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蓓;宋玉坤;朱筱磊;王玉亮;赵静;严序;王婧妍;初建平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在体评估活体组织器官血供情况的功能成像方式,为宫颈癌的诊断、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病理学特征和疗效评估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对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扫描技术及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董瑞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肺部结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结块样病变患者(恶性病变50例,良性病变16例)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比曲线(TIC),并测量DCE-MRI参数:大增强比(MER)、达峰时间(Tmax)、平均强化斜率(SLE)、大强化斜率(SS)和廓清率.结果:本组病变的TIC分为4种类型:速升下降型(A型)仅见于恶性肿瘤;速升-平台型和持续缓升型在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无明显强化型仅见于良性病变.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主要强化方式为环状强化,而腺癌为不均匀强化.DCE-MRI参数中,良性组Tmax明显较恶性组长(P<0.001),SLE明显小于恶性组(P=0.002).Tmax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价值,临界值取280s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8.0%、63.5%和76.5%.结论:DCE-MRI能提供肺结节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对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周舒畅;李志伟;夏黎明;王玉锦;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RSNA2016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胶质瘤的多模态成像对比剂、免疫治疗的监测、肿瘤微环境的调节等;②金纳米颗粒的体内分布、外周动脉疾病的分子成像和MRA对比剂的优化;③前列腺癌患者的PET诊断价值;④不典型肝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子探针;⑤分子影像学的新方法.
作者:穆可涛;陈小伟;赵旭;张巨;苏昌亮;朱文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早期宫颈癌ADC值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1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其中鳞癌100例、腺癌17例、腺鳞癌14例.100例鳞癌中低分化4例、中分化87例、高分化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行3.0T MR常规扫描及DWI检查.测量病灶的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型及不同分化程度早期宫颈癌的ADC值的差异.结果:早期宫颈鳞癌与腺癌的ADC均值、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宫颈腺癌与腺鳞癌的ADC均值、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不同的早期宫颈鳞癌之间ADC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在术前评估早期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对其分化程度的术前评估价值有限.
作者:胡启云;董越;董瑞彤;于岩岩;张瑞;李超;万慧子;罗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对比增强T1WI对Ⅰ B1期宫颈癌病灶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ⅠB1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对比增强MRI和DWI(b值取0、800和1000s/mm2)检查.分别在T2WI、ADC、DWI和对比增强T1WI图像上测量病灶的左右径、前后径及上下径,采用t检验将MRI测量值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种图像上测得的病灶左右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增强T1WI和T2WI上测得的病灶前后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图和DWI上测得的病灶前后径小于病理测量值(P<0.05).对比增强T1WI和T2WI上测得的病灶上下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各成像序列能够对宫颈癌Ⅰ B1期病灶大小进行相对精确的评估.
作者:张瑞;董越;于岩岩;罗娅红;刘凡;李超;万慧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估腺苷负荷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1)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6年8月国内外6个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外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系统)中关于腺苷负荷BOLD-fMRI诊断冠心病的中英文文献,分别使用Co-chrane协作网QUADAS-1、Review Manager 5.3 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Meta-disc version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BOLD-fMRI诊断冠心病的总体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和诊断比值比(DOR),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腺苷负荷BOLD-fMRI基于心肌节段(n=1738)水平诊断冠心病的总体SEN、SPE和DOR分别为0.79(95%CI:0.75~0.83)、0.73(95%CI:0.71~0.75)和11.79(95%CI:5.78~24.08),AUC为0.8504.结论:腺苷负荷BOLD-fMR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袁尉峰;宋林声;陈祯炜;赵新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今临床对于大部分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实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但因为治疗抵抗的存在,进展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差强人意,预后差,易复发等问题成为了临床工作的难题.而动态增强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微血管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为进展期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结果预测、预后评价等提供了帮助,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放化疗方案提供了指导.该文综述了DCE-MRI对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治疗结果及远期预后的预测的应用.
