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辉;周丽蓉
目的: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正常及诱导分化的人牙髓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α-SMA与人牙髓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连续人牙髓细胞,传代后分二组,一组常规培养,一组用条件培养液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检测两组细胞α-SMA的表达,分析其差异.结果:随体外常规连续培养,人牙髓细胞α-SMA表达逐渐增多;较之常规培养组,诱导分化组的细胞α-SMA表达减少.结论:人牙髓细胞在朝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时,α-SMA表达逐渐减少;人牙髓细胞体外常规连续培养,细胞逐渐表现为均质成熟的成纤维样细胞.
作者:杨雪超;樊明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及β-连环素(β-cat)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AB72例(原发34例,复发32例,恶性6例)E-cad、AB59例(原发22例、复发31例,恶性6例)β-cat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膜有E-cad和β-cat的完整表达,在AB中的星网状层及外周层细胞均有E-cad和β-cat的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在不同组织及病变中E-cad和β-cat有不同的表达(P<0.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E-cad和β-cat表达强度下降和丢失,浆、核的异位表达增加,三者相比P<0.05.结论:E-cad和β-cat的表达水平与AB的细胞分化程度成负向关系,且与AB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钟鸣;王岩;岳阳丽;王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临床上发现1例21|、|12分别呈融合状态,且|12融合牙伴有畸形舌侧尖,此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特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动物大体标本测量,研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旨在了解自体骨移植修复上颌腭齿槽裂时骨组织的再生愈合是否影响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方法:40只6~8周龄日本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骨移植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6周大体标本测量与组织学观察.结果:①上颌腭齿槽裂骨缺损侧的上颌骨长度较健康侧短,且中线偏向缺损侧,②自体骨移植组的上颌骨长度显著的短小于对照组,③组织学观察显示腭齿槽裂骨缺损侧自体骨移植组的新骨形成较对照组快.结论:自体骨移植能促进上颌腭齿槽裂骨缺损的早期修复,但却影响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导致上颌骨发育障碍.
作者:蒋丽萍;张瑛;钱家生;费瑛;刘伟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tindazol,TNZ),氧氟沙星(ofloxacin,OFXC)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复合糊剂修补乳磨牙髓底病理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240颗髓底病理性穿孔的乳磨牙,随机分药物组(T N Z复合剂,140颗牙),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酚 (Z O E 糊剂,100颗牙),两组均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后行根管充填和穿孔修补.术后半年、1年、2年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药物组术后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根分歧病变及穿孔愈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NZ复合剂无毒副作用,修补髓底穿孔疗效显著,是治疗乳磨牙髓底病理性穿孔较理想的材料.
作者:吴学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因全口前牙排列不齐,于2002年10月12日来我科就诊.检查:颌骨、颌面部发育正常,面型正常,全口前牙拥挤,31|唇侧低位错位,21|重叠3mm,32|重叠3mm,|23重叠2mm,(6|6)/(6|6)中性牙合,2|2牙冠较大,与1|1牙冠宽度一样.
作者:王丽梅;杜世莲;杨体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的临床病理和角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方法: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均来源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K10、CK10和13、CK18和8、CK19蛋白的表达.结果:全部4例中均显示牙源性腺样瘤的典型组织学特点,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样区大小不等,1例中的CEOT区为主要成分,CK19呈阳性表达.结论:报告四例牙源性腺样瘤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构成的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其中一例为罕见的以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成分为主.
作者:李原;张为民;王丽;陈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提取小鼠矿化组织中的基质蛋白,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非胶原蛋白,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取新生小鼠的颅盖骨和成年鼠的股骨,用盐酸胍和EDTA提取基质蛋白,采用Mono Q HR 离子交换柱层析,4%-16% SDS-PAGE梯度胶电泳,Stains-All染色结合银染鉴定蛋白质,抗骨唾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抗体,抗骨桥素(osteopontin,OPN)抗体进行免疫印迹.结果:用Mono Q HR 离子交换柱能够有效地分离出矿化组织的非胶原蛋白,Stains-All硝酸银染色和免疫印迹显示出不同组份的蛋白质提取分析情况.结论:对矿化组织中的非胶原蛋白的初步提取、分离可以采用Mono Q HR 离子交换柱层析,采用银染结合Stains-All染色、免疫印迹检测和鉴定各种非胶原蛋白.
作者:聂敏;边专;樊明文;王茜;Marie-Louise Olesson;Mikael Wendel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近十年来,将碘酚用于阻生智齿拔除术后上药,预防术后出血及感染.共治疗354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定安;王学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认识颌骨动脉瘤性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颌骨动脉瘤性骨囊肿的平片、CT和MRI影像特点.3例均行平片、CT、MR检查,部分做冠状和矢状位扫描.结果:平片上2例骨膨胀性改变,1例溶骨性改变;CT显示病灶边缘薄层骨壳环绕及骨性间隔;MRI:T1WI上1例可见液液平,1例显示纤维间隔.与软组织界面显示在CT、MRI均为光滑锐利.结论:动脉瘤性骨囊肿的影像表现虽不能明确诊断,但结合临床应考虑到该病变的可能.当然,终的明确诊断仍需组织病理学检查,尤其在有原发病变时.
