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胜宇;李昌崇;卢荷莲;叶乐平;李少波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为毕业生就业铺就道路[1].开设选修课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朱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中滤过白细胞对TNF-α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双瓣置换术患者,根据是否滤过白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白细胞滤过组.观察从麻醉诱导至主动脉开放后24 h内不同时点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TNF-α浓度;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和氧合指数(PaO2/Fi02).结果:CPB开始后两组TNF-d均增高,滤过组在开升主动脉后5 min、1 h低于对照组(P<0.05与P<0.01).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于CPB30 min时处于低值,复温时已开始上升,升高幅度对照组较滤过组大(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从体外循环开始后均下降,差异不明显.滤过组PaO2/FiO2在CPB后2 h和12 h高于对照组(P<0.01与P<0.05),A-aDO2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在体外循环的心肺再灌注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滤过再灌注期的白细胞减少了白细胞在心肺中的积聚,改善了肺氧合功能.
作者:姜晓芬;池胜英;孙成超;金烈烈;缪剑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脑脊液(CSF)中补体C3、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关系,探索联合检测该3项指标鉴别诊断脑膜炎类型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免疫发光法分别检测37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和11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儿CSF的上述3项指标.结果:3组患儿CSF的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化脑组TNF-α(含量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他2项指标都是结脑组高;病脑组补体C.、C4含量大部分低于仪器低检出限.结论:联合检测CSF补体C3、C4和TNF-α,可以鉴别诊断化脑、结脑和病脑.
作者:王玲莉;李光乾;王慧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因腮腺肿块而住院手术治疗55例,现就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朱雪莲;陈丽霞;吴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6例侵犯气管支气管的R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累及喉3例,均累及气管、支气管.胸部CT检查示气管、支气管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软骨环消失,气道狭窄.治疗采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反应,4例呼吸道梗阻者行气管切开,3例行金属气管支架置入术.目前6例均存活.结论:呼吸道受累是RP病情严重的临床表现,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症状,必要时气管切开、气管支架置入、呼吸机辅助通气,可解除急性呼吸道梗阻,以取得进一步药物治疗的机会.
作者:金旭如;李玉苹;陈成水;叶民;邢玲玲;陈少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78岁,左面部麻木感3余年,左鼻塞2年,反复发作左鼻出血半年,左侧偏头痛10 d而来本院就诊.体检:心肺无异常体征;外观左鼻扩大,轻度左凸,左鼻唇沟消失,左眼微突起,左面部较肿胀,触之较软无骨感,有少许压痛,左鼻腔外侧壁内移与鼻中隔相贴,鼻中隔受压右移,左鼻下甲黏膜尚光滑未见明显新生物,左硬腭向下隆起约3 cm×2 cm大小,故鼻咽部检查难以窥清.追问既往病史无异常,原有烟酒嗜好,烟1包/d共40余年,近5年已戒,饮白酒多一次可达半斤,基本每天均有饮酒,近3年亦已戒.
作者:黄赛瑜;高金建;黄加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细胞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明确诊断不能手术或术后残留复发的肝门胆管细胞癌患者2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术后观察随访临床症状、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腹痛症状在二个月内基本缓解,缓解率为80.9%(17/21),三个月内黄疸减轻占66.7%(14/21),影像学上肿块缩小(局控率)15例,占71.4%,结论:肝门胆管细胞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近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沈洁;金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虎杖甙(polydatin,PD)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PD组(PD组).实验末测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I/R组与S组相比,SOD活力下降,MDA含量、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数比值增加(P均<0.01).PD组与I/R组相比,S0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数比值下降(P均<0.01).②电镜显示I/R组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而PD组损伤不明显.结论:PD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方岩;王万铁;张晓隆;郝卯林;徐正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气道壁中EOS、全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的百分比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测定全血COHb的百分比含量;计数BALF沉渣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气道壁中浸润的炎性细胞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H0-1在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结果:发现H0-1主要表达于气道上皮细胞,两组H0-1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7±0.01和0.22±0.03.哮喘组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O-1表达水平与全血COHb的百分比含量、BALF中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及气道壁中EOS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943,P<0.01;r=0.912,P<0.01;r=-0.945,P<0.01).结论:哮喘大鼠的肺组织H0-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提示HO-1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作者:颜胜宇;李昌崇;卢荷莲;叶乐平;李少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体重指数与脉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调查1222老年人的血压与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BMI≥25 kg/m2)非超重(BMI<25 kg/m2)两组来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脉压(PP)变化.再把体重指数按BMI<20、BMI20~22.49、MI22.5~24.99、BMI25~27.49、BMI27.5~29.99、BMI>30kg/m2来观察SBP、DBP、MBP、PP以及AGE的变化.结果:超重与非超重者SBP、DBP、MBP、PP差异均有显著性.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逐渐增加,在老年人中舒张压的增幅要比收缩压小,故脉压增幅逐渐增大,也是呈现连续性的过程,而与年龄无关.结论:老年人脉压高低与体重指数大小有关联.保持适当的低体重指数不仅对控制血压有利,而且对预防血管硬化也有利.