作者:李璞宸;罗娅红;董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低剂量MDCT在大肠疾病体检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6例体检者分别进行大肠低剂量MDCT扫描(A组)、钡剂灌肠(B组)和内镜检查(C组).以病理或临床诊断作为参照,比较3种检查方法检出大肠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操作难度、配合难度、舒适感、检查时间和可能性伤害共5个问题设计调查表来评估患者对3种检查方法的可耐受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6例中经病理和临床确诊的大肠病变63例,其中肿瘤17例、炎性病变45例、肠套叠1例.A、B、C三组检出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4%和95.7%、6.3%和92.5%,85.7%和97.8%,三组间敏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3种检查方法的耐受性低的例数分别为34例、22例和122例,患者对内镜检查的可耐受性显著低于MDCT和钡剂灌肠(P<0.05).结论:低张水灌肠低剂量MDCT技术能较好地显示大肠的解剖结构、可行性高,可为内镜和钡剂灌肠检查提供补充信息,可推荐作为大肠病变体检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张有为;黄文峰;刘世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改善冠脉CTA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117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单扇区重建技术行冠脉CTA扫描,以心率75次/分为界分为高心率组(38例)和低心率组(79例),分别采用标准算法(STD)和SSF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所获图像由本科诊断医师进行分析,以LiKert 5分制评分标准对冠脉整体质量进行评分,要求3分以下者需重新进行检查.结果:117例患者的STD图像的平均得分(4.18)显著低于SSF重建图像(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心率组中STD图像的平均得分(3.43)显著低于SSF重建图像(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心率组STD图像的平均得分(4.56)与SSF重建图像(4.6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能有效提高冠脉CTA的图像质量,尤其是对心率较快的患者,可提高对高心率患者冠脉成像的可判读性.
作者:王彪;陈兴灿;应小丰;金滨;潘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及rADC值对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12例PCNSLs和15例实性单发转移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肿瘤实质区及对侧对称区域的平均ADC值,计算两者的比值(rADC),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PCNSLs在DWI上呈高信号11例、等信号1例,ADC均值为(0.62±0.11)×10-3 mm2/s,rADC为0.93±0.15.单发转移瘤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11例、等或低信号4例,ADC均值为(0.76±0.18)×10-3 mm2/s,rADC为1.13±0.26.两组间肿瘤的平均ADC及r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t=-2.50,P<0.05).以rADC值1.17为阈值时,鉴别PCNSL和单发转移瘤的敏感度为46.7%,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70.4%.结论:ADC及rADC值在小脑半球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董安珂;张勇;程敬亮;卜春晓;李颜良;李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大脑皮层及皮层下NOS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15例主体位于大脑皮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OS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表现为团块样病灶,位于额叶多见,瘤体主要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8例在平扫T1WI上病灶内可见高信号区.增强后13例表现为显著不均匀环形或蜂房样强化,其中6例可见脑膜受侵、强化,瘤体内轻度坏死4例(27%),轻度瘤周水肿7例(47%);轻度强化2例(13%).结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NOS型胶质母细胞瘤具有一些较典型的MRI特征.
作者:王朝晖;韩雪;高培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第三代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扫描模式下,应用70kv低管电压联合20 mL低对比剂用量和3.0 mL/s低注射流率的三低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第三代双源CT对100例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心率(HR)≤75次/分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CTCA检查.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2种扫描方案:A组48例,管电压80 kVp,对比剂总量及流率分别为40 mL和4.0 mL/s;B组52例,管电压70 kVp,对比剂总量及流率分别为20 mL和3.0 mL/s.测量动脉腔内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等客观指标以及Likert 4级主观评分法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B组的图像噪声显著高于A组,但动脉(主动脉、左冠脉主干和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腔内CT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间SNR和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了40%.结论:使用第三代DSCT结合三低扫描方案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和流率均较常规扫描方案显著降低.
作者:梁蓉;张璋;李锋坦;姜英健;华明辉;张泽伟;于铁链;李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使用宝石能谱单能量成像(GSI)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的成像质量.方法:90例患者使用GE Discovery CT750 HD 64排CT机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验组A(30例)采用GSI技术(60 keV+ASIR 50%)+对比剂碘剂量450 mg I/kg;实验组B(30例)采用常规扫描(120 kVp)十对比剂碘剂量300 mg I/kg;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扫描(120 kVp)+对比剂碘剂量450 mg I/kg.每组均测量腹部大血管(动脉期/静脉期)、脏器和肌肉(三期)共26个ROI的CT值并计算相应的SNR,使用5分法(Likert分级)对各部位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26个ROI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除平扫和动脉期肝脏CT值和平扫肌肉CT值外,其它23个ROI的CT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ROI的CT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除SMA外)各ROI的SNR均高于对照组,仅门脉左支、动脉期肝和脾、平扫和静脉期胰腺的SNR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NR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方面,三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对比剂剂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能谱CT成像结合ASIR技术的帮助下,使用低管电压能得到较好的腹部CT图像质量.
