手工测量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石膏模型样本各项线距值的差值均数都小于0.1 mm,2种测量比较P值均大于0.05,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三坐标测量机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经配对t检验表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坐标测量机具有精确,简单,高效,测量内容丰富,完整,直观等优点,可以用于规则石膏模型尺寸变化的测量.

    作者:任敏;孙雪玉;韩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发生于下颌骨髁状突牙源性黏液瘤1例

    牙源性黏液瘤较少见,占所有牙源性肿瘤的比例为3%~6%,主要发生于青壮年人,肿瘤多位于下颌前牙区和磨牙区[1],我科于2012年7月22日诊治了发生于左侧下颌骨髁状突牙源性黏液瘤患者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荆州市人,住院号812726.患者因左耳前区肿大,缓慢渐进增大2年,无自觉不适,抗感染治疗无效,2年来由小指头大小增至核桃大小.近3d来局部出现疼痛,在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左耳前区肿块待查收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体重下降史,饮食睡眠正常.

    作者:章宏毅;鄢少君;蒋文;彭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模拟微重力对人牙髓干细胞-PLGA复合物矿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SMG)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上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并进行鉴定.hDPSCs常规接种于PLGA支架,24 h后,模拟微重力环境和普通环境下分别矿化诱导.矿化诱导第3、5、7、10、14天时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第21天时进行茜素红染色以观察人牙髓干细胞在PLGA支架上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普通环境(P<0.01),茜素红染色显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形成的矿化结节较普通环境下的小且数量少.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抑制hDPSCs在PLGA支架上的矿化.

    作者:费晓磊;张巍巍;李艳萍;潘爽;牛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NA酶Ⅰ抑制细胞聚集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

    目的:探索DNA酶Ⅰ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降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57小鼠分PBS注射组、10 U/mL DNase Ⅰ-PBS注射组、正常BMSCs注射组、DNase 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PBS注射组与正常BMSCs注射组尾静脉注射PBS或临界致死剂量的BMSCs,脏器组织学检测,PBS注射组对照,观察急性死亡率;比较正常BMSCs与DNase Ⅰ处理后BMSCs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和悬液中细胞聚集状态;DNase 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注射DNase Ⅰ处理后3×106个BMSCs 5 ml/kg观察急性死亡率.结果:PBS注射组相比正常BMSCs注射组急性死亡率为60%、心肺异常、肺血管内异染物质,急性肺栓塞;DNase Ⅰ预处理不影响BMSCs体外增殖分化能力;DNase Ⅰ处理BMSCs较正常BMSCs聚集成团细胞比例显著下降.DNase Ⅰ处理后BMSCs注射组的急性死亡率为23.3%,与正常BMSCs注射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DNase Ⅰ预处理不影响BM-SCs的生物学特性并能抑制单细胞聚集降低静脉注射BMSCs所导致的急性肺栓塞.

    作者:时炳正;徐志媛;杜晓岩;杜建宇;范龙坤;毕焕京;廖立;金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技术在保存性功能性涎腺外科中的应用

    涎腺中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涎腺,以及小涎腺均能分泌唾液,涉及到吞咽、消化、味觉、言语、口腔黏膜防护及龋病预防,因此,保存涎腺的外形及功能对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概念和技术的兴起,大大提高了腺体功能保留的成功率.1微创外科的概念及内容1985年英国医生Payne等[1]首次提出微创操作(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MIP)和微创外科的概念.迄今为止对微创外科尚无确切的定义,但大多认同:凡能减少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及精神心理创伤的手术(治疗),均可纳入MIS(治疗)之列[2].其包括内镜外科、介入治疗、定向引导外科、导航外科、机器人外科等;此外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以及术式的改良等也属于MIS之列[3].

