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彩萍;林燕;杨佩浓;甘梅富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的临床意义及形态学诊断标准.[方法]对绍兴医院2005年至2010年TCT诊断为ASC-H的17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60例组织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病变的TCT涂片进行8种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双盲评判,结合对应组织学诊断,对8种细胞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SC-H的诊断中倾向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细胞学特征.[结果]170例ASC-H样本中,宫颈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2例(24.71%),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或及湿疣样改变37例(21.76%),CINⅡ34例(20.00%),CINⅢ26例(15.29%),鳞状细胞癌21例(12.35%),腺上皮不典型增生6例(3.53%),腺癌2例(1.18%),腺鳞癌1例(0.59%),恶性黑色素瘤1例(0.59%);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形性核、合体状细胞片及不规则核膜与HSIL有关联(P<0.05).[结论]ASC-H是一个疾病谱,可为宫颈炎性病变到CIN各级别甚至宫颈鳞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临床处理应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在ASC-H的诊断中,对细胞形态应综合评判,若出现多形性核、合体状细胞片及不规则核膜时,更倾向于诊断HSIL.
作者:邹德胜;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方案(POF)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OF方案治疗,具体用法: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第1d静滴3h;奥沙利铂135mg/m2,第2d静滴2h;氟尿嘧啶500mg/m2,化疗泵内持续推注,d1-5.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性,其中完全缓解(CR)2例(4.2%),部分缓解(PR)23例(47.9%),稳定(SD)14例(29.2%),进展(PD)9例,总有效率(RR)52.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11.5个月.临床受益反应评价总有效率75.0%(36/48).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9%;其他外周神经毒性、肌肉酸痛、脱发,多为Ⅰ-Ⅱ度;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PO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可以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陆筱灵;左云;卢玮冬;徐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 etalmyxoid chondrosarcoma,EMC),也称软骨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不到软组织肉瘤的3%.EM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新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为分化不确定的软组织肿瘤[1].本文报道1例EMC,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作者:谢彩萍;林燕;杨佩浓;甘梅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18F-FD GPET/CT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病灶短径以及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SUVmax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127例行18-FD GPET/CT显像的肺部占位患者,在PET/CT图像上测算肺部病灶的SUVmax值及短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和良性组的短径与SUVmax之间分别均呈正相关;肺癌组与良性组的SUVmax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2),但两组短径无统计学差异(P=0.0938);鳞癌组与腺癌组的短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9);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之间的SUVmax及短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8932;P=0.6355).[结论]18F-FDG PET/CT SUVmax可以作为肺部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有效指标,有助于肺部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崔永刚;廖栩鹤;王荣福;范岩;邸丽娟;刘红洁;赵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鉴定放射抗拒性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R获得上皮—间质转化(EMT)表型.[方法]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KYSE-150经分次反复照射、单克隆培养,筛选出具有放射抗拒性细胞株KYSE-150R.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拟合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生物学参数.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上皮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间质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和转录因子Slug、Snail与Twist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R比其亲本对射线更加抗拒,经传代50代后仍保留放射抗拒性.放射抗拒的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R发生EMT相符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呈纺锤体状,极性消失.与母株相比,KYSE-150R中E-cad表达下降,VIM、Slug及Snail表达上调,Twist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细胞膜E-cad蛋白的丢失,上调的β-catenin移位至细胞核.[结论]放射抗拒的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R获得了EMT表型,其与食管癌放射抗拒的形成有关.
作者:谢聪颖;苏华芳;景钊;张力;薛圣留;邓霞;吴式琇;伍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恶性梗阻性黄疸危害大,可造成机体几乎所有器官的损害,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将术前内镜减黄与内镜诊断相结合,效果显著.全文对内镜减黄的选择标准、方法、优劣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秦鸣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筛选胃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有效RNA干扰靶点,并进行药物敏感度验证.[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干扰靶点Oligo序列,连接入线性化的pcDNA6.2GW/EmGFP-miR载体中,瞬时转染SGC-7901/DDP胃癌细胞,通过qPCR相对定量法筛选出佳干扰序列,将佳干扰质粒转染细胞后,采用CCK-8试剂盒进行药物敏感度检测.[结果]通过qPCR筛选出相比阴性对照组干扰效果佳的RNA干扰(RNAi)序列,MDR1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了25%±1%.MDR1经RNA干扰后,药物敏感度实验表明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度增强,IC50值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0.4μg/ml、0.5μgml.[结论]成功筛选出一个MDR1的RNA干扰靶点,MDR1经RNA有效干扰后,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强.
