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萍;彭正银;陈寿松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根管治疗期间,精确测量根管长度.可提高临床疗效,现采用X线摄片法、手感法、电测法3种方法测量根管长度,并和离体牙实测进行比较,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金磊;刘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前,在我国各行业的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相当广泛,随着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软件也被开发出来,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2].
作者:董玉梅;靳桂明;吴凌;张瞿璐;吴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急剧衰退.近年来,随着透析、静脉高营养、抗生素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ARF的治疗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如经过恰当处理,老年性ARF有可能逆转,但其病死率仍持续高达50%~70%[1].
作者:何其安;陈玉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关系,探讨Hp感染与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及对胃腺癌预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Warthin-starry染色、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5例胃腺癌标本中Hp感染情况及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Hp感染、PCNA及Bcl-2表达均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CNA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Hp感染与PCNA分级、Bcl-2表达也呈正相关.结论Hp感染能促进胃腺癌淋巴结的转移,其作用可能与其导致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有关.
作者:马俊华;段祥林;汪必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未来战争是立体战争,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巨大,卫生动员工作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战争的胜败[1],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对我军卫生动员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军卫生动员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思考.
作者:赵育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人和高血压(HBP)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血尿酸(SUA)水平是HBP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1~2].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HBP患者接受不同降压药物治疗时SUA水平的变化,特别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这类病人SUA水平的的影响.
作者:谭昌金;郭红阳;赵克洪;杜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在广大基层医院普及开展,由此使许多病人得以就近治疗,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时有发生,其原因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就我院一组27例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曹钧;卢绮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现状及其在病程中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从60~96岁住院老年人中检出慢性病,并就慢性病临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患有2种及多种慢性病的检出率达96.2%,涉及多种脏器病变.结论多种慢性病并存成为老年人患病特点,居前2 0位的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随增龄而增多,重视对这些常见慢性病的医疗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提高生存率.
作者:赵克洪;沈江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湖北省南漳地区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趋势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湖北省南漳县散发的艾滋病患者为线索,对密切接触者以及有卖血或输血史的高危人群分期分批抽血筛查,经ELISA法检测抗-HIV,再经免疫印迹法确证.出现临床症状者诊断为AIDS,余为HIV感染者.结果从1996~2004-03,全县共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156例.其中发病98例,死亡68例.全县11个镇中10个镇均有病例报告.男95例,女61例,年龄2~63岁,以21~45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三个途径传播,经血液传播(卖血、输血)129例,占82.7%,其中经输血感染56例,占血液感染传播的43.4%,经性传播23例,占14.7%,经母婴传播4例,占2.6%.结论南漳县艾滋病流行源于1995前后农民参与跨县、跨省地下非法采血浆(卖血)和医疗输血感染所至.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由原来卖血、输血高危人群感染逐渐向普通人群播散,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不断增多,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葛娅;焦成松;胡志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HF疫苗接种者特异性抗体应答与HLA-I类分子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贵州省世居三代以上健康志愿者进行EHF双价灭活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7、28天),末次接种后2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抗EHF抗体水平,效价≥1:640为高应答者;效价≤1:80为低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高应答者15人(25.0%),低应答者9人(15.0%);低应答者与HLA-B46有显著相关性,RR=8.125,x2=4.83,P<0.05.结论在贵州人群中,EHF疫苗接种后HLA-B46表型阳性个体的抗体应答水平明显低于其它个体.
作者:蔡静;孙万邦;罗军敏;蒋汉文;宋明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小腿严重创伤造成胫腓骨骨折的同时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如何在固定骨折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手段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减少骨感染,促进骨早期愈合,大限度地恢复小腿的功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甘干达;陶智刚;胡建方;扈克治;唐继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闭青)是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是闭青的高发地区.闭青中约60%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1],慢闭青中有近40%的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无任何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作者:周和政;王柏川;张文强;陈华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野战环境战地两种低张胶体液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的救治作用.方法杂种犬24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救治组(B组)及低张胶体(右旋糖酐70)救治组(C组)及低张胶体(右旋糖酐40)救治组(D组),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的存活时间及血渗透压、乳酸水平变化.结果①C、D两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5.8h、5.9h,显著长于A(2.4h)、B(4.1h)两组(P<0.01);②腹腔海水浸泡后1hC、D两组血浆渗透压分别为(366.1±8.4)mmol/L、(365.4±7.7)mmol/L,乳酸分别为(8.9±1.8)mmol/L、(8.7±1.7)mmol/L,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374.3±11.2)mmol/L、(12.4±3.1)mmol/L](P<0.05).腹腔海水浸泡后3hC、D组血乳酸水平分别为(9.1±1.7)mmol/L、(9.4±2.3)mmol/L,均显著低于B组(11.4±1.9)mmol/L(P<0.05).结论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有助于缓解机体高渗状态,改善机体代谢,延长创伤动物生命,两种低张胶体液具有类似作用.
作者: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金浩生;蒋邦好;黄建强;谢尚奎;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膜的恶性淋巴瘤(仅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有淋巴瘤的存在,而未发现其它部位的淋巴瘤),以往甚为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肿瘤.
作者:熊丽萍;彭正银;陈寿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立体定向手术是神经外科开展的一种微侵袭手术方式,具有定位精确、对机体损伤小的优点.我院自1999年来应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癫痫、帕金森氏病、精神病及颅内血肿清除76例,现将异丙酚在其麻醉中应用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国;李洪;张旭;王东;胡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菌药物高耐药及多重耐药,尤其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已成为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问题.为及时了解院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对本院2000-01~2002-12的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进行了菌群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苏庆军;陈建国;徐修礼;樊新;孙怡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研究湖北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及利用,我们对湖北地区1675例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相应的防治、保健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伟华;王启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PCNA在官内膜癌中表达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内膜标本的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结果①PCNA在正常内膜和癌组织中均存在,其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②端粒酶在正常子宫内膜和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0%和80.56%.差异有显著性.③PCNA的表达与端粒酶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①端粒酶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望成为内膜癌早期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②端粒酶的激活导致PCNA的增殖,PCNA联合端粒酶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琼书;林爱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项比较安全长期有效的节育措施,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国内7省市综合资料报道,失败率为0.158%~0.24%,绝育失败后可发生再次妊娠,并且大部份为异位妊娠.本文对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再次妊娠55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伏香;谭志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对海湾战争及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的卫勤保障机制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据此对我军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卫勤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建设应注意的问题:①建立军地结合和平战结合的机制;②实行分级救治和医疗后送;③建立机动快速的模式;④提高人员的综合效能;⑤建立自动和机动的指挥平台;⑥研究野战条件下的卫生装备和防护器材.
作者:赵育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