作者:王玉昆;范新东;姬红岩;张子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犬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咀嚼肌肌球蛋白重链亚型mRAN含量变化的测定,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肌肉改建的过程及能力.方法:12只西安本地杂种犬分为6组:对照组、牵张5d组、牵张10d组、固定2周组、固定4周组和固定8周组.麻醉后分别取嚼肌与颏舌骨肌的中央部分对MHCⅠ、MHCⅡ及GAPDH(内参照)的mRNA进行RT-PCR.结果:试验各组嚼肌中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牵张5d后颏舌骨肌中MHCⅠ的mRNA相对含量开始上升,MHCⅡ的mRNA相对含量开始下降,MHCⅠ/ MHCⅡ之比增加,刚刚牵张完成时变化为明显,牵张完成固定4~8周时基本恢复.结论:在犬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相关的咀嚼机会发生组份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建有利于牵张成骨术的术后稳定.
作者:夏春鹏;丁寅;杭望雁;刘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o-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观察并测量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评价其在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90%.术后及承载6~3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88个植入骨缺损区的ITI种植体,有2颗脱落,种植体存活率达97%.结论:Bio-oss与Bio-gide联合应用于临床ITI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作者:宿玉成;耿威;徐刚;林润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分析三种比色板色度值.方法: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76L*a*b*色度系统,用ShadeEye NCC测色仪和ShadeEyeViewer分析软件,对Vitapan 3D-Master、Vita Lumin Vacuum和Ivoclar Chromascop三种比色板进行色度值测定、分析,并与中国人天然牙色度值比较.结果:三种比色板的L*值范围接近,但与中国人天然牙相比,L*值的上限都偏低,缺乏75~86之间的高明度值;Vita Lumin Vacuum比色板在相近L*值水平集聚了过多的色片,并且其a*、b*值范围都太窄;Ivoclar Chromascop比色板缺乏b*值小的色片.结论:Vitapan 3D-Master与中国人牙色度值匹配好,缺点是缺少高明度色片;Ivoclar Chromascop缺乏饱和度较低的黄色调色片;Vita Lumin Vacuum的L*、a*、b*值分布都不合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人牙齿的比色要求.
作者:周小陆;骆小平;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临床上诊断为牙髓炎的成年患者共568例,男性310例,女性258例.年龄大75岁,小17岁.包括急性牙髓炎和各型慢性牙髓炎,患牙无异常松动,具有保留价值.
作者:杜志华;胡秋霞;王宏峰;王国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湖北省宜昌市6~7岁1 356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和社会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在学校开展口腔健康项目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母亲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 356名儿童及其母亲的口腔健康态度、行为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0%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以上,78%的儿童使用氟化牙膏,大约50%的儿童在过去一年拜访过牙医.影响儿童刷牙行为的因素依次为母亲的刷牙行为、儿童的就诊行为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儿童的就诊行为和母亲的就诊行为、母亲刷牙行为、母亲关于龋病预防的知识及母亲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母亲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有母亲的参与.
作者:黄薇;台保军;杜民权;江汉;郭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人炎症牙髓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牙髓炎发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取临床因阻生或正畸拔除的健康第三磨牙或前磨牙的牙髓和临床有明确诊断的炎症第三磨牙的牙髓,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染色,检测两种牙髓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几乎没有COX-2的表达,而炎症牙髓中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在牙髓中的分布也发生变化.结论:提示COX-2在炎症牙髓组织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作者:刘金波;丁俊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载药珊瑚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及预防感染的可能性.方法:将珊瑚与克林霉素复合,制成载药珊瑚人工骨;将其置于接种有金葡菌的培养基中检测其体外缓释特性及抗菌活性;将其植入金葡菌污染的兔颅骨缺损区,通过细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结果:载药珊瑚人工骨在体外持续释放高浓度抗菌素;植入金葡菌污染的骨缺损后可有效预防骨感染,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珊瑚人工骨植入组.结论:载药珊瑚人工骨是伴有污染或感染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张森林;孟昭业;邵海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18例临床少见的颈部囊性肿物自发性出血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此18例的临床特点、检查手段及处理措施.结果:该18例发病急剧,B超示包块内有液体缓慢流动,血流频谱无动脉化表现;穿刺液有大量红细胞,但不凝固.8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鳃裂囊肿伴出血,10例为囊状水瘤伴出血. 结论:手术摘除是根本的治疗措施,B超、穿刺检查及术前处理对该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荀文兴;邹敬才;郭庆科;肖光裕;杜娟;曲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感觉分布区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其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正常,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学说很多且认识不一,病理研究结果提示神经组织的改变可能是TN的病因机制之一,现就有关该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剑虹;姜晓钟;李玉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材料与方法取健康成犬上下磨牙16颗,按同名牙分成四组,每组4颗牙,即前磨牙组,第一、二、三磨牙组,以95%乙醇脱脂,用指甲油做牙面涂层,在牙冠颊面开边长1mm正方形小窗为a区.每组4颗牙分别置于氟化钠液、钼酸铵液、硫酸铜液、氯化镧液中浸泡,浓度均为1%,pH=7,放置在37℃恒温箱中,52h后取出,用蒸溜水洗净,自然干燥,将牙冠向上,在a区右侧将小窗扩大一倍为b区.
作者:李建云;毛巧玲;赫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