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

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关键词:胰腺肿瘤, 药物疗法, 吉西他滨, 固定剂量速率
摘要:[目的]评价健择(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8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健择固定速率静脉滴注(每分钟 10mg/m2),1200mg/m2,静滴120min,d1,d8,d15,每28d重复,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2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PR 6例,SD 15例,PD 7例,总有效率21.43%.疼痛缓解率50.00%(14/28),行为状态改善率42.86%(12/28),体重改善率35.71%(10/28),TTP 3.0个月,MST 8.2个月,6个月生存率46.2%,1年生存率28.6%,2年生存率17.9%.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健择固定剂量率静滴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及临床受益反应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良恶性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诊断246例分析

    观察246例307个浅表肿大淋巴结的二维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良性肿大的淋巴结长径与厚度比(L/S)2,形态较规则,有淋巴门,所显示的血管多粗细均匀,分支少,走行规则,血流分级0~Ⅱ级;而恶性肿大淋巴结L/S<2,常互相融合,无淋巴门,所显示的血管多粗细不均、杂乱,分支多,走行扭曲,血流分级Ⅱ~Ⅲ级.良性肿大的淋巴结表现为中心血管型;淋巴结结核与转移淋巴结相似,多为周边血管型.

    作者:茹融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125I粒子治疗肺癌58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瘤体完全缓解率为22.4%(13/58),部分缓解率为69%(40/58),总有效率为91.4%,1年生存率93.1%(54/58).并发症:术中咳血6例,气胸15例,粒子脱落移位3例,刺激性咳嗽3例,发热5例,白细胞下降8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王焕根;邵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02例乳腺癌钼靶、超声、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30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钼靶摄影、超声扫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141例、109例和12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05%、82.57%和84.80%.三项联合检查4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50%.钼靶摄影、超声扫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各有长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方孙阳;胡明忠;王焕根;邱海江;叶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873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利普液基细胞学(LPT)在宫颈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 730例利普液基细胞学样本采用TBS分类诊断,并与组织学活检结果对照.[结果]LPT细胞学阳性者723例,总检出率8.28%,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45例(占3.95%),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67例(占0.7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6例(占2.9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2例(占0.48%),鳞状细胞癌(SCC)11例(占0.13%),腺癌(AC)2例(占0.02%),未检到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HSIL活检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5.24%和85.72%,ASC-US活检阳性率33.16%.[结论]LPT对宫颈病变的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黄必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65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5例中晚期鼻咽癌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放疗前诱导化疗1次+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3~5次;对照组20例,行单纯行根治性放疗.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0.5g/m2,d1~3;表柔比星(EPI)60mg/m2,d1;顺铂(DDP)30mg/m2,d1~3;静脉滴注.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和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0%、35.0%(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7%、75.0%(P<0.05).无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发生.[结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能提高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孙彩萍;黄黎明;王建芳;吴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膀胱内灌注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膀胱癌术后辅助性膀胱内丝裂霉素联合卡介苗灌注或单用表阿霉素灌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患者于术前、灌注第6周、12周及48周后调查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生活质量量表采用改良的Andreas Bohle调查表.调查率达95%和97%.[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在不同治疗组间、治疗的不同阶段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全身不适、下腹痛、小便时烧灼感、小便粘滞感、乏力等,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膀胱癌术后辅助性MMC/BCG或EPI-ADM膀胱内灌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轻微.

    作者:徐莹玲;白秀华;陈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颈癌术后盆腔脓肿致输尿管梗阻1例

    1 病例资料女性,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入院时呈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血块,宫颈菜花状肿瘤4+cm,阴道穹隆暴露困难,宫体平位、略大,双侧宫旁未及增厚,双侧附件未及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

    作者:王梅丽;周建英;于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Ⅲ期临床研究的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6年6月 15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n=82)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n=71).同步组化疗方案为泰素25mg/m2,或顺铂30mg/m2,共6~8周.两组放疗方案相同,放疗技术采用常规或IMRT,原发肿瘤和阳性淋巴结总剂量为70~76Gy.[结果]治疗结束时,同步组的淋巴结CR率稍高于单放组(52.0%vs.48.5%,P=0.058).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复发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同步组为93.5%、83.3%、96.3%和86.7%,单放组为87.3%、76.2%、95.3%和80.4%,差异均无显著性.在Ⅲ期患者中,同步组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6.9%,显著高于单放组的78.9%(P=0.034).[结论]同步放化疗降低了Ⅲ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远期结果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黄晓东;易俊林;高黎;徐国镇;李素艳;罗京伟;蔡伟明;肖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30例老年晚期NSCLC

    3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晚期NSCLC,用吉西他滨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吉西他滨800mg/m2,静滴d1,8,康莱特注射液100ml静滴d1~10,21~28d为1个周期,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3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7例,稳定13例,进展10例,有效率(CR+PR)为23.3%(7/3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6.7%(20/30);有76.7%(23/30)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为39%.主要毒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仅10%(3/30)的患者出现Ⅲ~Ⅳ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作者:李梅;王峰;潘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特点

