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刘荫;李红玖;刘唯;程由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疾病。病毒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导致死亡。卡波西肉瘤(KS)是HIV/AIDS病人机会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罕见,普通人群KS发病率为1/10万,在未经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KS发生率达30%[1]。
作者:曹代娣;柳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新型控释性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在实验动物牙周缺损区缓释四环素的性能。方法:选用15只雄性健康杂交犬,在双侧上颌尖牙近中牙槽骨处制作三壁骨内袋缺损,分别随机将含1%、5%、10%四环素(TTC)的不饱和聚磷酸酯/β-磷酸三钙复合物(UPPE/β-TCP)直接注射入其中一侧的牙槽骨缺损区内(UPPE/β-TCP/TTC(1%)组、UPPE/β-TCP/TTC(5%)组和UPPE/β-TCP/TTC(10%)组)。于术后第3、7、14 d用滤纸提取术区的龈沟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TTC的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在第3、7、14 d时,三组的龈沟液TTC浓度均高于抑制牙周主要致病菌所需要的TTC低抑菌浓度,在第7 d和第14 d时各组材料缓释四环素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1%TTC的新型控释性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UPPE/β-TCP复合物在实验动物体内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牙周致病菌,防止牙周炎的复发。
作者:张智星;冯祥礼;毛靖;肖建中;邱进俊;刘承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读者在为我刊投稿时,请认真阅读我刊“稿约”,稿约每年均发布在第一期(即当年1月份)上,并请按稿约注明的基本格式及要求撰写。因我刊为月刊,稿件处理流程快、周期短,按稿约要求撰写可以减少责任编辑与作者之间稿件的往返次数,提高稿件处理速度。
作者: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从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中筛选针对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条目,形成疾病专表,并对其性质进行考评。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从寻求种植义齿修复的102例牙列缺损患者所填写的OHIP-49中筛选条目,形成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OHIP-I)。使用该量表和自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义齿满意度表对另外97例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状况进行评价,考评OHIP-I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结果: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OHIP-I)共含有14个条目,分为"功能限制"、"生理疼痛与不适"和"心理与社交影响"3个维度。 OHIP-I量表总得分及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布为0.70~0.88。 OHIP-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患者自评口腔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s=0.71,P<0.001)。种植修复治疗满3个月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分与种植义齿修复后的OHIP-I得分成明显正相关(rs=0.53,P<0.001)。治疗前后患者的OHIP-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个条目治疗前后得分差异的效应大小(Effect size-ES)分布为0.40~1.00。结论:OHIP-I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适合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佳钰;陈卓凡;张庆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口腔感觉异常征包括灼口综合征、口干症及味觉异常。该病发病率和就诊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类口腔疾病,但其病因和诊断方法不甚明了,治疗效果欠佳。唾液在维护口腔健康和舒适方面起重要作用,唾液流量和(或)成分的改变可能造成口腔感觉异常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唾液因素在口腔感觉异常征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文怡;吴迎涛(综述);王万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不同表面预处理方法对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结树脂嵌体的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40颗新鲜拔除的无龋坏人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嵌体制作要求制备邻牙合II类窝洞,并制作树脂嵌体。根据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分为4组:直接粘接组(A组,对照组)自酸蚀处理组(B组)全酸蚀处理组(C组)磷酸处理组(D组)。处理完毕后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结嵌体固位。经冷热循环500次,染料染色24h后,沿牙体长轴纵向剖开观察并测定微渗漏情况。结果:B组、C组、D组的轴壁龈壁微渗漏情况均优于A组,D组的轴壁渗漏情况优于龈壁,其余各组轴龈壁之间的渗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酸蚀处理可以减少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牙体组织之间的微渗漏,磷酸单独预处理对龈壁处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微渗漏影响较轴壁处釉质大。
作者:密东祥;张丽芳;王冰;陈梦楠;李天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超声龈下刮治同步银菊清齿露冲洗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30人,从每位患者口内选取双侧第一磨牙,按自身左右对照设计原则随机分入实验组(银菊清齿露组)和对照组(蒸馏水组)。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后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并采集龈沟液(GCF),观察比较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LI、BOP、PD、AL和龈沟液中IL-6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应用银菊清齿露冲洗比传统超声龈下刮治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牙周指标。
作者:李娜;王江;俞梅;喻锦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4种常用托盘的印模精度。方法:制备标准模型,按照PFM标准备21牙,采取一次法、两次法分别用狼牌托盘、不锈钢卷边托盘、铝制托盘、塑料托盘取模,计算印模优秀率。结果:一次法及二次法印模中,狼牌托盘及不锈钢卷边托盘优秀率均达到90%以上,与铝制托盘和塑料托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与二次法印模中狼牌托盘及不锈钢卷边托盘对牙冠颈缘复制精度明显优于铝制托盘和塑料托盘。
作者:马蕾;徐宏宇;康三梅;贾列妮;赵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颏舌肌成肌分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作用,探索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HIF-1α敲降质粒,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颏舌肌成肌细胞,设阴性对照组,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在低氧(1%O2)环境下诱导成肌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成肌细胞分化2、4、6 d,PGC-1β、AMPKα1、pAMPKα1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低氧分化4 d时AMPK通道激活剂与阻滞剂对PGC-1β的表达影响,western blot定量分析。结果:①HIF-1α敲降组的PGC-1β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分化4 d时表达高(P<0.05);②AMPKα1总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AMPKα1的表达在HIF-1α敲降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③AMPK通路促进剂AICAR增加PGC-1β的表达(P<0.05),抑制剂Compound C明显抑制PGC-1β的表达(P<0.05)。