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种根尖倒封闭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定量比较研究

于金华;俞未一;张光东;刘伟

关键词:镓合金, 玻璃离子, 倒封闭术, 微渗漏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四种牙体修复材料的根尖倒封闭性能.方法用标准纸尖法和染料渗透法相结合,定量分析离体牙根尖倒封闭术后不同时间的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染料浸透7 d、14 d、28 d时,各试验组间边缘微渗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玻璃离子组边缘微渗漏情况明显优于合金组(P<0.05);28 d时,各试验组根管内纸尖吸液体积均值的大小顺序为:银汞合金组>镓合金组>自凝型GIC组>光固化型GIC组(P<0.05).结论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比其它三种材料具有更好的根尖倒封闭性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嗜酸性腺瘤1例

    患者,男,77岁,农民.于一年半前无意发现左耳垂下方有一杏核大小的肿块,轻微活动,无痒痛不适感.随后逐渐长大,生长速度缓慢,无消长史.半月前,因感冒伴肿块肿痛,口服消炎药物,效果欠佳,来我院就诊.

    作者:肖桂秋;尹秀凤;韩金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后牙牙体磨耗特点及处理方法

    本研究将老年人后牙重度磨耗者牙体形态分成三类:①牙齿均匀磨耗, 面达牙冠大径;②牙齿不均匀磨耗,非功能尖高而陡;③牙齿不均匀磨耗, 面呈颊舌侧和中央较高的“三高两低”形态.临床治疗中介绍三种不同于常规的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后牙的治疗方法:①髓室固位的方法;②面制成“V”字形,以加强固位;③先磨改非功能尖,降低其高度.

    作者:林松杉;章禾;韩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颗经过完善根管充填后的严重缺损的后牙,35颗进行整体铸造桩核冠修复,16颗进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并随访观察2~3年.结果两组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用于修复后牙严重缺损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洪波;夏海斌;郭进新;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颌面部炎性假瘤3例误诊分析

    炎性假瘤属于增生性炎症的一种类型,并非真正的肿瘤且伴有良性的临床经过.由于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复杂且病理学表现因部位不同又不尽一致,在颌面部疾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

    作者:肖水生;贺鸿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种类的熔模材料对玻璃陶瓷全冠精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熔模材料对玻璃陶瓷全冠精度的影响,以及适合性方面为玻璃陶瓷全冠临床用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蜡制做三组全冠熔模,共18个,每组6个.制作玻璃陶瓷全冠,测试并比较全冠各部位、各组全冠的适合性.结果三组全冠的适合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组冠的适合性略优于其它两组,第三组即普通技工用蜡所铸冠的适合性较差,但也在临床接受范围内(<120μm).结论底层为舒张蜡,外层为嵌体蜡更适用于玻璃陶瓷全冠熔模的制做.

    作者:常中炎;王忠义;毛勇;艾绳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0颗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

    目的研究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颗恒磨牙沿牙颈缘截去牙冠,采用XTL-2型立体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对髓室底的截面形态、髓室底发育沟、根管口数目及其间距进行观测.结果 6髓室底全为四边形;7髓室底三角形占60%,四边形占40%;6髓室底四边形占74%,五边形占26%;7髓室底四边形占90%,三角形占10%.上颌磨牙髓室底多为“7”和“Y”形沟;下颌磨牙多为中央形沟和颊侧沟;7髓室底“C”形沟占16%.同时还获得恒磨牙根管口数目及根管口间距的有关数据.结论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是牙髓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顾永春;皮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VEGFR-3表达与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确定VEGFR-3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VEGFR-3主要表达定位在脉管结构,在正常及病变上皮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口腔癌VEGF-C表达阳性之VEGFR-3染色脉管数目比阴性增多,淋巴结转移比无转移增多(P<0.01);而鳞癌比正常黏膜、白斑增多(P<0.05);随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增高,VEGFR-3染色脉管数目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C表达的增高,通过其受体VEGFR-3导致了淋巴管的增生,这种增生在肿瘤情况下很可能导致了淋巴道转移的增加.

    作者:于大海;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环设计与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嵴吸收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与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嵴吸收之问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列远中游离缺失的患者55例,其中末端基牙采用RPI型卡环13例,RPA型16例,传统三臂卡环26例,于义齿修复当时以及修复后6月和12月时,拍摄该末端基牙的定位X线根尖片,并进行数字减影分析,计算末端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嵴的骨吸收参考体积量.结果①剩余牙槽嵴以及末端基牙颊舌侧牙槽嵴顶的吸收:RPA组低于RPI组和传统三臂卡环组;②末端基牙远中牙槽嵴顶的吸收:RPA组和RPI组低于传统三臂卡环组.结论近中支托设计的卡环,较远中支托设计的卡环,更利于维护末端基牙远中牙槽骨的健康;RPA型卡环设计较RPI和传统三臂卡环设计更利于维护末端基牙颊舌侧牙槽骨以及剩余牙槽嵴的健康.

