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慧;熊术道;叶爱芳;韩义香;章圣辉;吴建波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 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77.8%、44.6%和0%,Bcl -2蛋白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9.2%和0,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Survivin及Bcl -2阳性表达在CINⅢ级中明显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Ⅱb~Ⅲ期中显著高于Ⅰ~Ⅱa期,在低分化组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在淋巴结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 -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和Bcl-2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促进抗凋亡作用,并提示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
作者:朱华;施铮铮;张虎祥;万丽;杨孝军;郑飞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 PvuII和XbaI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BPH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应用PCR -RFLP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II和XbaI 的单核苷酸变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PvuII和XbaI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检验;PvuII位点以杂合子基因型Pp占多数(占44.84%),基因型PP少(占14.35%); XbaI位点以纯合子基因型xx为主,为64.13%;XX少,为4.48%;比较 PvuII和XbaI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BPH患者和健康对照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 II与XbaI位点间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效应(D'=0.958, r2=0.398).单体型分析显示pX在BPH患者中的分布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 P=0.032108,OR=6.394,95%CI:0.919~44.517),提示单体型pX是BPH发生的易感因素.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增生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季敬璋;白永恒;俞雅萍;莫亚林;吕建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着明显的增高,其中许多病理生理方面的因素需要去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1eukocyte aggregates,PLA)作为一种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近几年逐渐引起国内外心脑血管病专家的重视.研究PLA的发生机制有利于加深对疾病本身的认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对疾病本身的监测,形成更深层次的疾病预警.
作者:周强;易兴阳;池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MHD)患者的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分子水平清除的效果.方法:选择MHD患者单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P+HD组)60例,以及第7天行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单次血液透析滤过(HDF)60例,尿毒症未行血液透析(NHD)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CG )20例;检测血清中AOPP浓度.结果:①NHD、HD、HD+HP、HDF四组患者未治疗前血AOPP水平均高于CG( P<0.01);②HP+HD、HDF治疗后患者血AOP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HD组治疗后血AOP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③单次HDF组治疗后血AOPP降低的水平较HP+HD组更有效,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HP+HD、HDF比单纯HD能更有效地降低MHD患者AOPP水平,单纯HD随着时间延长AOPP水平逐渐升高.HDF对大分子AOPP清除效率比HP更有效.
作者:金领微;陈辉乐;王红;武敏;刘俊;张莹;徐佳;何晓静;杨瞒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得到保留,其好的修复办法是桩核修复,临床上多采用铸造金属桩的修复方法,取得了好的固位力和强度,然而金属桩的透色性及易被腐蚀性可使牙龈发黑,且还有潜在造成根折的危险 [1],致其临床效果及应用范围减小.近年来笔者将玻璃纤维桩核系统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瓯峰;诸海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畸形(以往称之为海绵状血管瘤)是颌面部血管畸形中为常见的,它在颌面部的脉管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婴幼儿血管瘤,是由异常沟通的薄壁静脉扩张充盈而造成,表现为浅蓝色的柔软包块,体积、大小不一,不会自行消退.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好发于颊、颈、眼睑、舌唇及口底部.手术切除常因口腔颌面部解剖关系复杂而不能彻底根治或有术中大量出血、术后遗留面部畸形的可能,从而不易为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我们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37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燕萍;叶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骨密度的改善情况.方法:用单能X线骨吸收仪(SXA)测量48例绝经前妇女和50岁以前男性甲亢患者及19例健康人群的骨密度,同时测定甲亢患者的血清甲状腺功能,自甲亢诊断和治疗开始分为3组,即A组:≤3个月,B组: 3~12个月,C组:>12个月,对治疗后不同阶段的骨密度进行评估,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B组骨密度(-1.41±0.25)较A组(-2.02±0.74)无明显改善( P>0.05),C组骨密度(-0.14±0.74)较A、B两组明显升高(均 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0.12±0.6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同阶段TSH,FT3,FT4与骨密度没有相关性.结论:甲亢患者的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作者:杨丽娟;沈飞霞;郑景晨;章海凌;倪连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对K562/A02细胞凋亡受抑逆转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苦瓜蛋白对耐药细胞K562/A02的IC50值,细胞形态学和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法测定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及caspase-3和 caspase-8活性.结果:苦瓜蛋白显著抑制K562/A02耐药细胞的增殖;经苦瓜蛋白处理后细胞形态上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gp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和caspase -8活性显著增强.结论:苦瓜蛋白能诱导K562/A02耐药细胞凋亡,逆转耐药白血病细胞P -gp高表达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抑制.
作者:尹丽慧;熊术道;叶爱芳;韩义香;章圣辉;吴建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乳腺病变冷冻切片诊断的确诊率以及提高确诊率的方法,降低延迟诊断率和误诊率.方法:回顾对比分析761例乳腺病变冷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主要分析造成延迟诊断和误诊的原因.结果:761例冷冻切片诊断病例,确诊率为97.4%(741/761),延迟诊断率为2.4%(18/761),主要见于小管癌、黏液癌、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及浸润性小叶癌;误诊率为0.3%(2/761),2 例交界性叶状肿瘤分别误诊为纤维腺瘤和良性叶状肿瘤.结论:对病变认识不够、冷冻切片质量欠佳、取材未取到主要病变、交界性和乳头状病变诊断困难是造成延期诊断或误诊的主要原因,病理医师应熟练掌握乳腺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紧密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不断提高确诊率.
