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志江;朱雪华
目的比较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颗经过完善根管充填后的严重缺损的后牙,35颗进行整体铸造桩核冠修复,16颗进行分瓣铸造桩核冠修复,并随访观察2~3年.结果两组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冠用于修复后牙严重缺损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洪波;夏海斌;郭进新;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7岁,农民.于一年半前无意发现左耳垂下方有一杏核大小的肿块,轻微活动,无痒痛不适感.随后逐渐长大,生长速度缓慢,无消长史.半月前,因感冒伴肿块肿痛,口服消炎药物,效果欠佳,来我院就诊.
作者:肖桂秋;尹秀凤;韩金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一氧化氮(酶法)试剂盒定量检测42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良性病变组和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分别为73.57μmol/L±15.93μmol/L、178 14μmol/L±67.33μmol/L和38 95μmol/L±12.69μmol/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口腔鳞癌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01),而良性病变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口腔黏膜发生癌变时,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规律.检测口腔肿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作者:尚政军;李金荣;李祖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9岁.因左上后牙松动要求拔除.检查见6Ⅲ°松动,腭侧牙根已暴露.采用1%丁卡因棉球表面麻醉,用药后约5 min患者出现心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问话无反应,牙关紧闭,脉搏细弱,血压14/9 kPa,心率60次/分,律齐.
作者:邱敏强;王亚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推磨牙向远中可使用多种方法,如用J形钩,口外弓,活动矫治器或钐钴磁体相斥力系统[1~3].本文介绍一种改良Nance加超弹性镍钛螺旋弹簧,利用口外弓或Ⅱ类牵引来加强支抗,以推磨牙向远中,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宫耀;陈荣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了确诊为RAU的病例110例,年龄18~58岁,其中女性68例(占63%),男性42例(占38%),均为发病后2天内来院就诊.
作者:徐家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研究将老年人后牙重度磨耗者牙体形态分成三类:①牙齿均匀磨耗, 面达牙冠大径;②牙齿不均匀磨耗,非功能尖高而陡;③牙齿不均匀磨耗, 面呈颊舌侧和中央较高的“三高两低”形态.临床治疗中介绍三种不同于常规的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后牙的治疗方法:①髓室固位的方法;②面制成“V”字形,以加强固位;③先磨改非功能尖,降低其高度.
作者:林松杉;章禾;韩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病例报告例1,庞某,女,63岁,1998年12月就诊.述左鼻翼外下方有绿豆大黑痣多年,无痛痒等不适症状.因恐恶变于1年前在某医院行激光治疗,约半月余伤口愈合,该处平整颜色完全正常.
作者:朱光第;陈炳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检测p16及pRb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表达的A相关性及在CP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和pRb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16在正常腮腺、PA和CPA中的表达逐渐减少,而pRb的表达逐渐增高,其关联系数r=-0.328.结论p16和pRb在PA和CPA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在CPA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洪章;伍虹;王建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实验采用扫描电镜及X线能谱分析方法,分别对自行研制的人工骨(HAC)与正常人新鲜离体的牙根及牙槽骨进行了观察分析,为该人工骨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谭北旋;夏防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引区内组织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用自制的牙支抗下颌骨牵引装置,对山羊下颌骨进行牵引,0.25 mm/12 h,共牵引16 d,分别于开始牵引的8、16、32、48 d取材,标本固定之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间充质细胞在牵引早期大量增生,并不断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和成骨细胞,后两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出具有活跃的合成和分泌功能,清晰可见新形成的胶原纤维、哈氏管、以及骨基质矿化的过程.结论牵引区内组织和细胞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处于活跃的改建过程中,这正是新组织再生的基础.
作者: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病在AIDS中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对13例HIV/AIDS患者进行系统体检,重点观察口腔病损情况,并行真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主要为间断咳嗽、长期腹泻、低热、消瘦.3例发生严重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病,1例伴消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 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真菌、细菌、病毒等机会性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常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先兆症状,也易合并其它病损(二重感染),对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防止感染向口咽、食道、胃等部位发展.
作者:吴小燕;王望梅;汤爱明;桂希恩;李辉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四种牙体修复材料的根尖倒封闭性能.方法用标准纸尖法和染料渗透法相结合,定量分析离体牙根尖倒封闭术后不同时间的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染料浸透7 d、14 d、28 d时,各试验组间边缘微渗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玻璃离子组边缘微渗漏情况明显优于合金组(P<0.05);28 d时,各试验组根管内纸尖吸液体积均值的大小顺序为:银汞合金组>镓合金组>自凝型GIC组>光固化型GIC组(P<0.05).结论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比其它三种材料具有更好的根尖倒封闭性能.
作者:于金华;俞未一;张光东;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我院牙周黏膜科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0例,男28例(23.3%),女92例(76.7%),年龄18~67岁,其中35~55岁90例(75%).病程长者27年,短者1个月,病程在1年以上者78例(65%).其中糜烂型62例(51 7%),非糜烂型58例(48.3%).
作者:张苹;徐树森;张琼;张永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023中药合剂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寻找一种用于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新药.方法在致癌和阻癌动物实验中,观察1023对活检伤口的促愈合作用;在临床上观察1023治疗RAU和创伤性溃疡的疗效.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23用药组可使伤口感染率下降,伤口愈合率平均提前1.4天(P<0.01).在临床观察中发现1023与左旋咪唑疗效相似,可以使溃疡期缩短,疼痛天数减少,间隙周期延长.还可使创伤性溃疡愈合加快.结论 1023有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可作为临床上溃疡疾病的一种新的辅助用药.
作者:陈作良;陈宏柏;官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服用硝苯地平引起的牙龈增生.方法门诊随机观察与服用硝苯地平有关的牙龈增生病人20例,并了解停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20例牙龈增生病人,通过停药和局部治疗,6月后随访,局部症状有所缓解.结论服用硝苯地平可引起牙龈增生.
作者:陈卫民;陶学金;马净植;王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自1998年8月至今作者在门诊手术室对3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进行Ⅱ期整复,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3~29岁,平均16岁.15例术前曾行齿槽裂植骨修复术,2例曾行双重牙列修复术.
作者:张继生;唐友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γ-干扰素(IFN-γ)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IFN-γ用于治疗OSF的可能性.方法取6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人颊黏膜,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采用MTT比色法及羟脯氨酸试剂盒分别观察IFN-γ对NM-FB及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IFN-γ对NM-FB及OSF-FB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IFN-γ明显抑制NM-FB及OSF-FB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电镜发现IFN-γ使NM-FB及OSF-FB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减少并有肿胀.结论 IFN-γ是OSF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负性调节因子,有可能用于临床治疗OSF.
作者:彭解英;吴颖芳;方厂云;刘蜀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刊名誉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著名的口腔黏膜病专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18日不幸逝世,享年85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