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缺血损伤体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刁波;唐瑛;文晔;杨李

关键词:脑缺血损伤, 体外模型, 评价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脑缺血损伤的体外模型,并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厌氧袋及糖剥夺法相结合建立体外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质及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计算LDH的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当损伤在8 h以内时,神经细胞活性、凋亡率及LDH的漏出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当损伤在12 h以上时,细胞形态损伤严重,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及LDH漏出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 厌氧袋及糖剥夺相结合法能有效的建立脑缺血损伤体外模型,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空军飞行员睡眠质量状况.方法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0名飞行员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 失眠症患病率为18.13%,PSQI均分为(7.18±3.63)分,PSQI筛查31.88%飞行员有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龄组飞行员在睡眠指数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30~40岁年龄组飞行员睡眠问题比较突出.结论 本组受测试飞行员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真真;胡玲;夏欣;刘志红;欧阳文纬;陈有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肽生长因子在男性生殖中的研究

    多肽生长因子是由多种细胞通过自分泌、旁分泌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多肽生长因子的分子量一般小于80 kD,多以摩尔水平浓度通过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传递细胞间信息,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间质增生及血管形成起调控作用.细胞因子之间彼此诱导,相互调节,与男性生殖系统关系密切,现就多肽生长因子在男性生殖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董胜利;沈国球;鲁功成;潘铁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特征与预后

    为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特点,作者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1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8例抑郁症患者比较.

    作者:何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福建省卫生人力及床位预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四种预测福建省卫生人力及床位的方法,比较各自优缺点.方法 应用趋势外推法、人力人口比值法、医院规划模式法和灰色动态模型预测法4种方法预测卫生人力及床位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预测2005年的卫生人力及床位时,4种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53%,0.45%,0.48%,1.40%;8.54%,1.51%,0.45%,0.35%.结论 在对福建省床位进行预测时,灰色动态模型预测法优;在对卫生人力进行预测时,人力人口比值法优.政府在确定合理科学的卫生人力和床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

    作者:陈锦华;黄琳;吴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州军区联勤部医院建设工作会议剪影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评估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作者对2008年某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罗星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维和官兵集训期间的心理评估报告

    2007-07月,我军某部负责组建的由100名官兵组成的运输大队和60名官兵组成的维和医疗分队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训,完成了体能、军事、英语、运输、急救、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作者作为维和官兵的一员参加了整个集训过程,期间对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官兵进行了心理评估、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现就其结果进行报告.

    作者:贾享明;魏立;王宗英;刘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致命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致大出血死亡,症状性AAA两年之内的自然破裂率达到50%[1-2].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为高龄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病人提供了手术治愈的机会.

    作者:何晓滨;杨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桥蛋白、CD44v6、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CD44v6、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OPN、CD44v6、Ez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CD44v6、Ezrin在4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CD44v6、Ez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60.4%、64.6%.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21例(87.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13例(54.2%),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9例(79.2%),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2例(50.0%),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20例(83.3%),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11例(45.8%),P<0.05.对OPN、CD44v6、Ezrin的表达情况两两之间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48例胃癌标本中,OPN、CD44v6、Ezrin两两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OPN、CD44v6、Ezrin在胃癌浸润、转移中起着协同作用,它们可以作为胃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作者:郑国荣;程翌;熊毅敏;高娟;徐维田;许桦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具有强大的自稳功能.它参与调节凝血、纤溶过程及白细胞和血小板与血管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调节血管紧张性及血压.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始发因素[1].

    作者:翟振艳;向光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学论文撰写中的统计误用问题与对策

    目的 为医学论文撰写中正确使用统计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分析了医学论文在科研设计、资料描述与分析上存在的统计误用问题.结果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误用主要包括:①实验设计违背随机、对照、重复和均衡原则;②数据描述欠准确;③不考虑资料的特点,盲目套用统计分析方法;④结果表达与解释中混淆统计意义与实际意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医学论文撰写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应对策.结论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误用问题普遍存在.医学科研工作者应加强学习,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的能力.

    作者:颜莉蓉;杜元洪;刘婷婷;宋华;祝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425例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调查及分析

    目的 分析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及其与血脂、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等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度在某院进行体检的425名飞行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调查不同组中血尿酸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尿酸正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之间血脂和BMI水平、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结石发生情况.结果 ①高尿酸血症43例,占总人数的10.12%,各年龄组间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别;②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BMI、腰围、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增高.结论 高尿酸血症作为高血压、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飞行人员身体健康,威胁飞行安全,应早期加以监测,及早控制.

    作者:刘晶;王露今;付兆君;刘玉华;王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B超检出率分析

    本文对健康体检人群的脂肪肝B超检出率进行分析,旨在求证B超普查脂肪肝的实用价值,为脂肪肝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依据[1].

    作者:杜金英;谢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缺血损伤体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脑缺血损伤的体外模型,并评价其可靠性.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厌氧袋及糖剥夺法相结合建立体外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质及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计算LDH的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当损伤在8 h以内时,神经细胞活性、凋亡率及LDH的漏出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当损伤在12 h以上时,细胞形态损伤严重,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及LDH漏出率显著上升(P<0.01).结论 厌氧袋及糖剥夺相结合法能有效的建立脑缺血损伤体外模型,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作者:刁波;唐瑛;文晔;杨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院船医疗队海上医疗救护模拟展开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船医疗队在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以提高海战时的救护质量.方法 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50人分成6组,包括指挥组、分类换乘组、手术组、医疗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医院船医疗队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 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医院船医疗队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医院船医疗队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 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好(P<0.01).结论 医院船医疗队南海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提高了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救护理论.

    作者:谢培增;陈大军;李灵杰;王焕春;吴桂荣;洪加津;叶汉深;刘剑;汪先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军队小医院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

    随着网络业的迅速发展,各种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化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各种网络资源不但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小医院图书馆的特殊性,网络环境下小医院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对此进行思考.

    作者:梁颖;刘红军;帅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菌性阴道病检测指标分析与应用价值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育龄妇女感染率可达15%~30%.本文探讨BV四项(唾液酸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多胺)联合检测在BV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徐宗琴;李晓;张卫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战士心理健康及训练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战士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00名新入伍战士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心理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熊钰;刘跃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分析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共433例(20.78%),其中男性222例占同性别群体的19.78(222/1122),女性211例占同性别群体的21.93%(211/962),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占同年龄组的14.95%,3~5岁组163例占同年龄组的25.27%,5~14岁组164例占同年龄组的22.47%,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岁组分别与3~5岁组及5~14岁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MP感染率分别为: 1~3月17.99%,4~6月25.01%,7~9月17.73%,10~12月20.47%,不同季节之间的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2%)高于非喘息组(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 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作者:许蔓春;马恒顥;欧巧群;罗爱武;任广立;王鲜艳;荆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野战医疗所参加自主对抗演习的组织与实施

    作为战略、战役卫勤支援保障力量,野战医疗所参加对主要作战方向任务部队自主对抗演习,紧贴作战阶段任务需求,演练快速抽组、快速机动、快速展开、快速分类后送、快速救治.在实战环境中检验卫勤保障能力,研训重难点课题,发现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确定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李卫东;杨文宇;郑春雨;肖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