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五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总结

关键词:口腔黏膜病, 学术大会, 学术会议, 专委会, 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论文, 疗效标准, 会员参加, 规范文本, 东北地区, 参加会议, 自治区, 吉林省, 长春市, 交流
摘要: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8月25日~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具有五个“第一”的特点: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学术大会,在东北地区召开的第一次学术大会,第一次有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参加的会议,第一次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兄弟专委会参加会议,第一次宣读黏膜病专委会制定的疗效标准规范文本.会议收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71篇论文,有93位代表的论文在大会交流.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颗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

    目的研究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颗恒磨牙沿牙颈缘截去牙冠,采用XTL-2型立体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对髓室底的截面形态、髓室底发育沟、根管口数目及其间距进行观测.结果 6髓室底全为四边形;7髓室底三角形占60%,四边形占40%;6髓室底四边形占74%,五边形占26%;7髓室底四边形占90%,三角形占10%.上颌磨牙髓室底多为“7”和“Y”形沟;下颌磨牙多为中央形沟和颊侧沟;7髓室底“C”形沟占16%.同时还获得恒磨牙根管口数目及根管口间距的有关数据.结论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是牙髓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顾永春;皮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颗经过完善根管充填后的严重缺损的后牙,35颗进行整体铸造桩核冠修复,16颗进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并随访观察2~3年.结果两组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用于修复后牙严重缺损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洪波;夏海斌;郭进新;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提取并部分纯化bBMP促进节段性骨缺损愈合的定量组织学研究

    目的从小牛骨基质中提取并部分纯化bBMP,以促进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方法通过SDS-PAGE电泳及生物活性鉴定实验,证实bBMP保留了其活性蛋白成分,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在此基础上,合成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即HA-bBMP-Co,用以整复家兔尺骨中段1.5 cm节段性骨缺损,并对缺损区新骨生长量进行定量组织学测定.结果 HA-bBMP-Co复合人工骨植入整复节段性骨缺损,其新骨生长量明显高于同期HA-Co复合人工骨组(P<0.01).结论 HA-bBMP-Co复合人工骨能有效地促进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替代材料.

    作者:费伟;李铮;尹明平;王大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d:YAG激光对Dyract复合体充填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观察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对复合体Dyract充填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新鲜拔除的完整离体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26颗)和对照组(24颗).在样本牙的颊舌面制备V类洞,对照组常规完成Dyract充填,实验组用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后再行Dyract充填.所有样本经冷热循环处理后,再进行微渗漏实验.用体视显微镜和SEM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激光光蚀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微渗漏实验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Nd:YAG激光的光蚀作用有助于增强复合体Dyract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改善边缘封闭,减少微渗漏,有利于充填成功.

    作者:李梅;朱晓斌;欧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23中药合剂促进溃疡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023中药合剂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寻找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新药.方法在致癌和阻癌动物实验中,观察1023对活检伤口的促愈合作用;在临床上观察1023治疗RAU和创伤性溃疡的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23用药组可使伤口感染率下降,伤口愈合率平均提前1.4天(P<0.01).在临床观察中发现1023与左旋咪唑疗效相似,可以使溃疡期缩短,疼痛天数减少,间隙周期延长.还可使创伤性溃疡愈合加快.结论 1023有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可作为临床上溃疡疾病的一种新的辅助用药.

    作者:陈作良;陈宏柏;官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VEGFR-3表达与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确定VEGFR-3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VEGFR-3主要表达定位在脉管结构,在正常及病变上皮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口腔癌VEGF-C表达阳性之VEGFR-3染色脉管数目比阴性增多,淋巴结转移比无转移增多(P<0.01);而鳞癌比正常黏膜、白斑增多(P<0.05);随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增高,VEGFR-3染色脉管数目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C表达的增高,通过其受体VEGFR-3导致了淋巴管的增生,这种增生在肿瘤情况下很可能导致了淋巴道转移的增加.

    作者:于大海;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γ-干扰素对OSF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目的了解γ-干扰素(IFN-γ)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IFN-γ用于治疗OSF的可能性.方法取6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人颊黏膜,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采用MTT比色法及羟脯氨酸试剂盒分别观察IFN-γ对NM-FB及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IFN-γ对NM-FB及OSF-FB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IFN-γ明显抑制NM-FB及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电镜发现IFN-γ使NM-FB及OSF-FB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减少并有肿胀.结论 IFN-γ是OSF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负性调节因子,有可能用于临床治疗OSF.