作者:郭建新;袁光波;陈蜜;徐正阳;娄鹏荣;陶庆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Asef是可与APC基因的Arm结构相结合的两种蛋白之一,APC-Asef复合体参与细胞形态学、细胞迁移和神经元功能的调节作用,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全文就Asef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家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3D影像辅助下的肝脏切除术前规划.[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23例肝癌患者,术前行3D影像辅助下的肝脏切除术前规划.计算出全肝体积、残肝体积、模拟切除平面和范围.比较各种手术方案的优越性及可行性.[结果]23例患者按照3D模拟设计的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术后2例发生胆瘘,2例胸腔积液,3例出现腹水,术后死亡率为0.所有患者安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d.[结论]3D影像能够模拟各种手术方案,设计出不同的断肝平面和切除范围,给外科医师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法,符合精准外科的理念和思想,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谢于;胡文炜;胡兆深;张钰;蔡守旺;董家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癫痫、头痛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及术后放疗.随访20~83个月,2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轻度缓解.随访期间无复发及转移.认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上少见,疾病发展呈现相对良性过程,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尽可能全切,术后残留或分化较差者建议放疗.
作者:王湘连;王国民;付美娜;刘慧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米氮平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筛选出56例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对照组,观察8周后评定米氮平对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米氮平组在化疗后第2、4及8周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米氮平组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显著减轻(P<0.05),且米氮平不加重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毒性等化疗不良反应(P>0.05).[结论]米氮平干预大肠癌术后化疗伴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沈俊俊;潘月芬;卢振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报道5例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SMAP),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特殊染色、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发生在胰腺的SMAP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和特殊染色,井随访.[结果]SMAP多发生在老年女性,胰腺体尾部是好发部位,临床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或在体检时发现.镜下肿瘤由众多小囊腔组成,囊壁内衬单层立方上皮,胞质内含糖原.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广谱CK、CK7和EMA阳性,CK20、Vim、CK5/6、CEA、Svn、CD10、CD34均阴性,特染PAS阳性.5例病人随访5个月至2年余,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是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的良性肿瘤,多位于胰腺体尾部,肿瘤切除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建伟;虞义建;肖明;甘梅富;林燕;郑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分析人大肠癌细胞HSP70活化CIK细胞和普通CIK细胞的杀瘤活性,为该类CIK的临床应用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提纯人大肠癌细胞中的HSP70.取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CD3单克隆抗体、IFN-Υ、IL-1α、IL-2等细胞因子对其诱导、培养获取CIK细胞;运用GM-CSF、IL-4、TNF-α等细胞因子对其诱导、培养获取DCs,HSP70诱导活化DCs,按HSP70活化的DC∶CIK=1∶3混合培养1周.用MTT法进行杀瘤活性试验.[结果]人大肠癌细胞HSP70活化的CIK细胞和普通CIK细胞的杀瘤活性相比较,在效靶比例为10∶1、20∶1、40∶1时,杀伤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普通的CIK细胞相比,肿瘤细胞HSP70活化的CIK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
作者:付庆国;应可明;朱林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消减杂交法从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出来的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elo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7,MDA-7),因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IL-10相似,故将其归入IL-10家族,并重新命名为IL-24.IL-24能选择性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强放疗敏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而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副作用.作为—种具有多种抗肿瘤功能的细胞因子,IL-24将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武器.全文主要对IL-24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磊磊;王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肝癌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随着肝癌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肝移植疗效的提高,肝移植成为当前肝癌治疗的良好手段.全文总结了在目前肝移植供体匮乏状况下,肝癌肝移植标准的选择及优化、肝癌活体肝移植、肝癌肝移植术前预处理以及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作者:周丁华;吉王明;王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泌尿道尿路上皮微乳头癌少见,具独特组织学结构,且转移率和复发率高.报道8例膀胱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潘磊;吴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酚酸乙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观察丹酚酸乙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丹酚酸乙作用于MCF-7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丹酚酸乙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丹酚酸乙与MCF-7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后.细胞呈现明显的核固缩、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丹酚酸乙处理MCF-7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Western Blot显示,随着丹酚酸乙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丹酚酸乙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caspase-3表达以及阻滞细胞于S期有关.
作者:卢振铎;刘真真;王修身;焦得闯;乔江华;宋珂;崔树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构建携带人HGFK1基因的病毒穿梭载体pDC316-HGFK1.[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人新鲜胎盘组织中扩增出HGFK1基因,构建pDC316-HGFK1病毒穿梭载体,经PCR、酶切、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酶切、PCR及测序证实pDC316-HGFK1载体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pDC316-HGFK1病毒穿梭载体,可为后续病毒包装及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朱昱;朱敏;张法标;杜学峰;方哲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范围肝切除由于切除范围大、创伤大,术后易发生肝功能衰竭等不良并发症.术前肝脏储备功能是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伴有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实施减黄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术前肝脏功能储备的方法.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对大范围肝切除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实行术前内镜减黄,疗效显著.全文就相关经验作一总结报道.
作者:秦鸣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应用弹力袖套对防治患肢水肿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9例,术后按常规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72例,术后在进行常规患肢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应用弹力袖套束缚患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后,试验组患肢水肿发生率(23.6%)显著低于对照组(43.5%)(P<0.05),随访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患肢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弹力袖套,对于防治患肢水肿效果显著,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刘巧刿;全舒萍;黄晓群;屈淑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