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欣江;苏志鹏;郑伟明;吴哲褒;叶盛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预处理(PC)组,实验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电镜评定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热休克蛋白27的定位及表达.结果:①I/R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比值(IAR) 明显于S组(均P<0.01);PC组W/D及IAR均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PC组肺小动脉内膜及外膜层、肺小静脉壁全层、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少许肺泡上皮HSP27有强表达;肺小静脉 HSP27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高于I/R组和S组(均 P<0.01).③I/R组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而PC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HSP27表达增加并参与肺缺血预处理保护.
作者:涂军伟;徐正衸;王万铁;吴成云;方舟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髋、膝部伤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作者:贾曼;吕畅;许飞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portal、vein,CAPV)较为罕见,国内鲜见放射影像学报道.现将CAPV伴肝内多发结节1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建敏;陈廷港;陈宇;许崇永;贺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常规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变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胃癌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9例)和无转移组(45例),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自动血凝仪测定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G),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两组的PT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FIB、D -D和PLT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和对照组(P<0.01或P <0.05);胃癌两组HG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贫血发生、血小板升高均有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胃癌患者FIB、D-D和PLT的升高及HGB的降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作者:杨丽红;金艳慧;王明山;谢耀盛;张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称经桡动脉穿刺是冠状动脉造影的又一理想途径, 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术后可立即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 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以及不影响抗凝和深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林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特异性抗原(IL -13Rα2)致敏的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在体外对U251的细胞毒效应.方法:用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HLA-A*0201+健康志愿者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的前体细胞与淋巴细胞,并在体外诱导而获得成熟的DC细胞和CIK细胞.收获IL-13Rα2抗原负载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使DC递呈肿瘤抗原予CIK细胞,并激活CIK细胞.激活的CIK细胞与U251细胞在96孔板内混合培养24 h后,以CCK-8试剂间接检测其对U251细胞杀伤率.结果:IL-13Rα2抗原肽成功负载DC,CIK细胞被负载抗原的DC激活并增殖;特异性抗原肽激活的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有杀伤效应( P<0.01).结论:IL-13Rα2抗原肽激活的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有杀伤效应.
作者:严欣江;苏志鹏;郑伟明;吴哲褒;叶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浆肾素、皮质醇、血压、心率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4组(n=30),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于手术结束前关闭腹膜后分别静注舒芬太尼0.1、0.15、0.2 μg/kg,记录入室后静卧5min(T0)、麻醉诱导插管后5 min(T1)、静注舒芬太尼前(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30 min(T4)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情况,并于各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浓度.观察记录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D组拔管期的MAP和HR、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D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较A组、B组、C组明显增加;而术后烦躁、躁动的发生率,A 组、B组明显高于C组、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A组、B组、C组明显低于D组.结论: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所致的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释放,而以0.15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效果好,对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无影响,且并发症少.
作者:林峥;刘中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尿白蛋白百分含量不同时用邻苯三酚红钼法(PRM)和苄乙氯铵法(BEC)测定尿总蛋白结果的差异.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普通电泳分析尿蛋白组分,然后比较PRM法和BEC法测定94例实验标本的尿总蛋白的结果;同时总结2154例阳性尿液的白蛋白百分含量.结果:白蛋白百分含量为96 %~100%、81%~95%、66%~80%、51%~65%、31%~50%、10 %~30%和<10%的7组中,两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0 %、4.5%、6.6%、14.9%、21.7%、53.0%和65.2%,BEC法测定结果偏低.统计显示白蛋白含量大于66%时两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白蛋白小于65 %时差异有显著性.在所有2154例阳性尿液中,白蛋白含量为96 %~100%的病例占45.0%,白蛋白含量为66%~95%的病例占45.2 %,白蛋白含量<65%的病例占9.8%.结论:临床上约10%蛋白阳性尿液的白蛋白含量小于65 %,这些尿液采用PRM法和BEC法测定总蛋白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陈筱菲;邓焕柱;刘存丽;郑佳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引起的感觉,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感觉.在对人类所有感觉系统的研究中,嗅觉一直是神秘的领域,对嗅觉的形成机制和过程的研究还一直处在探索阶段.