作者:周新木;叶新青;孙洪鸣;周丽菲;龚伟;徐少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3/4以上可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但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近2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笔者选取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3例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做调查分析,为家庭康复护理提供有效服务依据,以减少疾病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包爱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影响食管癌分期的高危因素,为监床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一2006年12月收治的25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未经术前放化疗而直接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分期依据uICC97 TNM分期标准.结果:胸中段癌159例,胸下段癌99例.钡荆造影平均长度为(4.87±2.33)cm,手术平均长度为(5.28±2.35)cm,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癌病灶长度、病理分型、位置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长度在5 cm以上和位于下段食管是食管癌处于临床晚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实际长度比造影片上长,食管癌病灶长度和位置与临床分期有关.
作者:孙文辉;骆明远;张丽珍;盛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再障患者,其中重型再障2例,再障-PNH综合征1例,均为HLA全相合亲缘供者.预处理方案:重型再障患者为CTX+ATG方案,再障-PNH综合征患者加用白消安、氟达拉宾,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方案为环孢菌素A(CsA)加氨甲喋呤(MTX)联合方案,以前列素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病(VOD),以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血症监测和更昔洛韦预防CMV病.结果:3例患者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证明为供髓植入,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的平均天数为16 d(12~20 d),血小板大于20×109/L的平均天数为20 d(15~23 d).发生Ⅱ度aGVHD 1例,未发生cGVHD,未发生移植排斥.中位随访时间248 d(138~465 d),全部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allo-HSCT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彬;俞康;陈怡;沈志坚;江松福;胡旭东;钱红兰;孙岚;周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是否会导致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泌和抗凋亡能力的改变.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作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n=6),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6),分别于体外利用全骨髓贴壁法来扩增和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Cell Count kit-8(CCK-8)分别绘制两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来评价增殖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的分泌量;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V/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在低氧无血清条件下的抗凋亡能力.结果:来源于糖尿病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较正常的大鼠显著性减慢( P<0.01),在形态学上则表现为较正常的细胞更扁平.VEGF和IGF-1的分泌量较正常大鼠来源的明显降低,其中VEGF的分泌量为(80.7±13.1) pg/mL和(67.9±12.3)pg/mL(P<0.05),IGF-1的分泌量分别为(374.8±41.2)pg/mL和(281.8±26.8) pg/mL(P<0.01).在低氧无血清条件下,糖尿病来源的干细胞抗凋亡能力显著性降低,两组早期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8.7±3.4和37.1±2.42(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成功地在体外进行增殖培养,但是其在增殖能力、分泌、抗凋亡能力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作者:金培峰;张浩;郑亮承;蒋成榜;孙成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提高,患儿行肠镜检查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我院自2003—2007年开展肠镜以来,总共发现小儿大肠息肉患者1 03例,均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子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疗效,并与后装腔内照射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26例子宫颈残端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例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13 例为后装腔内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2.3%(12/13),对照组为84.6%(11/1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射性直肠近期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3.1%(3/13)和69.2% (9/13);放射性膀胱近期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5.4%(2/13)和46.2%(6/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射性直肠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5.4%(2/13)和46.2%(6/ 13);放射性膀胱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7.69%(1/13)和38.5%(5/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子宫颈残端癌与后装腔内照射的疗效相似,但减少了近期放射反应和远期并发症.
作者:胡芝;王弋;柯晓慧;蒋联萍;李胡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常见于1~3岁幼儿,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出现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 [1].普米克令舒为液体吸入剂,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强,其抗炎及抑制变态反应强度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2].我科从2007年7月至2008年10 月对小儿急性喉炎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振荡;吴超雄;王清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于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以逆行法沿前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骨后外侧穿出点为P点,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坐骨大切迹顶点,B为髂前上、下棘切迹,由 P点向AB作垂线,与AB相交于D点,与髋臼上缘相交于E点.然后测量以下数值:①AB ,AD,PD,PE的距离;②骨盆俯卧位时前柱克氏针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矢状面的夹角β;③测量髋臼前柱截面的半径;④测量髋臼前柱克氏针在骨皮质内的长度.结果:PD是AB的中垂线.PD的距离男性为(1.59±0.25)cm,女性为(1.49±0.20)cm; PE的距离男性为(3.67±0.40)cm,女性为(3.28±0.12)cm;夹角α男性为(25.0±2.6)°,女性为(23.9±3.5)°;夹角β男性为(37.5±2.5)°,女性为(37.4±2.2)°;前柱截面的半径男性为(6.45±0.27)mm,女性为(6.34±0.34)mm;前柱克氏针的长度男性为(11.5±0.4)cm,女性为(11.2±0.5)cm.结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作者:石成弟;郭晓山;黄俊武;水小龙;周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发展,癌症病人配合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治愈率越来越高.在化疗过程中,化学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是一个严重并发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深入应用,可使化疗病人患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几率降到低,化疗得以顺利进行.若发生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不但增加病人心理负担,而且造成经济损失.本科PICC置管325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7例,发生率为5.1%.积极寻找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可使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小冬;柳琼;于轶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