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炎的对照分析

孙苗根;陈文

关键词:林可霉素, 慢性, 根尖周炎, 治疗
摘要:采用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31例,并作随机对照,结果表明1周窦道消失率前牙、前磨牙、磨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各组叩痛及不适改善情况与对照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半年窦道消失率及叩痛不适好转率、X线片根尖骨愈合率治疗组前牙与对照组前牙无明显差异(P>0.05),前磨牙及磨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对窦道消失有明显帮助,对长期前磨牙、磨牙窦道消失,叩痛、不适治愈及根尖骨质修复有明显疗效。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髓室底穿通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38人39例髓室底通的牙体保守治疗,经6月~2年随访,成功率为89.74%。表明此方法对保留髓室底穿通的患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后牙隐裂全冠修复(附62例报告)

    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62例共76个牙,男42例,女20例;年龄28~63岁;上颌第一磨牙28个,下颌第一磨牙21个,上颌第二双尖牙11个,下颌第二双尖牙7个。

    作者:冯乐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龋坏的初步分析

    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后牙变异固定桥修复的临床分析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本资料从95年至99年中共修复120例病人,其中有115例均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只有5例病人固定桥松动脱落,失败率占4.17%,成功率占95.83%,脱落的固定桥重新粘接后即可继续使用。

    作者:周天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戊巴比妥钠麻醉口腔实验动物效果的分析

    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口腔常用实验动物,比较不同药物浓度、配制方法等差别。结果显示小于常规麻醉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可使口腔颌面手术顺利完成;过滤除菌方法优于高压灭菌法;即配即用,更换不同厂家或批号麻药时,应首先进行预实验是保证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峰;段小红;吴军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36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立即修复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男29人,女7人,年龄大72岁,小30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 临床分期:按TNM分期标准,Ⅰ期21人,Ⅱ期5人,Ⅲ期8人,Ⅳ期2人。 病理分类:鳞癌29例,基底细胞癌5例,原位癌1例,疣状癌1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吸烟与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关系的研究

    吸烟作为牙周炎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关;吸烟的人群中患牙周炎的机率高[1]。 本文调查了280名吸烟及不吸烟者的牙周附着水平及牙龈退缩水平,旨在探讨吸烟与牙周附着丧失(AL)及龈退缩(GR)的关系。

    作者:郑蓉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云南白药溃疡膜的临床应用

    众所周知云南白药是具有明显的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能的中药,从1996年至今作者把云南白药制成膜剂,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向红;李仲昆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聚碳酸酯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应用成品3M聚碳酸酯冠口内直接制作前牙牙冠,对128例患者共186颗前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观察0.5~3年,冠完好率为96.2%。3M聚碳酸酯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具有固位可靠、瞭力分布均匀、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为基层医院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理想方法。结合临床观察和应用体会,指出冠修复成败的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

    作者:李兆金;邵江红;王立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致下颌角骨折1例

    患者,男,22岁,因左下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来诊。检查见左下智齿牙冠部分暴露,牙周组织无红肿,牙无松动及叩痛,X光片见智齿中位水平阻生。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树脂化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充填乳磨牙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树脂化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在乳磨牙充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7个病例每个病例有两个乳磨牙龋,一个乳磨牙龋作自身对照用树脂化玻璃离子充填另一个乳磨牙龋洞用银汞合金充填,1年后复查。结果两种材料在乳磨牙Ⅰ类洞的充填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Ⅱ类洞的充填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树脂化玻璃离子是乳磨牙龋坏修复的良好材料,临床效果优于银汞合金。

    作者:林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烤瓷牙牙周炎

    目的分析瓷牙牙周炎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31例病人41颗烤瓷牙进行腭侧唇侧的深度测量,发现唇侧深度高于腭侧(P<0.05)。结果基牙制备过程中,唇侧为美容牙周袋深。牙骨质没有全部去除。基牙唇侧残留薄片,薄片刺激牙龈组织,其次唇侧牙周袋深超过0.5 mm,导致细菌滋长及影响烤瓷牙龈边缘的光滑度等也是产生牙周炎的原因。结论预防烤瓷牙牙周炎要求修复科医生尽可能按操作程规制备基牙。

    作者:任贤云;管玉堂;李旭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CT扫描在全下颌固定种植义齿模型重建中的应用

    采用CT旋转断层扫描法及冠状扫描法获取全下颌固定种植义齿及颌骨各结构连续断面的CT影像,将结构轮廓均匀放大后,输入计算机,经数据处理完成三维形态数字仿真模型重建,从而建立适应口腔组织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

    作者:张晖;刘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腮腺及导管损伤手术治疗体会(附75例报告)

    我科自1980年至1998年以业共收治颌面部损伤并腮腺瘘及导管瘘75例,均采取造瘘口腔内置管手术修补瘘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先银;白忠诚;王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285例口腔急诊病例分析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85例口腔急诊病例。其中男性679例,女性606例,年龄为10个月至70岁,按10岁为一个年龄组,并将所有病例分为损伤、炎症、牙痛、拔牙后并发症、其它等5大类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周晓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强的松、土霉素、VitC研粉局部治疗复发性阿复它溃疡的疗效评价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选择我们院门诊口腔科复发性阿复它溃疡患者,溃疡发作1~2天,每次发作1~4个。 2. 排除对象:①孕妇;②近期内服各种抗生素及口疮治疗药物;③服用免疫增强或免疫抑制药物。

    作者:雷萍;余浩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冠套——铸造卡环联合固位的应用

    采用冠套固位修复体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设计灵活,义齿稳固、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等特点,再联合铸造卡环,又能将固定、活动义齿有机地结合起来,义齿行使功能时体现了二者的特点,作者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韩永庆;方丽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应用内窥镜取上颌窦内断根的临床报告

    在牙拔除术中,断根或根尖进入上颌窦形成上颌窦异物,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旦断根进入上颌窦腔内,应及早取出,否则可能造成上颌窦及拔牙创面的感染,甚至形成上颌瘘而长期不愈。笔者近期尝试采用在鼻腔——鼻窦内窥镜下行窦腔内断根取出的方法,其操作简捷,痛苦小,尤其适用于门诊操作,治疗患者5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鲁;陈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复合树脂与复合体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比较

    比较两种复合体和复合树旨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我们对38名患者的228颗牙分别用三种材料修复,对他们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希平;刘永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桩核结构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通过在残根、残冠内制作桩核结构的方法,既能较好地恢复牙冠形态,又能使修复后的牙齿作为基牙支持义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年多来采用桩核结构的方法制作的44付固定义齿及覆盖义齿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丽敏;韩永庆;陈婷婷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