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月~24岁的11例唇腭裂患者,根据年龄相应采取Hotz矫治器或方丝弓固定矫治器配合活动上颌腭扩弓矫治器、口外力前方牵引头帽等装置进行矫治,分析患者软、硬组织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唇腭裂术前正畸治疗,降低反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干扰;②在生长发育期间对唇腭裂术后反患者进行系统的正畸治疗,使患者的凹面型得到改善;③唇腭裂正颌外科术前正畸治疗,使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上下颌前牙去代偿,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结论正畸治疗是唇腭裂序裂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林铭;彭国光;吴俊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一氧化氮(酶法)试剂盒定量检测42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良性病变组和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分别为73.57μmol/L±15.93μmol/L、178 14μmol/L±67.33μmol/L和38 95μmol/L±12.69μmol/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01),而良性病变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口腔黏膜发生癌变时,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规律.检测口腔肿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作者:尚政军;李金荣;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自1998年8月至今作者在门诊手术室对3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进行Ⅱ期整复,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3~29岁,平均16岁.15例术前曾行齿槽裂植骨修复术,2例曾行双重牙列修复术.
作者:张继生;唐友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对复合体Dyract充填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新鲜拔除的完整离体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26颗)和对照组(24颗).在样本牙的颊舌面制备V类洞,对照组常规完成Dyract充填,实验组用Nd:YAG激光照射洞缘牙釉质后再行Dyract充填.所有样本经冷热循环处理后,再进行微渗漏实验.用体视显微镜和SEM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激光光蚀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微渗漏实验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Nd:YAG激光的光蚀作用有助于增强复合体Dyract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改善边缘封闭,减少微渗漏,有利于充填成功.
作者:李梅;朱晓斌;欧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移植肌肉、重建神经支配.方法以兔的舌下神经及神经袢,副神经及胸头肌为动物模型,进行重建横纹肌神经支配的研究.结果舌下神经移位吻合与神经袢植入胸头肌6个月后,经组织形态学和肌电活动等方面的检测证实,神经成功的获得了再生,部分重建了肌肉功能.结论将移植肌肉的神经残端与原器官的支配神经近端吻合,同时再将相关的神经植入肌肉内的手术设计是合理的,能够重建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将该方法用于舌癌切除术后重建及再造舌的神经支配,有希望改善其术后的功能,并防止其萎缩退变.
作者:蒙宁;陈天山;蒙敏;范颖峰;梁自民;曹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炎性假瘤属于增生性炎症的一种类型,并非真正的肿瘤且伴有良性的临床经过.由于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复杂且病理学表现因部位不同又不尽一致,在颌面部疾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
作者:肖水生;贺鸿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引区内组织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用自制的牙支抗下颌骨牵引装置,对山羊下颌骨进行牵引,0.25 mm/12 h,共牵引16 d,分别于开始牵引的8、16、32、48 d取材,标本固定之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间充质细胞在牵引早期大量增生,并不断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和成骨细胞,后两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出具有活跃的合成和分泌功能,清晰可见新形成的胶原纤维、哈氏管、以及骨基质矿化的过程.结论牵引区内组织和细胞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处于活跃的改建过程中,这正是新组织再生的基础.
作者: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寻找治疗OLP安全有效的方法,作者对20例OLP患者采用口服小剂量氯喹及局部应用Nd:YAG激光照射,结果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可以在临床上试用.
作者:管志江;朱雪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中的意义.方法对16例行植骨术的病例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手术适应症、方法、效果评价、供骨区选择及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结论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可推广的手术.
作者:徐卫;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颗恒磨牙沿牙颈缘截去牙冠,采用XTL-2型立体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对髓室底的截面形态、髓室底发育沟、根管口数目及其间距进行观测.结果 6髓室底全为四边形;7髓室底三角形占60%,四边形占40%;6髓室底四边形占74%,五边形占26%;7髓室底四边形占90%,三角形占10%.上颌磨牙髓室底多为“7”和“Y”形沟;下颌磨牙多为中央形沟和颊侧沟;7髓室底“C”形沟占16%.同时还获得恒磨牙根管口数目及根管口间距的有关数据.结论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是牙髓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顾永春;皮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服用硝苯地平引起的牙龈增生.方法门诊随机观察与服用硝苯地平有关的牙龈增生病人20例,并了解停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20例牙龈增生病人,通过停药和局部治疗,6月后随访,局部症状有所缓解.结论服用硝苯地平可引起牙龈增生.
作者:陈卫民;陶学金;马净植;王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和方法1.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的组成,弯制方法及制作要求 1.1 组成由主弓及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组成.双台阶式长臂辅弓由近中固位臂、近中斜臂、近中螺簧、中央双台阶式长臂、远中螺簧、远中斜臂、远中固位臂组成(图1).
作者:邱云志;王俊祥;尹梅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了确诊为RAU的病例110例,年龄18~58岁,其中女性68例(占63%),男性42例(占38%),均为发病后2天内来院就诊.
作者:徐家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我院牙周黏膜科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男28例(23.3%),女92例(76.7%),年龄18~67岁,其中35~55岁90例(75%).病程长者27年,短者1个月,病程在1年以上者78例(65%).其中糜烂型62例(51 7%),非糜烂型58例(48.3%).
作者:张苹;徐树森;张琼;张永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刊名誉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著名的口腔黏膜病专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18日不幸逝世,享年85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牙外科正畸术在治疗错畸形、改善容貌和咬合关系方面疗效较好,且简便易行、见效快.但根据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1]显示,此手术有一定的失败比例发生[2].本文就牙外科正畸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谭跃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7岁,农民.于一年半前无意发现左耳垂下方有一杏核大小的肿块,轻微活动,无痒痛不适感.随后逐渐长大,生长速度缓慢,无消长史.半月前,因感冒伴肿块肿痛,口服消炎药物,效果欠佳,来我院就诊.
作者:肖桂秋;尹秀凤;韩金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RAU患者外周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7名轻型RAU患者,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6周(每次10粒,每天3次),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经复方丹参滴丸6周口服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6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血沉与红细胞压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改善RAU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RAU患者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RAU的临床治疗中选择使用.
作者:黄华锋;董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数字X线头影图像进行预处理,为头影测量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方法采用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灰度线性变换和锐化技术对数字X线头影图像进行处理,改善数字X线头影图像的质量.结果经处理后的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图像噪声得以降低,对比度提高,图像边缘及细微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图像增强技术可有效改善X线头影图像质量,为头影测量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曹国刚;鲍旭东;胡遒生;王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资料例1,吴某,男,54岁.因左颌下包块9个月,无口干症状.查体:左颌下一包块,无压痛,直径约2.0 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混合瘤,行手术摘除颌下腺及瘤体.术后病理报告: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作者:施志坚;杨师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