作者:朱正;赵心明;周纯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人数及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医疗诊治技术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方式、疗效及预后等有了明显改善,也对宫颈癌早期正确诊断及分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妇科查俸及细胞学检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而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张毅;罗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 MRI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APT扫描,其中低级别胶质瘤8例(WHO 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13例(WHOⅢ~Ⅳ级).在肿瘤实质区选取5~10个ROI,测量并计算MTRasym值.采用Mann-Whitney-Wilcoxon检验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间MTRasym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分析MTRasym值与肿瘤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MTRasym值(4.41%±2.23%)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3.83%±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5816,Z=-3.01,P<0.05).高级别胶质瘤的Ki-67的表达水平(38.85%±21.03%)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4.13%±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606,Z=-11.54,P<0.05).胶质瘤的MTRasym值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P<0.001).结论:MR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可用于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对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潜在价值.
作者:李欣蓓;宋玉坤;朱筱磊;王玉亮;赵静;严序;王婧妍;初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肠道克罗恩病(CD)及其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的磁共振小肠成像(MRE)资料,重点观察末段回肠、升结肠及降结肠的DWI及ADC图像,测量及比较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ADC值,计算DWI检出病变肠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克罗恩活动指数(CDAI)为疾病活动性的参考标准,分析ADC值与CD活动性的关系,及ADC值与简易内镜评分(SES CD)的相关性.结果:52例中CD活动期(CDAI≥150)30例,缓解期(CDAI< 150) 22例.内镜及病理证实为炎症改变的肠段共63段,未见异常者93段;DWI诊断结果:真阳性60段,真阴性79段;诊断敏感度95.2%,特异度84.9%.病变段和正常肠壁的ADC值分别为(1.40±0.27)×10-3和(2.57±0.31)×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4,P<0.001);活动期肠壁的ADC值低于缓解期[分别为(1.24±0.15)×10-3和(1.61±0.2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7,P<0.01).病变肠壁的ADC值与SES-CD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688,P<0.001).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明确肠道克罗恩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
作者:蓝星;魏娟;周帆;王朋;卢光明;黄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2016年RSNA年会上收录的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及新的研究热点,综合起来仍然可以分为经血管介入治疗和非经血管介入治疗两大类;此外对于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同时,X线导向下介入治疗中的辐射剂量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
作者:赵凌云;王梓;康振;徐安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RSNA2016头颈部影像学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2个方向:①新的成像设备(PET-CT、PET-MR、双能量CT)、成像技术(SWE、ARFI、DKI、IVIM、RESOLVE DWI、MATCH、ME-DW-DE SOS)和重建方法(FIRST)在头部肿瘤的定性及疗效评估、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侵袭性甲状腺癌组织特点预测及转移性颈部淋巴结原发灶检出等方面的应用;②探讨多参数联合诊断、多成像方式联合应用及多学科交叉对头颈部肿瘤、血管疾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变等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郝永红;刘萍;徐琪;张菁;潘初;朱文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1.5T和3.0T多参数MRI(mpMRI)结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从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前列腺mpMRI检查的患者中,筛选出以定性诊断前列腺癌为目的、且在检查后3个月内取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的447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68.7±9.0)岁,PSA(15.4±14) ng/mL.其中75例使用1.5T MR仪,372例使用3.0T MR仪.检查序列包括常规T2WI、DWI(b=0、800 s/mm2)和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Gleason评分≥7认为是临床显著癌.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入组病例使用PI-RADS v2进行独立阅片分析,将1.5和3.0T mpMRI的诊断结果进行诊断效能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447例中经病理证实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195例(43.6%).1.5T和3.0T两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和0.89,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5.0%和85.8%,特异度分别为91.4%和80.7%,阳性预测值为92.7%和76.1%,阴性预测值为94.1%和88.8%;两组间诊断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场强多参数MRI对PI-RADS v2定性诊断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赵承琳;高歌;李飞宇;方冬;王鹤;王霄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DWI和DCE-MRI能够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及血流灌注等功能信息,可用于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监测疗效的和判断预后等,对疾病复发和再发的预测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WI和DCE-MRI在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牛微;罗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