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叶建红;周坚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厚度
摘要:[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下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指数 [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8.43±4.76mm,显著性大于子宫内膜炎(4.04±2.55mm),子宫内膜增生(5.16±2.78mm)和正常子宫内膜厚度(3.94±2.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RI>0.4者比例为34.48%(10/29),而在其他良性子宫内膜疾病及正常内膜组中的比例为97.52%(118/121)(χ<'2>=74.275.P=0.000).[结论] 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的血流特征有助于鉴别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中内膜的良恶性.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7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1例,Ⅳ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1例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提高了肿瘤全切率,减少了各种手术并发症.

    作者:高建国;蓝佛林;龙建武;陈文远;郭之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iRNA沉默S100P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S100P基因后对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S100P基因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siRNA体外转染至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48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S100P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迹测定S100P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 转染siRNA后,S100P基因往mRNA水平上表达减少了77%,蛋白表达降低了74%,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siRNA-S100P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应用RNAi技术沉默S100P基因可以降低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中S100P表达,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李文峰;李刚;倪吴花;蒋磊;吴式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GFK1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HGFK1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第一个环状结构域(K1)的基因表达产物,在临床上具有抑制细胞运动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潜在治疗作用.全文对HGFK1在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上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昱;吕尚东;方哲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皮肤毒性的处理

    靶向药物导致不同的副作用,常见的是皮肤毒性,如毛囊炎、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毛发异常,而且持续时间长,常需要仔细的临床处理,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夏雅芬;梅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营养治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疾病本身的抗肿瘤治疗方法的原因,食管癌患者多表现中重度营养不良.营养治疗使机体受益大于肿瘤受益.对多数伴有营养不良的食管癌患者而言,抗肿瘤治疗期间的营养治疗应该成为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者:李苏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和10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MR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在工作站上进行ADC值测量.[结果] 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1.162×10<'-3>±0.045×10<'-3>mm<'2>/s和1.484×10<'-3>±0.191×10<'-3>mm<'2>/s,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的1.780×10<'-3>±0.492×10<'-3>mm<'2>/s.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者的瘤/肝值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依据磁共振弥散成像的DWI图像、ADC值,对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合山;陈文辉;史佩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ELF方案或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65例

    [目的] 比较ELF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LF方案组(34例)和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组(31例),ELF方案:足叶乙苷120mg/m<'2>静脉滴注,d<,1-3>亚叶酸钙300mg/m<'2>静脉滴注,d<1-3>,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d<,1-3>奥沙利铂联合希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持续静脉滴注3h,d<,1>,希罗达1g/m<'2>口服,3次,d<,1-14>.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以上疗程.[结果]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组总有效率58.1%(18/31),ELF方案组总有效率32.4%(11/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38,P=0.037).两组患者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及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等,其中ELF组脱发发生率较高(χ<'2>=4.622,P=0.032).[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优于ELF方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余智渊;许若才;罗以;邬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下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指数 [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8.43±4.76mm,显著性大于子宫内膜炎(4.04±2.55mm),子宫内膜增生(5.16±2.78mm)和正常子宫内膜厚度(3.94±2.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RI>0.4者比例为34.48%(10/29),而在其他良性子宫内膜疾病及正常内膜组中的比例为97.52%(118/121)(χ<'2>=74.275.P=0.000).[结论] 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的血流特征有助于鉴别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中内膜的良恶性.

    作者:叶建红;周坚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代谢Meta分析

    [目的] 评价现有文献报道中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按文献纳入标准,检索CBMDisc、CNKI和PubMed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有关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联合rhGH或术后单纯营养支持治疗对比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入选,累计病例288例.与单纯营养支持者相比,联合rhGH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显著升高(P<0.01).[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联合rhGH通过增加蛋白质合成,有效缓解术后应激反应的蛋白分解代谢作用.

    作者:袁媛;王峰;赵欣;陈志敏;孙三元;李苏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醋酸染色法联合碘染色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醋酸染色法(VIA)联合碘染色法(VILI)对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采用VIA/VILI在杭州市萧山区农村28~55岁的妇女人群中开展宫颈癌筛查.VIA或VILI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阳性者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 2007~2009年期间,总筛查1 697人次,其中低级别CIN 17例、高级别CIN 10例、浸润癌2例.[结论] 在资源、设备有限的农村地区,VIA/VILI方法对妇女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及早诊早治.