    作者:彭解英;吴颖芳;方厂云;刘蜀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涎腺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3例报告

    临床资料例1,吴某,男,54岁.因左颌下包块9个月,无口干症状.查体:左颌下一包块,无压痛,直径约2.0 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混合瘤,行手术摘除颌下腺及瘤体.术后病理报告: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作者:施志坚;杨师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种类的熔模材料对玻璃陶瓷全冠精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熔模材料对玻璃陶瓷全冠精度的影响,以及适合性方面为玻璃陶瓷全冠临床用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蜡制做三组全冠熔模,共18个,每组6个.制作玻璃陶瓷全冠,测试并比较全冠各部位、各组全冠的适合性.结果三组全冠的适合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冠的适合性略优于其它两组,第三组即普通技工用蜡所铸冠的适合性较差,但也在临床接受范围内(<120μm).结论底层为舒张蜡,外层为嵌体蜡更适用于玻璃陶瓷全冠熔模的制做.

    作者:常中炎;王忠义;毛勇;艾绳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正畸治疗(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月~24岁的11例唇腭裂患者,根据年龄相应采取Hotz矫治器或方丝弓固定矫治器配合活动上颌腭扩弓矫治器、口外力前方牵引头帽等装置进行矫治,分析患者软、硬组织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唇腭裂术前正畸治疗,降低反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干扰;②在生长发育期间对唇腭裂术后反患者进行系统的正畸治疗,使患者的凹面型得到改善;③唇腭裂正颌外科术前正畸治疗,使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上下颌前牙去代偿,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结论正畸治疗是唇腭裂序裂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林铭;彭国光;吴俊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一氧化氮(酶法)试剂盒定量检测42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良性病变组和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分别为73.57μmol/L±15.93μmol/L、178 14μmol/L±67.33μmol/L和38 95μmol/L±12.69μmol/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01),而良性病变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口腔黏膜发生癌变时,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规律.检测口腔肿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作者:尚政军;李金荣;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改良Nance加螺旋弹簧推磨牙向远中矫治安氏Ⅱ类错

    推磨牙向远中可使用多种方法,如用J形钩,口外弓,活动矫治器或钐钴磁体相斥力系统[1~3].本文介绍一种改良Nance加超弹性镍钛螺旋弹簧,利用口外弓或Ⅱ类牵引来加强支抗,以推磨牙向远中,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宫耀;陈荣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对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结论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可推广的手术.

    作者:徐卫;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尖锐湿疣1例

    患者,男,26岁.因外阴部赘生物半年,伴舌腹部赘生物前来就诊.经问诊,有不洁性交及口交史.皮肤科诊断为“生殖器尖锐湿疣”.

    作者:董宝财;李映芳;龚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许国祺教授生平

    我刊名誉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著名的口腔黏膜病专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18日不幸逝世,享年85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面部黑痣激光治疗后发生基底细胞癌(附3例报告)

    病例报告例1,庞某,女,63岁,1998年12月就诊.述左鼻翼外下方有绿豆大黑痣多年,无痛痒等不适症状.因恐恶变于1年前在某医院行激光治疗,约半月余伤口愈合,该处平整颜色完全正常.

    作者:朱光第;陈炳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伤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伤性溃疡(FU)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FU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28例FU中,青少年多见,占85.7%,平均年龄8岁,成人4例,占14.3%,男:女=3:1;发病部位以唇、颊、舌多见;溃疡类型为地图型、直沟型和弹坑型;通过纠正不良习惯,采用皮质激素药膏治疗,总有效率96.43%,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FU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且对皮质激素药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殷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1 6、pRb在PA和CPA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p16及pRb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表达的A相关性及在CP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pRb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16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逐渐减少,而pRb的表达逐渐增高,其关联系数r=-0.328.结论p16和pRb在PA和CPA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CPA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洪章;伍虹;王建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后牙牙体磨耗特点及处理方法

    本研究将老年人后牙重度磨耗者牙体形态分成三类:①牙齿均匀磨耗, 面达牙冠大径;②牙齿不均匀磨耗,非功能尖高而陡;③牙齿不均匀磨耗, 面呈颊舌侧和中央较高的“三高两低”形态.临床治疗中介绍三种不同于常规的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后牙的治疗方法:①髓室固位的方法;②面制成“V”字形,以加强固位;③先磨改非功能尖,降低其高度.

    作者:林松杉;章禾;韩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蚕蛾珍珠散治疗RAU的疗效观察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了确诊为RAU的病例110例,年龄18~58岁,其中女性68例(占63%),男性42例(占38%),均为发病后2天内来院就诊.

    作者:徐家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