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涛;张新华
1 病例资料例1, 男,52岁,因体查发现原发性肝癌1周于199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同年10月5日患者突发头痛、头晕、呕吐,左侧视野缺损,行头颅CT检查,报告:右顶、枕叶部出血,出血量约90ml,中线偏移,未见转移瘤.查血压20/12kPa,出、凝血时间正常.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通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年犬为实验对象,制作单肺通气模型后连续监测各式单肺通气模式下各种血气指标.结果:9种单肺通气模式中,模式Vt=12 ml/kg、Rr=20bpm的PaO2较其它模式高.对16例单肺通气病人进行试验,观察在一定通气模式下,其PaO2均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在单肺通气期间选择一个合适的通气模式,对于预防或改善低氧血症是有益的.
作者:吴荣信;丁雄;吉俭;郑忠欣;黎南中;陈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作者:吴印爱;刘献棠;谢尚奎;王志伟;谢先福;胡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用传统方法为清醒病人留置胃管时尚有部分不能顺利完成.我们自1998年3月起对留置胃管的方法作了改进.经观察5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代红;邹碧绮;张亚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更好地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和确保为兵服务宗旨,我们对我院4年来军人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作者:陈晓燕;鲁建国;李顺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收集我科1993年1月~1998年1月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病例237例,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易峰涛;陈福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军人.发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方无痛性肿物2月有余.在原单位卫生队经抗生素治疗,肿物未见缩小.胸透(一).纤维鼻咽镜检查,见鼻咽顶粘膜肿胀突出约花生米大小,表现粗糙糜烂.临床诊断为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随后在本院及上级医院多次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均为鼻咽部慢性炎症改变,未见癌肿.回原单位继续抗生素治疗无效.三个月后入院行颈部包块切除.
作者:洪少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科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5月,行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血气胸38例42侧次,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慧;巴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咳嗽,咳痰3月,咳少量白痰,偶有痰中带血丝,伴右前胸不适和夜间低热.抗感染治疗10天,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右前胸下部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低.
作者:高旭辉;殷桂林;张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6月,成功完成500例胜利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有32例术后肝下间隙置放引流管,现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置放引流管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逊;金炜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军向数字化建设迈进的过程中,对军队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内容及实施方法等已满足不了部队建设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作者认为新形势下健康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向彩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100例,行BAEP及TCD检查,提出BAEP异常率64%,脑干型48例(75%),混合型9例(14%),内耳型7例(11%).随访12例BAEP异常,6例症状缓解,3月复查BAEP正常,5例明显缓解.TCD:异常率89%,VB、BA流速降低67例(76%).对VBI患者需行TCD及BAEP检查,TCD可直观反应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情况,而BAEP对脑干轻微缺血敏感,及时反应脑干电生理改变,BAEP特异性不如TCD,两项检查结合对VBI诊断,病情动态观察,指导临床治疗有肯定价值.
作者:黎红华;陈文军;王伟莉;张晓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预激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与旁路部位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现就我们观察到的射频消融病例,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与旁路的定位关系.
作者:谢晓明;李江平;李华;崔学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先天畸形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成长,重者可直接死亡.为增强先天畸形的预防意识和探索有效预防办法,现将我院10年来诊治的先天畸形94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玲;谢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病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病案质量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反映临床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反映一个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下面对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等有关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商榷.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些年,我院对喉显微手术的麻醉方法不断地进行探讨,认为以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1].乳剂依托咪酯问市后,作者又将其用于喉显微手术,并与异丙酚静脉复合全麻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余剑波;陈涛;陈利民;沈七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甲亢危象是甲亢病极端恶化的一组综合征,由于高热,心动过速,房颤,心脏增大,心律紊乱,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衰竭,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抑制,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了解甲危心肌抑制的病因是消除心肌抑制重要的措施之一,对抢救甲危病人大有益处.本文对32例甲危病案进行心肌抑制病因分析.
作者:韩朱;邹二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CT广泛应用,使之已成为腰椎间盘脱出诊断的主要方法.国内外文献对CT诊断优越性报道较多,对其漏诊原因探讨较少,本文收集2年来我院经手术证实椎间盘脱出患者133例,结合文献对CT漏诊原因进行了探讨.
作者:沈军宏;熊统生;颜学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预防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当污染的物品从处理始端至灭菌完毕到用于临床,其间均要遵照操作程序规范化,监测质量制度化的科学管理轨道正常的运行.而在发放灭菌物品用在病人身上这一环节的控制中,却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此也影响了灭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我院在1998年4月至5月对来供应室更换物品的各科工作人员的手和盛装灭菌物品的器皿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陶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4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脑卒中家族史、吸烟以及高尿酸血症等是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和饮酒则与脑梗塞的发病无显著的统计学联系.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蝗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基本相同.
作者:虞容豪;张幸运;石尚金;黄琦;邹立;刘坚;陈青山;李海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