    [目的]探讨纵隔型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收集分析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肿瘤侵犯前纵隔为主21例,侵犯中纵隔为主3例,侵犯后纵隔为主9例.瘤体大径3cm 30例,≤3cm 3例.瘤肺交界面模糊27例,清晰6例.纵隔大血管受压变形30例.[结论]纵隔型周围型肺癌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红洲;张凌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ox多因素分析121例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鼻咽癌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1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Cox模型分析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1%、74.77%和67.0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显著性的预后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汪浩;孔令玲;张明霞;谢晋医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放化疗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宫颈癌29例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7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58例,其中观察组29例常规根治性放疗加同步化疗加榄香烯乳,对照组29例仅做常规根治性放疗加同步化疗.治疗结束时,观察组CR 29例,对照组CR 23例.观察组达CR的平均时间为5.3±1.4周;对照组为7.6±1.6周(P<0.01).提示应用榄香烯乳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具有良好协同作用.

    作者:胡芝;李胡斌;黄一统;柯晓慧;蒋联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ecretagogin在45例胃癌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Secretagogin(SCGN)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5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SCGN的表达,并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SCG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3.3%(6/45),周围正常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86.6%(P<0.05),低分化及印戒细胞胃癌组织中SCGN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T3~4期SCGN表达高于T1~2期(P<0.05).[结论]SCG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胃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孙文辉;骆明远;邵小根;余新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68例晚期胃癌

    [目的]评价香菇多精注射液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6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34)采用香菇多糖联合FOLFOX4方案,而对照组(n=34)单用FOLFOX4方案,均连用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无CR,PR 21例,有效率为61.7%;对照组无CR,PR 11例,有效率为3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88).试验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149).试验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梅;廖国清;刘鹏辉;解国清;曲怡梅;李亮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ePNP自杀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ePNP(E.coli PNP)的细胞模型,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大肠杆菌E.coli K12总DNA,PCR方法克隆大肠杆菌ePNP基因,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MSCV-ANGPTL4,鉴定测序.脂质体法将三种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ANGPTL4、pVSV、pGAG-POL共转染293-EBNA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感染MDA-MB435细胞.荧光显微镜与RT-PCR检测MDA-MB435细胞ePNP基因的表达.[结果]所克隆的ePNP基因与文献报道一致;成功构建了pMSCV/ePN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ePNP基因在MDA-MB435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结论]pMSCV/ePNP自杀基因载体的成功构建及其表达为ePNP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克强;李文林;饶泽昌;赵林;刘东海;唐洪林;石小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形成蛋白与肿瘤转移

    胚性通路被认为影响着肿瘤干细胞的生存及复杂微环境的形成,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全文重点介绍胚性通路中的代表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以及其在肿瘤转移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季语祝;王芳;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p16基因缺失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PCR分析法,对157例鼻咽癌标本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为35.0%(55/157).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性别、年龄无显著性相关.但生存期<3年者的p16基因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高于生存期3年者(69.57%vs.29.10%,χ2=14.12,P=0.000).[结论]p16基因第2外显子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何侠;宋丹;陈森清;李金田;郑必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瘤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西达本胺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抑制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西达本胺(Chi-damide,实验室编号:CS055)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观察CS055(2、4、8、16、32、64μmol/L)对LoVo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检测p21、CDK4、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S055体外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CS055(16μmol/L、48h)诱导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示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并且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sub-G1)峰.CS055可明显提高p2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CS055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p21、CDK4、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

    作者:何向明;李苏宜;刘琳;陈宝安;邱少敏;赵伟;赵红;张全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纯放疗和综合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方法]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年龄≥70岁接受放疗和放化综合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分型鳞癌65例,腺癌24例,大细胞癌5例,其他类型11例(分类不明癌);分期ⅢA 43例、ⅢB 62例;治疗方法:单纯放疗70例,综合治疗35例,其中同步放化疗7例,序贯化放疗28例.中位放疗剂量60Gy(34~74Gy).[结果]存活病人中位随访17.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1年生存率65.8%,3年生存率19.8%,5年生存率15.0%.全组72例(68.6%)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内复发31例(29.5%),远地转移34例(32.4%),7例(6.7%)出现胸内复发及远地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显著影响预后.15例(14.3%)患者出现NCI CTC≥3级放射性肺炎.放化疗综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53.3%vs.7.1%,χ2=27.0,P<0.001)[结论]老年(≥70岁)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卡氏评分和放疗剂量与预后有关.

    作者:戴洪海;曹建忠;王绿化;欧广飞;梁;军;冯勤付;肖泽芬;陈东福;吕纪马;周宗玫;张红星;殷蔚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