作者:杨鹏麟;徐定修;陈鹏;张素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周期性呕吐(CVS)又称再发性呕吐,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恶心、呕吐,间歇期无症状,多数为学龄期前或学龄早期开始发病.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共确诊周期性呕吐1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永林;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38例急性ITP(AITP)和17例慢性ITP(CITP)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TP0浓度,并设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O异常率分别为84.2%、70.6%、1 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异常率分别为26.3%,64.7%,1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0水平比较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CITP患儿TP0水平为高.治疗前后比较,AITP组TP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CITP组T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低的A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好,血清TPO水平高的C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差,血清TPO水平可作为预测ITP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指标.
作者:钱江潮;周海霞;王菊香;江明华;李原;阮积晨;章佳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首发症状及其相关性疾病,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255例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EB病毒感染多数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63.1%),其次以咳嗽(占13.7%)、颈部肿块(占4.7%)、眼睑浮肿(占3.5%)、肝脾肿大(占3.1%)、咽痛(占2.7%)、皮疹(占2.0%)为首发的亦有较多,较少见的尚有以头痛(占1.6%)、黄疸(占1.2%)、口腔溃疡(占0.8%)、肝炎(占0.8%)、皮肤出血点(占0.8%)、腹胀(占0.4%)、心律失常(占0.4%)、腮腺肿大(占0.4%)、惊厥(占0.4%)、声嘶(占0.4%)为首发症状的.EB病毒感染大多数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51.8%),其他相关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占22.4%)、扁桃体炎(占9.0%)、淋巴结炎(占4.3%)、病毒性心肌炎(占2.0%)、病毒性脑炎(占1.6%)、噬血细胞综合征(占1.6%)、肝炎(占1.6%)、川崎病(占1.2%)、镜下血尿(占1.2%)、恶性淋巴瘤(占0.8%)、溃疡性口炎(占0.8%)、腮腺炎(占0.4%)、喉炎(占0.4%)、组织细胞增生症(占0.4%)、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占0.4%)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0.4%).结论: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汪洪姣;陈益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铜预投对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8d龄清洁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即灌水组、低铜组(LC)、中铜组(MC)和高铜组(HC),每组再分应激组和室温对照组;灌胃3 w后,采用冷拘束法使大鼠产生应激性胃溃疡,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测定血清铜、锌值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冷应激后各组血清锌含量显著上升,灌水组、LC组和MC组血清铜含量略有下降,HC组血清铜含量则不降反升.②灌水组、LC组、MC组和HC组溃疡指数依次有降低趋势,HC组与灌水组和LC组比较有显著的降低(P<0.05).③冷应激后各组血清中SOD活性均降低,以MC组和LC组为明显(P<0.01);GSH含量均极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均略有升高.结论:冷应激能影响大鼠血清中铜锌含量和Cu/Zn比值,适量的铜给予对应激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铜提高了血清中SOD活性和GSH含量,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吴步猛;陈锡文;金月玲;叶筱琴;金晓冬;王一龙;赵慧玲;李安乐;管敏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用IPS Empress 2铸瓷技术进行前牙修复的修复效果,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对79例患者的106颗前牙用IPS Empress 2铸瓷技术进行修复,参考美国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修复体的外形、边缘密合性、继发龋、边缘着色、颜色匹配情况良好.结论:IPS Em-press 2铸瓷临床修复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洪庆;麻健丰;刘传通;张大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耐氯米芬(CC)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CC抵抗的PCOS伴不孕的患者46例共69个治疗周期,分为4组:①复方CPA+CC组,12例,18个周期.②复方CPA+高纯度卵泡刺激素(FSH-HP)组,11例,20个周期.③二甲双胍+CC组,12例,16个周期.④二甲双胍+FSH组,11例,15个周期.1、2组先给予复方CPA治疗2~4个月,3、4组先行二甲双胍治疗2个月.然后比较各个组促排卵后的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发生等情况.结果:1~4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77.8%、90.0%、81.3%及93.3%;妊娠率分别为16.7%、30.0%、18.8%及33.3%;仅第1组有1例流产,第2组有1例双胎,第4组有1例发生中度OHSS.2、4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高于其余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流产率、多胎率和OHSS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氯米芬抵抗的不孕患者,宜先行前期治疗纠正内分泌紊乱,再用CC或FSH低剂量开始促排卵,可改善促排卵的反应性.
