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取医学论文关键词的思路与方法

黄熔秋;王小同

关键词:医学论文, 关键词标引, 主题分析, 主题概念转换, 《MeSH》词表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关键词检索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简便方法之一.关键词标引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检索的准确性和文献的利用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黄酮与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分析

    目的:合成两种新型硒配合物,并研究其结构特征.方法: 槲皮素和二氧化硒在HCl存在的条件下形成槲皮素-硒配合物,5,7 -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硒配合物是用吡啶做溶剂,与二氧化硒配合形成.结果: 这两个新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氢谱与质谱确证.结论:两种配合物的红外都出现Se-O特征吸收峰.配合物都是由两分子的配体与一分子的硒组成.

    作者:陈翔;童育鹏;仇佩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选取医学论文关键词的思路与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关键词检索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简便方法之一.关键词标引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检索的准确性和文献的利用率.

    作者:黄熔秋;王小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热休克蛋白27参与兔肺缺血预处理保护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预处理(PC)组,实验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电镜评定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热休克蛋白27的定位及表达.结果:①I/R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比值(IAR) 明显于S组(均P<0.01);PC组W/D及IAR均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②免疫组化显示PC组肺小动脉内膜及外膜层、肺小静脉壁全层、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少许肺泡上皮HSP27有强表达;肺小静脉 HSP27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高于I/R组和S组(均 P<0.01).③I/R组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而PC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HSP27表达增加并参与肺缺血预处理保护.

    作者:涂军伟;徐正衸;王万铁;吴成云;方舟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硫酸镁干预前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 Apelin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硫酸镁干预前后血浆Apelin含量的变化,探讨Apelin与轻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1例为观察组,正常孕妇25例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浆 Apelin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硫酸镁干预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浆Apelin含量逐渐升高;硫酸镁干预前与分娩前、硫酸镁干预前与分娩后48h以及硫酸镁干预后24h与分娩后48 h血浆Apelin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硫酸镁干预前孕妇血浆Apelin含量较对照组孕妇分娩前含量低,且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pelin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可使子痫前期孕妇血浆Apelin 水平升高.

    作者:朱波;胡迎春;赵宇;吕杰强;王玉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蛋白百分含量不同时两种方法测定尿总蛋白结果的差异

    目的:比较尿白蛋白百分含量不同时用邻苯三酚红钼法(PRM)和苄乙氯铵法(BEC)测定尿总蛋白结果的差异.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普通电泳分析尿蛋白组分,然后比较PRM法和BEC法测定94例实验标本的尿总蛋白的结果;同时总结2154例阳性尿液的白蛋白百分含量.结果:白蛋白百分含量为96 %~100%、81%~95%、66%~80%、51%~65%、31%~50%、10 %~30%和<10%的7组中,两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0 %、4.5%、6.6%、14.9%、21.7%、53.0%和65.2%,BEC法测定结果偏低.统计显示白蛋白含量大于66%时两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白蛋白小于65 %时差异有显著性.在所有2154例阳性尿液中,白蛋白含量为96 %~100%的病例占45.0%,白蛋白含量为66%~95%的病例占45.2 %,白蛋白含量<65%的病例占9.8%.结论:临床上约10%蛋白阳性尿液的白蛋白含量小于65 %,这些尿液采用PRM法和BEC法测定总蛋白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陈筱菲;邓焕柱;刘存丽;郑佳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应用及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180眼)青光眼随机分成三组;治疗1组56例(60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2组56例(58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治疗 3组56例(62眼)行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2组术后高眼压率低于治疗1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治疗1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高于治疗1组;治疗3组手术成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治疗1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并在术后合理控制巩膜瓣缝线的拆除数目及时间,可以明显提高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早期有效控制眼压.

    作者:叶玲;陈战巧;雷文生;俞颂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抗焦虑治疗在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焦虑治疗和透明质酸钠注射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36侧)T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止痛治疗措施前提下,观察组16例(18侧)行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并加服多虑平25mg/次,每日3次;对照组单纯行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综合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大张口度两项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8周内观察组疗效优良3例(占18.75%),改善10例(占62.50%),无效3例(占18.75%);对照组优良1例(占6.25%),改善7例(占43.75%),无效8例(占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TMD中占很重要的作用,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TMD时,联合应用抗焦虑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邵大清;唐文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完全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8年3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36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指标.其发生率依次为:唇红、皲裂、杨梅舌(占69.4%),球结膜充血(占63.9%),肛周脱皮、指趾端脱皮(占55.6%),皮疹(占44.4%),颈部淋巴结肿大(占38.9%).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发病时大多缺少主要症状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当出现唇红干裂、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尽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作者:陈旭央;王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伴肝内多发结节1例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portal、vein,CAPV)较为罕见,国内鲜见放射影像学报道.现将CAPV伴肝内多发结节1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建敏;陈廷港;陈宇;许崇永;贺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核磁共振快速序列在OSAHS上气道阻塞定位中的作用