    作者:李威;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形维数对骨质疏松症颌骨骨微结构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初步探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下颌骨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摄制了45名女性骨质疏松患者,27名女性骨量减少患者及52例对照组的全景片,并应用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的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软件计算了这些全景片兴趣区的分形维数.结果:骨质疏松组测得的兴趣区的FD值高于骨量减少组测得的FD值(P<0.05),而骨量减少组测得的FD值高于对照组测得的FD值(P<0.05).但是,无论是骨量减少组还是骨质疏松组,FD与椎骨L1-L4平均骨密度之间都没有很明显的相关性(|r|<0.3).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显示,FD<1.28判断为正常人,FD在1.28~1.35之间判断为骨量减少,而FD>1.35者判断为骨质疏松.诊断效果良好.结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患者下颌骨兴趣区域的FD值增大较正常人增大.利用兴趣区FD值可以较好地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

    作者:刘澍;王铁梅;林梓桐;林华;戴超;刘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型猪在口腔牙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小型猪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口腔等解剖结构,生理病理,营养代谢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已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将对小型猪的概况及在口腔牙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1小型猪概况小型猪(miniature pig)在分类学上与普通家猪相同,属于哺乳纲,偶蹄目,不反刍目,野猪科,猪属动物[1].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培育研发小型猪.现国际上著名的品种包括哥廷根(Gttingen)小型猪、尤卡坦(Yucatan)小型猪、汉福德(Hanford)小型猪和辛克莱(Sinclair)小型猪,其中辛克莱小型猪于1949年育成,是世界上明确以试验研究为目的而培育的第一个小型猪种群,又名明尼苏达-何迈尔(Minnesota--Hormel)小型猪[2].

    作者:赵斌;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家族性巨颌症一家系调查报告

    巨颌症(cherubism)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家族性颌骨多囊性病,该病于1 933年由Jones首次报道.本文通过一家系3例巨颌症患者调查,论述该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为在非基因诊断条件下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3、34和23岁.1例双侧下颌肿大,颌骨无痛性膨隆,颜面部畸形,面下1/3呈明显的方脸面型(图1),另外2例为其亲属在陪同患者就诊时被发现双侧下颌肿大,但面部畸形不明显.

    作者:邹大为;王卫红;张莉萍;岳万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锥形束CT探查颧牙槽嵴处微种植钉植入的安全范围

    目的:通过测量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颧牙槽嵴颊侧骨皮质厚度及颊腭向大骨厚度,探查微种植钉合适的植入位点及植入角度范围,为正畸治疗在额牙槽嵴处安全植入微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放射线科行锥形束CT扫描的40例成人患者,测量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额牙槽嵴处距牙槽嵴顶6、8、10 mm三水平,各水平微种植钉长轴与真性水平面呈45°、60°、70°角时颧牙槽嵴颊侧骨皮质厚度及颊腭向大骨厚度.结果:3个水平颧牙槽嵴颊侧骨皮质厚度均随着植入角度的增大而增厚.在所有颊侧骨皮质厚度测量项目中以距牙槽嵴顶6 mm点微种植钉长轴与真性水平面呈70°角时厚.在距牙槽嵴顶8、10 mm水平,微种植钉长轴与真性水平面呈60°角时颧牙槽嵴颊腭向大骨厚度均较厚.在距牙槽嵴顶8、10 mm水平,3个角度的颊侧骨皮质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40例中有4例(占10%)上颌窦底与上颌第一、二磨牙牙根紧邻.左右对称指标相互比较无差异.结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明确了上颌第一、二磨牙间额牙槽嵴颊侧骨皮质厚度及颊腭向大骨厚度,为正畸治疗安全植入微种植钉提供参考.

    作者:赵岩;屈振宇;韩文利;丰鑫;孙林;马卫东;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和左下颌第一前磨牙3根融合1例

    患者,男,24岁,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术前曲面体层片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左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异常.拔牙术前检查见发现牙冠形态均正常,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阻力均较大,拔除后发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均为3根(2个颊根和1个腭根),离体下开髓均为3根管;左下颌第一前磨牙为融合3根,可见明显沟状凹陷;右下颌第一前磨牙为融合双根(图1).左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因颊侧2根舌向弯曲明显,拔除时颊侧2根折断.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离体下开髓,发现其近颊根和腭根融合,远颊根为单一根管.拔牙术后摄左右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根尖片,左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疑3根影像.