作者:赵军招;叶碧绿;林金菊;林文琴;池海虹;杨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兔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葛根素组(Pur组).对比观察各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含量、肺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再灌注后各时间点IR组与C组比较发现,SOD活力、NO含量明显降低(P< 0.01),MDA、W/D、IQA、AI明显升高(P< 0.01),Pur组与IR组相比较发现,SOD活力、NO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1),MDA、W/D、IQA、AI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P< 0.05).结论:葛根素通过抗氧化与提高NO含量,可抑制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
作者:郝卯林;徐正衸;王方岩;张晓隆;陈锡文;王万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栓素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对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和肺条收缩作用的抑制影响,并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比较.方法:用定量药理分析方法测定和记录:①用塞曲司特孵育前后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②用特布他林孵育前后组胺、乙酰胆碱、KCl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收缩;③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对组胺诱导的豚鼠肺条收缩的影响.结果:①组胺、乙酰胆碱在体外引起了豚鼠离体气管条的浓度依赖性的收缩,pD2分别为(6.19±0.47)和(5.99±0.21),塞曲司特抑制了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收缩,pD2分别为(4.16±0.82)和(3.61±0.57).②对60 mmol/L KCl诱发的气管条收缩,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均可抑制其大收缩反应,IC50分别为7.28×10-6 mol/L、3.36×10-6mol/L.③对组胺诱导的肺条收缩,塞曲司特、特布他林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塞曲司特对致喘递质诱发的豚鼠离体气管条和肺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李惠萍;白春学;吴淦桐;卢中秋;陈寿权;洪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29岁,右侧腰痛20 d,伴轻度发烧,恶心呕吐.曾作抗生素治疗,症状无缓解,尿量正常,入院体检:T38.8℃,右腰腹部触及肿大肾脏,右肾区叩击痛(+),左侧无异常.B超示:右肾增大伴弥漫性改变,右肾中度积水,右肾包膜外少量积液,左肾正常,两侧输尿管无扩张.
作者:王于良;刘全明;徐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肺动脉内尾加压素Ⅱ(UⅡ)注射给药对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的拮抗作用.方法:①从正常大鼠肺动脉内注入不同剂量的UⅡ溶液(0.1~30.0nmol·kg-1),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脉压(PP)、平均颈动脉压(mC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率(HR)的变化.②L-NAME组大鼠预先注入L-NAME(26 mg·kg-1)进行预处理,10 min后再注射UⅡ(10.0 nmol·kg-1);对照组预先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10 min后再注射UⅡ(10.0 nmol·kg-1),然后观察UⅡ作用的峰值变化.结果:随肺动脉内UⅡ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降低SP、DP、mCAP的作用,用L-NAME预处理能削弱其降压作用约60%,而对PP、mPAP、HR无影响.结论:肺动脉内注射UⅡ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正常大鼠SP、DP、mCAP.L-NAME能削弱其降压作用,表明UⅡ的降压作用部分是通过L-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0)途径而实现的.
作者:骆健峰;范小芳;胡良冈;吴小脉;龚永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