    目的:介绍超快速核磁共振成像(简称超快速MRI)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患者的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应用体会.方法:22例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在清醒时与自然睡眠状态时,应用超快速MRI检查,获得上气道正中矢状面的系列成像,制成电影形式,对照两者上气道的狭窄点和阻塞点情况.结果:在清醒状态下,9例(占41%)OSAHS患者有腭咽部9个狭窄点;当患者睡眠时,22(占100%)例患者有45个阻塞点,其中3例患者仅腭咽区有一个阻塞点,15例患者在腭咽及舌咽区有阻塞点, 4例在腭咽、舌咽、喉咽区均有阻塞.OSAHS患者清醒时上气道的狭窄与睡眠时上气道的阻塞的符合率为 20%.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无阻塞发现,有8例出现腭咽部狭窄.结论:超快速MRI成像是定位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有效方法,OSAHS患者清醒时气道的狭窄和睡眠时气道阻塞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周云新;严志汉;胡荣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幼鼠惊厥持续状态后海马XBP1 mRNA和caspase12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幼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后海马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关键标志分子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mRNA、caspase-12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9~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入惊厥持续状态(SC)组、依达拉奉(ED)组、生理盐水对照(NS)组;各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分五个亚组.应用氯化锂 -匹鲁卡品建立大鼠SC模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动态观察SC后海马XBP1、caspase-12 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细胞数.结果:幼年大鼠海马中XBP1和caspase-12在SC组表达显著增强,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SC组比较,ED组XBP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c 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SC组在惊厥12h后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NS组( P<0.01),而ED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较SC组显著下降( P<0.01或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可能通过上调XBP1的表达与下调caspase-12的表达,并使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邓小龙;王海萍;焦颖;林忠东;李光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浆肾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浆肾素、皮质醇、血压、心率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4组(n=30),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于手术结束前关闭腹膜后分别静注舒芬太尼0.1、0.15、0.2 μg/kg,记录入室后静卧5min(T0)、麻醉诱导插管后5 min(T1)、静注舒芬太尼前(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30 min(T4)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情况,并于各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浓度.观察记录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D组拔管期的MAP和HR、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D组的术后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较A组、B组、C组明显增加;而术后烦躁、躁动的发生率,A 组、B组明显高于C组、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A组、B组、C组明显低于D组.结论: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所致的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释放,而以0.15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效果好,对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无影响,且并发症少.

    作者:林峥;刘中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 -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LZ组).复制在体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ET-1和NO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ET -1和NO含量.结果:IR组和LZ组血浆ET-1含量均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阶梯性逐渐升高(均 P<0.01),而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IR组(均 P<0.01);IR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S组(均P<0.01),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IR组(均 P<0.01).与S组相比,IR组肾组织ET-1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均 P<0.01);LZ组ET-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LZ组肾组织ET-1含量显著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均 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过度产生ET -1,并能使NO分泌增加.

    作者:毛朝鸣;陈辉乐;王万铁;李东;金可可;邱晓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小鼠骨骼肌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股外侧肌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小鼠骨骼肌形态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建立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两组体重变化;光镜观察小鼠股外侧肌细胞形态、炎性细胞、脂肪细胞等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走向、形态及线粒体损害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体重下降(P<0.05);肌纤维局部萎缩,肌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脂肪沉积增多;肌细胞线粒体增多伴内部结构明显破坏.结论: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血症可导致小鼠的肌纤维萎缩和线粒体损害,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包绍智;房春燕;王小同;李笑蓉;张大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先天性无子宫合并腹股沟异位卵巢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13岁,因无月经来潮而就诊.患者以往体健, 无周期性下腹疼痛、膀胱刺激征及漏尿等.其母述幼时哭闹时两侧腹股沟有肿块突出.

    作者:谷笑蓉;陈丽霞;胡元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嗅觉识别模型研究新进展

    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引起的感觉,是一种特殊的化学感觉.在对人类所有感觉系统的研究中,嗅觉一直是神秘的领域,对嗅觉的形成机制和过程的研究还一直处在探索阶段.

    作者:郑茜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紫外鉴别时扫描数据的聚类分析

    目的:探讨紫外鉴别时扫描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方法:以六种药品为材料,采集不同浓度时的紫外扫描数据,采用吸收度小值归零后除以大吸收值的方法将扫描数据标准化(吸光系数比值曲线),用SPSS软件,分别以相关系数和类内平均链距离为统计量进行聚类处理.结果:原始数据按类内平均链距离分析时,把不同浓度的不同药物都聚成一类,标准化后的数据能把六种药物正确聚类,两类数据按相关系数都能正确聚类.结论:在用聚类分析鉴别药物时,对吸光系数比值曲线聚类是一种可接受的方法.

    作者:林观样;潘晓军;王贤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婴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术

    目的:总结1岁以内婴儿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间本院收治64例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经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确诊.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术,其中3例为急诊手术.用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自体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跨瓣环补片修补62例.结果:治愈出院60例,住院死亡4例,住院死亡率6.2%.随访3~26个月,紫绀消失,恢复良好.结论:1岁以内婴儿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是安全的,改进手术方法及加强术后监护是提高婴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胡型锑;赵琦峰;吴国伟;杜杰;费建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综合预防和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髋、膝部伤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作者:贾曼;吕畅;许飞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温州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