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强;于琳琳;刘湘
患者男,7周岁.因不慎被狗咬伤面部,于当日下午1时30分来我院口腔科要求治疗.专科检查:T36.7℃,P86次/min,青少年男性,神志清楚,精神可,哭闹,发育营养良好,自觉体位,查体不合作.左侧眼眶下区皮肤呈不规则横撕裂伤口约4cm左右,左侧唇面沟区横撕裂伤口约3cm左右,深达肌层,出血较多,牙列|2 ⅢⅣ处齿槽骨裂伤,活动Ⅲ°,鼻、耳均正常,双眼球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球结膜充血.
作者:崔立宝;崔志善;李瑞娟;张振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变化,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16例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结果:发现痛支神经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多于、大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结论:我们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促进了SP的释放,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并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
作者:胡世辉;姜晓钟;赵云富;叶挺军;宋朝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颌面部外伤中时有磁性异物击入软组织中,常规异物取出手术探查时需分离较多软组织,因颌面部美观因素及面神经等重要神经、血管解剖结构而使操作受限.作者利用眼科取角膜及球内磁性异物的电磁吸铁器(上海公私合营荣业印书馆出品,型式852,电力75W),为1993年至2000年期间的8例颌面部磁性异物患者成功取出异物.
作者:余立强;于琳琳;刘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预防口腔固定正畸酸蚀牙釉白斑的发生.方法:在酸蚀前后分别用氟化泡沫对牙釉质进行氟化处理.结果:经氟化处理的牙齿,釉白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化处理可降低口腔固定正畸患者釉白斑的发生率.
作者:钱成明;秦明群;毛峻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穿髓底的后牙经牙体牙髓治疗后的修复方法及保存时间.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建议拔除的穿髓底的后牙残根残冠病例,经完善的根管及髓底修补术后1/2~1月无症状者,进行全冠或桩核冠修复.结果:经修复后三年复查,有效率占92%;无效率占8%.结论:穿髓底的后牙残冠残根经完善的牙髓及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汤国荣;李珊珊;黄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行HE染色及组织学观察.结果:24例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9.2岁;下颌23例,上颌1例.X线片示呈单囊性边界清楚透光区.病理表现分三型:(1)腔内型(丛状单囊成釉细胞瘤)7例,(2)壁内型(壁成釉细胞瘤)10例,(3)混合型7例,未见WHO第一型牙源性囊肿早期成釉细胞瘤变.结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
作者:黄晓峰;成明江;廖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支架设计对金瓷冠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对两种支架设计制作的30个前牙金瓷冠及天然牙进行抗压强度的测定,记录瓷折裂时的负荷.结果:金瓷冠比天然牙有更大的抗压强度;镶嵌型支架设计的金瓷比全瓷型支架设计的金瓷冠有更大的抗压强度.结论:采用镶嵌型支架设计能提高金瓷冠的抗压强度.
作者:叶剑涛;潘朝斌;常少海;蔡华雄;钟志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88年起用再植术保存上前牙残根,在前牙美容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自1988年-1994年间,收治此类门诊病人35人,男19人,女16人,年龄25年-48岁,患牙37颗,中切牙26颗,侧切牙9颗;尖牙2颗,均为残根,病程数月或数年,唇侧瘘管,不能作根管治疗予以保留,X线摄片提示根尖有阴影,其中5例在外院因外伤冠折作根管治疗时,侧壁穿孔,一直未予修复.
作者:詹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纪小的22岁,大的52岁,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差异.其中实习生操作4例,本文作者操作2例,其他医生操作4例.用5ml注射器配6针头或5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麻醉药为保质期内的2%普鲁卡因肾上腺素.
作者:陈景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包括80例106颗前牙缺损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以25-45岁居多.按冠部牙体破坏程度分为三类.Ⅰ类:牙冠缺损1/3-1/2;Ⅱ类:牙冠缺损2/3-3/4;Ⅲ类:牙冠缺损余留牙根.以上所有病例,常规进行牙周及根管治疗.观察2周后,采用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
作者:彭蓓;杨杨;张晓瑜;谢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牙颌模型专用三维形态高精度光学采集系统,并在微机上进行模型线距、面积、弧度、体积的测量及拔牙模拟、矫治效果预测、咬合关系动态模拟.方法:依据激光三角形测距原理设计专用激光扫描仪.采用单片机控制扫描系统, PC机接收单片机传来的扫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三维坐标值.结果:研制出来的专用三维扫描仪能有效消除采集死区、精度达0.01mm.能成功对牙颌模型进行线距、弧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以及拔牙模拟、治疗效果预测、咬合关系的动态观察.结论:该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扫描分析系统能精确高效采集牙颌模型的立体形态,并可进行多指标的测量与模拟,也便于齿学资料的保存与观察.