结论:HIF-1α下调了低氧环境中PGC-1β的表达,PGC-1β的表达受AMPK通路的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卢芸;刘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例完成牙周治疗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分别记录义齿戴入时,戴入后3、6、12、24个月的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周袋深度(PD)。结果:24个月后PI和SBI指数增加,但12个月后和24个月后PD指数下降情况与义齿戴入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具有稳定基牙,促进牙周组织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隽;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作为一种口腔疾病对患儿身心健康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影响的综合评估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临床上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些量表在临床上的作用开展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常用量表类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曹骏瑶(综述);叶玮(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非白色念珠菌口腔白斑和白色念珠菌口腔白斑组织中RIP2、Caspase-12的表达,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白斑组织中RIP2和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口腔白斑组织,通过HE染色、真菌银染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抗原确定是否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白色念珠菌白斑和白色念珠菌白斑组织中RIP2和Caspase-12的表达,图像分析测定平均光密度值,通过统计分析评价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白色念珠菌白斑组中RIP2和Caspase-12的表达水平较非白色念珠菌白斑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增强口腔白斑组织中RIP2和Caspase-12的表达。
作者:蒋文晖;王文梅;王翔;钱雅洁;高雅凡;段宁;蒋红柳;白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报道5例首次就诊于口腔科的Ramsay-Hunt综合征病例,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经过及临床转归进行总结。
作者:李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测量国人经眶入路相关骨性解剖结构的CBCT数据,为临床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收治60例拍摄头面部CBCT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相关测量软件测量眶下入路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侧眶下缘进针点到圆孔外口的距离:LAE=(46.59±0.15)mm (45.32±0.13mm),右侧距离:(47.13±0.13)mm (46.12±0.10mm);左侧圆孔外口到视神经外口的距离:LAB=(16.7±0.05)mm(16.3±0.06mm),右侧距离:17.1±0.04mm(16.4±0.03mm);左侧进针在垂直方向上的安全角度:α=15.54°±0.02°(15.10°±0.02°),右侧角度:16.12°±0.01°(15.59°±0.03°)。结论:熟悉有关骨性解剖结构相对位置为安全开展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第II支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延超;朱辞名;汪雨轩;朱浩;张力;王帅;华泽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对可乐酸蚀脱矿乳牙釉质再矿化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因滞留拔除的健康乳磨牙30颗,将每颗牙沿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纵切成4个牙块,随机进入A、B、C、D组(n=30)。经碳酸饮料浸泡脱矿(10 min×10次/d×7 d)后,进行如下处理:A组(不处理)、B组(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处理)、C组(氟化物处理)、D组(奥敏清牙齿脱敏剂与氟化物联合处理),分别处理2 min×2次/d×7 d。用激光荧光龋探测仪(DIAGN-Odent)记录各时间点的荧光值,扫描电镜(SEM)观察各组釉质表面形态。结果:与A组相比,再矿化处理后B、C、D组荧光值显著降低(P<0.01)。D组荧光值显著低于B、C组(P<0.05),而B、C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EM下经奥敏清牙齿脱敏剂或氟化物处理后表面均有一定沉积物。结论: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具有促乳牙脱矿釉质再矿化的作用,与氟化物联合应用具有加强协同作用。
作者:俞少玲;李姮;王文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CEREC 3D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70颗大面积缺损的第二磨牙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EREC 3D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冠,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并分别于6个月,1年,2年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失访2颗,其余68颗患牙分别在6个月、1年、2年复查时,无脱落,折断、牙劈裂等不良现象。各个复查阶段均没有出现C级别结果,临床复查的A指标达到85%以上。结论:CEREC 3D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残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荣华;王林虎;刘俊;郭家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蒜素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4例婴幼儿鹅口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实验组采用大蒜素与维生素AD滴剂混合液涂于白色斑块处及其周围黏膜;对照组采用2%碳酸氢钠涂抹。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4.03%,对照组有效率7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幼儿鹅口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安;刘荫;李红玖;刘唯;程由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症是以快速进展的重度牙周组织破坏和掌跖角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早,常导致乳恒牙早失。本文报道1例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病例。
作者:陈珊;柳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与自体髂骨松质骨块混合进行骨移植手术,观察PRF能否促进骨形成,减少植骨术后的骨吸收。方法:犬8只,制备犬上颌骨双侧牙槽突裂模型,左、右侧裂隙随机分入实验组(骨块+PRF)及对照组(骨块),于术后当日、2个月、4个月行CT检查,测量植骨区骨量变化,术后4个月处死动物,植骨区取材,行组织学检查及显微CT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4个月时实验组的骨量减少程度小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方面大于对照组(P<0.01),在骨小梁厚度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于碎骨块形式的植骨手术,可以促进新骨生成,减少植骨手术后的骨吸收。
作者:马长胜;周龙;陆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和牙周炎对大鼠血清和牙龈中瘦素和CRP含量的影响。方法:32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牙周炎组(CP),慢性间歇低氧组(CIH),复合组(CP+CIH)。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牙龈组织中瘦素和CRP的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CIH组大鼠血清和牙龈的CRP水平均高于常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复合组的含量高;牙周炎和CIH组大鼠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常氧对照组,相反,牙龈的瘦素水平低于常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组的牙龈瘦素水平低。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促进血清和牙龈中CRP含量升高,血清中瘦素含量增加,而牙龈中瘦素含量减少。并且加重了牙周的破坏程度。
作者:杨洋;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