    作者:钱杏仙;周红燕;张亚萍;泮少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食管及胃底贲门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液对食管及胃底贲门癌患者营养状态和炎性反应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因食管及胃底贲门癌拟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及术后双程肠内营养组(n=47);B组,术后单程肠内营养组(n=41).A组术前10d辅助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能量,3d内达到400ml/d并维持至术前1d.术后24h两组均使用肠内营养制剂,3d内达到400ml/d并维持至术后7d,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术前10d、1d,术后第1d、8d检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0d时均有营养不良表现,A组患者经过辅助肠内营养支持,术前1d营养状况较B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炎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d、8d的A组比B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IL-6、CRP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 食管及胃底贲门癌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程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情况,缓解急性炎性反应.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的病理大切片研究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病灶的退缩模式.[方法] 21例初治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行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全组病例均在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标准根治术,术后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评价残留病灶的退缩模式.[结果] 18例(85.7%)患者肿瘤的退缩模式为在原肿瘤范围内的原位消散,残留肿瘤细胞密度降低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3例(14.3%)呈向心性退缩且周围无癌灶残留.[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退缩模式大部分为在原肿瘤范围内的原位消散,但病理范围并没有缩小.

    作者:陈述政;王永胜;毛卫波;黄渊;徐少杰;潘颖;潘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再发甲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再发甲状腺癌的潜在关系.[方法]对2000~2008年收治9例乳腺癌再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阳性7例,阴性2例;甲状腺癌ER阳性4例,阴性5例.4例ER阳性甲状腺癌均来自于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结论] 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乳腺癌相关.

    作者:谢天红;姜松伍;邱志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1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规律的探讨

    [目的] 分析食管胸段鳞癌根治术后复发特点,探索术后预防性照射的指征和预防性放射治疗的靶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1例食管胸段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病例约70%患者T分期为T<,3>,一半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70.2%患者病理分期为Ⅲ期.复发部位主要是双侧锁骨上(33.3%)、气管食管沟淋巴结(27.9%)、上纵隔淋巴结(19.8%),吻合口复发约10%,而瘤床复发只有2.7%(3例).[结论] 食管胸段鳞癌术后上纵隔、锁骨上是主要的失败区域,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靶区应主要以上纵隔以及双侧锁骨上为主.

    作者:刘冠;徐裕金;赖霄晶;王准;郑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肠癌CXCR4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CXCR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 CXCR4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1%(40/7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2/14)(P<0.01).CXCR4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分期(P=0.041)、淋巴结转移(P=0.018)显著相关.CXCR4阴性表达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优于阳性表达者(P=0.008).[结论] CXCR4蛋自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作者:李权;杨银龙;张筱骅;杨开颜;万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特别是术前使用肠内营养治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老年食管癌患者50例,根据营养风险指数(NRI)对患者营养状态分组,A组患者(32例)存在轻度或中度营养风险,术前即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补充,共5d;B组患者(18例)无营养不良,术前不给予口服肠内营养液.两组患者术中均顺利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第1d起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逐渐加量.评价患者入院时、术后第3d、第7d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大.通过术前5d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状况改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营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是促进术后恢复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祝鑫海;具晟;陈国平;舒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5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和MR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检查17例,MR检查8例,分析其CT和MR影像学特点.[结果] 25例肿瘤中实性肿块型2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卵圆形实质性肿块;囊实性肿块4例;完全囊性肿块1例;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呈缓慢渐进性轻度强化,囊性低密度区未见强化.CT和MR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59%和75.00%.[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凌男;江海涛;俞炎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34例

    [目的] 观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癌性腹腔积液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4例给予腹腔循环灌注化疗,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腹腔灌注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76.47%(2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15/28),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 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安全有效.

    作者:方学辉;吴倩;韩雪梅;任欣乐;白星;朱兵;李金燕;赵俊平;陈利;沈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OX-2抑制剂对U937细胞中COX-2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COX-2抑制剂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U937细胞株,每次实验取12瓶5ml U937细胞液,分成3组,加入COX-2抑制剂试剂,使每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5.0、10.0和50.0μmol/L.将3组细胞分别孵育6、12、24h后,观察不同药物终浓度组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OX-2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OX-2抑制剂可抑制COX-2蛋白表达,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COX-2抑制剂作用后,U937细胞凋亡率增加,增殖受抑.[结论] COX-2抑制剂可抑制VEGF、COX-2表达,有希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

    作者:李琳;任金海;成志勇;梁文同;高晓丽;韩英;魏薇;刘永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45例

    [目的]探讨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组(45例)和顺铂组(39例),两组在根治性放疗的同时给予奈达铂(奈达铂100mg/m<'2>静滴d<,1.22.43>)或顺铂(顺铂100mg/m<'2>,静滴d<,1.22.43>)化疗.[结果] 奈达铂组CR 42例(93.3%),PR 3例(6.7%),顺铂组CR 35例(89.7%),PR 4例(10.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奈达铂组和顺铂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熊锐华;田秀荣;任庆;唐新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