    作者:周平;董跟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变异链球菌致龋性及酸性压力对其HtrA表达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株HtrA的表达与其致龋性和耐酸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不同龋敏感性儿童口腔分离的变异链球菌共36株(高、低、无龋各12株),通过RT-PCR的方法对所有菌株HtrA的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此外,还检测了在分别含有10、20 mmol/L乳酸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HtrA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龋、低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HtrA mRNA表达存在差异,高龋组>低龋组>无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酸性环境下变异链球菌中HtrA mRNA的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明显上调(P<0.01).结论:HtrA基因的表达与变异链球菌的致龋性和耐酸性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铁崎;聂庆东;郑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对犬牙齿移植作用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在犬牙齿自体移植中的作用,对犬移植牙齿牙周组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5只成年雄性杂种犬的移植牙齿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犬牙齿移植后1周、2周、3周、1个月共4个时间点的移植牙的牙体一牙周联合标本进行组织学HE染色;PV二步法检测TGF-β1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牙周组织改建活跃,TGF-β1和PCNA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复方丹参可提高牙周组织中TGF-β1和PC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对犬移植牙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海燕;彭利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邻面去釉正畸矫治并发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邻面去釉正畸矫治牙过敏症、邻面龋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邻面去釉正畸矫治的120例病例进行1~5年的追综观察,并与同期矫治的120例非邻面去釉病例作对照,统计矫治期间和矫治后患者牙齿过敏和邻面新发龋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邻面去釉组牙过敏症发生率为59.17%,症状大多在3个月内消失,少数症状可长达1年;对照组无1例有超过2周牙过敏症.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邻面去釉组去釉邻面新龋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邻面龋发病率为4.16%,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邻面去釉组发生龋齿主要为”临界病例”,且随时间延长有增多的趋势.结论:邻面去釉可增加牙齿过敏和龋齿并发症,特别是牙列拥挤间隙缺少5.0 mm以上的“临界病例”更易发生并发症,临床应控制去釉厚度,注意抛光成形,局部进行防龋再矿化处理来消除牙齿过敏和龋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世红;俞怀洲;方俊;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在牙发生及骨形成上的研究进展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atrix extracelluar phosphoglycoprotein,MEPE),初由Rowe等[1]从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oncogenic hypophosphatemic osteomalacia,OHO)患者肿瘤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而得,随后L.Argiro等[2]在骨组织中发现MEPE与矿化密切相关.牙和骨组织均为矿化的组织,在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组成以及形成机制上是相似的[3].目前MEPE在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上均表达,其在牙形成及骨发生方面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现就MEPE在骨及牙这两个矿化组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明月;郭阳;李莹;张智慧;于忠艳;吴迪;胡伟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孔径聚乳酸-壳聚糖-明胶支架对成纤维细胞粘附效果的研究

    目的:比较L929细胞在聚乳酸-壳聚糖-明胶(PLA-Chitosan-Gelatin)梯度孔径、均匀孔径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细胞接种率,选择细胞接种率较高的支架材料;通过比较不同细胞密度在聚乳酸-壳聚糖-明胶梯度孔径支架上的细胞粘附量,探究细胞接种的适宜密度.方法:在两种孔径支架材料上分别接种不同密度的细胞悬浮液,MTT法检测其粘附情况;调整细胞接种密度到同一梯度孔径支架材料上,MTT法比较不同密度细胞在同一梯度孔径支架上的粘附情况.结果:L929细胞在两种支架上均能粘附,在聚乳酸-壳聚糖-明胶梯度孔径支架上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均匀孔径支架(P<0.01),且随接种密度的增高,粘附到梯度孔径支架上的细胞数量增加,当细胞接种密度达1.0×106/mL时,支架上粘附的细胞数量大.结论:聚乳酸-壳聚糖-明胶梯度孔径较均匀空径支架材料细胞接种率高,1.0×106/mL为L929细胞在梯度孔径支架上的较适接种密度.

    作者:刘冰;钟代琴;王永兰;靳趁心;姚芳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畸力作用初期牙周组织内P75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早期牙周膜组织内P75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牙周膜组织中P75的表达.结果: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早期牙周组织内P75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于加力后3d表达高.结论:P75在牙齿移动早期牙周组织改建中起作用,可能参与了牙周组织早期炎症反应和疼痛反应.

    作者:李沙;常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