    作者:张仁国;王新知;张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统计源期刊是按照国家标准评价的优秀期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台阶式长臂辅弓

    材料和方法1.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的组成,弯制方法及制作要求 1.1 组成由主弓及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组成.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由近中固位臂、近中斜臂、近中螺簧、中央双台阶式长臂、远中螺簧、远中斜臂、远中固位臂组成(图1).

    作者:邱云志;王俊祥;尹梅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瓣旋转推进腭裂修复术的临床作用

    临床资料1.分别选择单侧Ⅱ°、Ⅲ°,双侧Ⅲ°腭裂各2例,均为唇裂术后患者,其中2例裂隙宽大.2.手术方法2.1 按两瓣法常规作松弛切口,凿断翼钩,适当游离腭前神经血管束,掀起黏骨膜瓣(图1).

    作者:曲延刚;孙乐刚;王丽芳;张玉根;李涛;王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软或硬塑下颌前移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附20例报告)

    目的软或硬塑下颌前移口腔矫治器(OA)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分析.方法使用软或硬塑下颌前移OA治疗OSAS患者20例,3个月后复查主观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结果软、硬塑下颌前移OA以及合并统计患者的耐受率分别为83%、75%、78%,鼾声、睡眠憋醒、白日嗜睡等症状改善或消失,PSG五项监测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软或硬塑下颌前移OA是治疗OSAS的较好方法.

    作者:黄敏方;周嫣;陈世稳;方志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23中药合剂促进溃疡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023中药合剂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寻找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新药.方法在致癌和阻癌动物实验中,观察1023对活检伤口的促愈合作用;在临床上观察1023治疗RAU和创伤性溃疡的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23用药组可使伤口感染率下降,伤口愈合率平均提前1.4天(P<0.01).在临床观察中发现1023与左旋咪唑疗效相似,可以使溃疡期缩短,疼痛天数减少,间隙周期延长.还可使创伤性溃疡愈合加快.结论 1023有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可作为临床上溃疡疾病的一种新的辅助用药.

    作者:陈作良;陈宏柏;官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种根尖倒封闭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定量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四种牙体修复材料的根尖倒封闭性能.方法用标准纸尖法和染料渗透法相结合,定量分析离体牙根尖倒封闭术后不同时间的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染料浸透7 d、14 d、28 d时,各试验组间边缘微渗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玻璃离子组边缘微渗漏情况明显优于合金组(P<0.05);28 d时,各试验组根管内纸尖吸液体积均值的大小顺序为:银汞合金组>镓合金组>自凝型GIC组>光固化型GIC组(P<0.05).结论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比其它三种材料具有更好的根尖倒封闭性能.

    作者:于金华;俞未一;张光东;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方苔藓片玉叶解毒冲剂联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我院牙周黏膜科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男28例(23.3%),女92例(76.7%),年龄18~67岁,其中35~55岁90例(75%).病程长者27年,短者1个月,病程在1年以上者78例(65%).其中糜烂型62例(51 7%),非糜烂型58例(48.3%).

    作者:张苹;徐树森;张琼;张永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面颊部裂头蚴病1例

    患者,男性,20岁,侗族,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肿张,经卫生队消炎治疗,肿胀明显消退,但发现肿胀区遗有两个小肿块,当时未予处理.之后右面部反复肿胀,消炎治疗可消肿,但两肿块仍存在.于1997年7月30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颊部肿物”收住院.患者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遗传病史及手术外伤史.

    作者:李淑云;张津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Ⅱ期整复

    材料与方法1.自1998年8月至今作者在门诊手术室对3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进行Ⅱ期整复,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3~29岁,平均16岁.15例术前曾行齿槽裂植骨修复术,2例曾行双重牙列修复术.

    作者:张继生;唐友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运动神经异位吻合与植入重建横纹肌神经支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移植肌肉、重建神经支配.方法以兔的舌下神经及神经袢,副神经及胸头肌为动物模型,进行重建横纹肌神经支配的研究.结果舌下神经移位吻合与神经袢植入胸头肌6个月后,经组织形态学和肌电活动等方面的检测证实,神经成功的获得了再生,部分重建了肌肉功能.结论将移植肌肉的神经残端与原器官的支配神经近端吻合,同时再将相关的神经植入肌肉内的手术设计是合理的,能够重建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将该方法用于舌癌切除术后重建及再造舌的神经支配,有希望改善其术后的功能,并防止其萎缩退变.

    作者:蒙宁;陈天山;蒙敏;范颖峰;梁自民;曹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d:YAG激光对Dyract复合体充填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观察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对复合体Dyract充填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新鲜拔除的完整离体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26颗)和对照组(24颗).在样本牙的颊舌面制备V类洞,对照组常规完成Dyract充填,实验组用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后再行Dyract充填.所有样本经冷热循环处理后,再进行微渗漏实验.用体视显微镜和SEM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激光光蚀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微渗漏实验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Nd:YAG激光的光蚀作用有助于增强复合体Dyract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改善边缘封闭,减少微渗漏,有利于充填成功.

    作者:李梅;朱晓斌;欧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对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结论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可推广的手术.

    作者:徐卫;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