作者:姚森;易亚星;李忠科;邓方林;黄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味子浸出液的防龋效果.方法:体外试验观察五味子浸出液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粘附的抑制情况;临床实验观察五味子液漱口对菌斑形成的影响.结果:当五味子浸出液的浓度为10%(w/v)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较对照组减少65.41%;细菌粘附率下降11.63%;pH值则升高1.51.50%(w/v)五味子液漱口,4h,24h菌斑指数分别较对照组低0.47、0.83.结论:五味子浸出液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作者:熊炎斌;张瑞芳;黄星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氟化钠涂膜对学生的防龋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13岁学生449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228人在每学年中共使用氟化钠涂膜三次,均为每月一次.结果:两组患龋基线情况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新增患龋率,新增龋失补牙数和新增龋失补牙面数分别降低59.26%,57.90%和51.22%,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化钠涂膜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局部用氟防龋方法,而且操作简便,易被接受,适合应用于学生群体防龋.
作者:朱维建;高益群;梁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烤瓷程序对钴铬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统一的钴铬合金拉伸试样,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后,比较它们的抗拉强度、硬度、伸长率.结果: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试样的主要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可尝试采用二次铸造法制作烤瓷牙可摘义齿,扩大烤瓷修复的适应症,满足患者对义齿美观,坚固耐用的要求.
作者:朱松;于德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Carnoy液和三氯醋酸(TCA)涂布兔上颌窦粘膜及窦腔骨壁,研究两种药液对这些组织的损伤特性以及对粘膜再生修复和骨改建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成4组,分别用Carnoy液、20%和35%TCA、生理盐水涂布于双侧上颌窦窦腔,术后采用三种荧光素标记新骨,制作常规组织切片及非脱钙切片,并测量矿化沉积率.结果:Carnoy液、20%和35%TCA都可引起粘膜上皮坏死,术后4周上皮可重新形成.药液作用于刮除粘骨膜的骨创面后8周未见上皮再生.骨组织计量学测量结果表明新骨沉积过程由于烧灼作用明显抑制.结论:两种药液具有较强的烧灼作用,可致上皮结构破坏,抑制上皮再生和骨改建过程.
作者:刘冰;赵怡芳;李宏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设计和方法1. 新型测量尺结构特点附图垂直臂结构图新型测量尺有其独到的设计特点.它采用一副类似眼镜架结构作为有效的稳定支撑构件,以一束可见光代替测量尺的活动臂,以有线遥控方式调节光束的上下移动指示颏底点位置.
作者:张燕影;陈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生理状态下细胞内Ca2+池的分布以及IP3引起Ca2+释放的量,以进一步了解唾液分泌机制.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分离的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进行膜电流测量.结果:乙酰胆碱引起定量Ca2+释放;光分解Caged IP3引起定量Ca2+释放;电流振动是细胞内Ca2+浓度振动性变化的结果.结论:IP3敏感的细胞内Ca2+池其释放量依赖于IP3浓度,主要分布在CL-通道存在的细胞膜下.
作者:张伟;王晓容;徐勇忠;欧阳喈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根侧牙周囊肿亦称牙周侧方囊肿,是临床上不常见的发育性牙源性囊肿.该囊肿通常无自觉症状,多位于前磨牙-尖牙-切牙区,X线表现为牙根侧方界限清楚的透射影.
作者:周春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牙周病患者与全身健康者龈沟液IL-1β的差异及这一炎症介质水平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龈沟液IL-1β水平,同时测ID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结果:IDDM病人龈沟液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牙周炎中这一炎症介质浓度明显高于轻度牙周病.龈沟液IL-1β水平不与反映糖代谢控制状况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结论:龈沟液IL-1β水平在受局部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受全身因素调控.糖尿病人因全身反应异常,龈沟液IL-1β会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重度牙周炎发生.
作者:付云;凌均棨;李延兵;张侬;欧阳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