作者:郑茜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Galectin-3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Galectin-3与CD44v6在18例正常增生(NE)、22例简单.复杂型增生过长(SH-CH)、30例不典型增生(AH)子宫内膜及58例子宫内膜癌(UEC)中的表达.结果:①Galectin-3、CD44v6在NE、SH-CH、AH和UEC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Galectin-3表达强度在UEC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肌层浸润深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临床分期及年龄不相关(P>0.05);③CD44v6表达在UEC临床分期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及年龄均不相关(P>0.05);④Galectin-3与CD44v6表达在UEC中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Galectin-3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恶变有关;②CD44v6的阳性表达可以用来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对恶性程度的判断;③Galectin-3及CD44v6的共同表达有助于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及鉴别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
作者:祁旦巳;王繁;周伶俐;谢丽微;王宗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预测E血清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生物软件和网络数据库,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MOMP氨基酸序列,用Expasy服务器分析预测MOMP蛋白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同时用Pcons服务器分析模拟蛋白质空间结构.结果:分析显示,Ct MOMP蛋白为一跨膜16次的酸性蛋白质,其空间结构为β-桶状膜蛋白,推测其功能为孔蛋白.结论:通过对MOMP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该蛋白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Ct的感染与发病机制、研制Ct 亚单位疫苗以及研究MOMP新的功能域等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珊丽;尤孙武;娄崇洁;龚红君;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焦虑治疗和透明质酸钠注射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36侧)T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止痛治疗措施前提下,观察组16例(18侧)行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并加服多虑平25mg/次,每日3次;对照组单纯行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综合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大张口度两项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8周内观察组疗效优良3例(占18.75%),改善10例(占62.50%),无效3例(占18.75%);对照组优良1例(占6.25%),改善7例(占43.75%),无效8例(占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TMD中占很重要的作用,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TMD时,联合应用抗焦虑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邵大清;唐文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合成两种新型硒配合物,并研究其结构特征.方法: 槲皮素和二氧化硒在HCl存在的条件下形成槲皮素-硒配合物,5,7 -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硒配合物是用吡啶做溶剂,与二氧化硒配合形成.结果: 这两个新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氢谱与质谱确证.结论:两种配合物的红外都出现Se-O特征吸收峰.配合物都是由两分子的配体与一分子的硒组成.
作者:陈翔;童育鹏;仇佩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紫外鉴别时扫描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方法:以六种药品为材料,采集不同浓度时的紫外扫描数据,采用吸收度小值归零后除以大吸收值的方法将扫描数据标准化(吸光系数比值曲线),用SPSS软件,分别以相关系数和类内平均链距离为统计量进行聚类处理.结果:原始数据按类内平均链距离分析时,把不同浓度的不同药物都聚成一类,标准化后的数据能把六种药物正确聚类,两类数据按相关系数都能正确聚类.结论:在用聚类分析鉴别药物时,对吸光系数比值曲线聚类是一种可接受的方法.
作者:林观样;潘晓军;王贤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硫酸镁干预前后血浆Apelin含量的变化,探讨Apelin与轻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1例为观察组,正常孕妇25例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浆 Apelin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硫酸镁干预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Apelin含量逐渐升高;硫酸镁干预前与分娩前、硫酸镁干预前与分娩后48h以及硫酸镁干预后24h与分娩后48 h血浆Apelin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硫酸镁干预前孕妇血浆Apelin含量较对照组孕妇分娩前含量低,且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pelin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可使子痫前期孕妇血浆Apelin 水平升高.
作者:朱波;胡迎春;赵宇;吕杰强;王玉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PACHEⅡ、SAPSⅡ、SOFA 三种评分系统在脓毒性休克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脓毒性休克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预后,并对全部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APACHEⅡ、SAPSⅡ和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对二组患者的APACHEⅡ、SAPSⅡ和SOFA评分均值及ROC下面积进行比较,APACHEⅡ、SAPSⅡ的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比, APACHE Ⅱ、SAPSⅡ和SOFA评分的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种评分ROC下面积分别为:0.681(0.076) 、0.730(0.070)、0.747(0.073).APACHEⅡ预测危险度对预后判断的灵敏度为11.76%,特异度为85.37%;而SAPSⅡ的灵敏度为70.95%,特异度为60.96%.结论:三种评分均可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SAPSⅡ预测死亡危险度高于实际病死率.
作者:徐子琴;卢中秋;徐敏;邱俏檬;徐丽华;徐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3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36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指标.其发生率依次为:唇红、皲裂、杨梅舌(占69.4%),球结膜充血(占63.9%),肛周脱皮、指趾端脱皮(占55.6%),皮疹(占44.4%),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8.9%).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发病时大多缺少主要症状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当出现唇红干裂、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尽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作者:陈旭央;王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嗅鞘细胞移植入大鼠脑出血模型后,观察偏瘫大鼠功能恢复以及移植细胞后30d内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差速贴壁法培养出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制作38只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三组:第1组10 只为空白组,第2组10只为HBSS移植组,第3组18只为嗅鞘细胞移植组;三组大鼠分别在术后3d、7d、 14d和30d用forelimb placing方法进行评分,判断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模型的作用.结果:hoechst示踪及电镜观察结果,均证实嗅鞘细胞能在大鼠体内存活;对三组大鼠进行评分,嗅鞘细胞移植组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从成年大鼠嗅黏膜用差速贴壁法能成功培养出嗅鞘细胞,并用于细胞移植,移植细胞能存活;嗅鞘细胞移植能改善大鼠脑出血后偏瘫肢体的功能.
作者:傅佳峰;叶盛;朱丹化;曾博;张宇;诸葛启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13岁,因无月经来潮而就诊.患者以往体健, 无周期性下腹疼痛、膀胱刺激征及漏尿等.其母述幼时哭闹时两侧腹股沟有肿块突出.
作者:谷笑蓉;陈丽霞;胡元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