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2WI3D容积扫描(不抑脂)在肛管直肠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尤郡君;谢宝君

关键词: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 肛管直肠瘘, 瘘管, 内口
摘要:目的 探讨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在肛管直肠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85例临床诊断肛瘘患者,常规T1WI轴位,T2WI抑脂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冠状位,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检查瘘管和内口情况.阅片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瘘管和内口常规T2WI抑脂序列检查结果手术符合率及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后重组检查结果手术符合率.结果 T2WI 3D容积扫描(不抑脂)瘘管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率达到91.76%,内口检出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达88.23%.常规T2WI抑脂序列瘘管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70.59%,内口检出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为69.41%.结论 在肛管直肠瘘患者中,T2WI3D容积扫描(不抑脂)瘘管、内口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较常规T2WI抑脂序列明显增高,能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手术依据.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恶性血管周上皮样肿瘤一例

    患者 男,62岁.半年前因双下肢胀痛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全腹CT示左中下腹巨大软组织肿块,诊断为“左肾肿物”,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门诊以“左肾肿物”收住入院.患者无头痛、头晕,无发热及咳嗽,无胸闷、气短,无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无恶心、呕吐,饮食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体检、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念军;刘茂森;徐凯;郭顺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地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968例纳入研究.记录碘对比剂注射前和注射后1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为(136.58±11.67) mmHg、,(86.52±11.34)mmHg、(110.18±10.21)mmHg、(89.29±14.11)次/min,均显著高于注射前[(121.63±13.14)mmHg、(74.34±10.25) mmHg、(100.24±9.86) mmHg、(76.63±15.2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2.33、2.56、2.82,P均<0.05).注射碘对比剂后超过60%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相当一部分比例(>15%)的患者升高幅度超过2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心血管疾病史(OR =2.61,95%CI:1.22~5.37,P=0.011)和注射流率(OR=1.42,95% CI:1.03~4.73,P=0.027).结论 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与既往心血管病史以及注射流率有关.

    作者:樊明;潘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T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站式”应用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它的发生发展与冠状动脉管壁斑块的形成及演变密切相关,同时伴随心肌血流灌注减少及节段性心肌功能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然而近期关于稳定性冠心病管理的指导方针[1]建议,中间预测概率为15%~85%的患者应该接受非侵入性的检查以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冠状动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CT对冠状动脉的功能性评价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3].笔者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中“一站式”应用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贾玉琳;谢德轩;张金玲;唐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鞍区颅咽管瘤侵犯视交叉一例

    患者 女,40岁.主诉以“间断性头痛伴视力下降半年余”收治入院.患者近半年常出现无显著诱因的间歇性头痛、头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可以自行缓解,近2个月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现象,且头痛、眩晕现象较之前明显加重.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体检:患者无意识障碍,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颈部软,未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

    作者:冯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海马硬化型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脑灰质不对称性的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分析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型内侧颞叶癫痫(MTLE-HS)患者脑灰质体积(GMV)不对称性的特点.方法 搜集25例MTLE-HS患者(左侧13例,右侧12例)及25名正常志愿者的三维容积成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VBM),计算不对称系数(AI),分析不同侧别MTLE-HS患者GMV不对称性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HC)相比,MTLE-HS组GMV的不对称性范围缩小,右侧MTLE-HS组缩小更明显.三组间颞叶及部分颞叶外脑区包括丘脑、小脑等的GMV不对称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MTLE-HS患者颞叶及颞叶外脑区GMV的不对称性发生改变,且致痫灶起源侧不同对该不对称性的影响不同,可能与两组患者颞叶与颞叶外脑区之间结构连接的强度不同、病情差异或两组之间具有不同发病机制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旭;朱文珍;周志强;李娟;胡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肺栓塞一例

    患者 男,5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3天,疼痛性质为进行性加重”入院.体检:无发热、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左下肢凹陷性水肿,压痛阴性,未见浅表静脉曲张,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侧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及大隐静脉近心端多发血栓形成).CT血管造影(CTA)显示右下肺动脉主干及右肺上下动脉次级分支、左下肺动脉次级分支多发肺栓塞;左下肢静脉造影示左下肢髂静脉血栓形成.血生化示肝肾功能正常,纤维蛋白原4.43 g/L,D-二聚体1.7 mg/L.

    作者:赵刚;王劲琪;张翔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影像特点及分析

    目的 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MR信号特点、形成原因及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经临床终确诊.结果 11例均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病灶主体均位于子宫肌层,11例可见肌层内迂曲扩张血管,6例伴宫旁迂曲血管.病灶信号不均匀,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7例可见小片状T1WI高信号,提示出血.6例附件区见囊性灶,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可见明显早期、持续强化,实性部分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结论 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检查可以较好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观察病变累及范围,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诊断信心,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作者:彭莱;龚斐;荀皓;叶春梅;严炯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X线三线比值在诊断3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X线三线比值在诊断3个月以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临床怀疑为DDH的8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Graf法结合MRI进行分型,并在X线片中以股骨近端干骺端的中点(记为O点)为起点,分别做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a线)、至Y型软骨中心连线(b线)以及髋臼下缘的连线(c线),分别计算a/b、b/c和a/c的比值,分析髋关节三线比值的差异.结果 85例患儿(170髋)中正常髋关节84髋,发育不良髋关节36髋,脱位髋关节50髋.正常髋关节中a/b、b/c和a/c的比值接近于1,分别为1.01±0.03、0.99±0.03、1.00+0.04;髋关节发育不良的a/b和a/c的值>1,b/c值接近于1,分别为1.09±0.04、1.11±0.05、1.02±0.09;髋关节脱位的a/b和a/c的值<1,b/c值接近于l,分别为0.95±0.03、0.91±0.06、0.98±0.04,髋关节发育不良的a/b和a/c的值显著大于正常髋关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脱位的a/b和a/c的值显著小于正常髋关节,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三线比值能够为3个月以下婴儿DDH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桂香;陈惠;谢财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三例甲状舌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癌(TDCa)的影像学特征,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TDCa,结合既往文献,分析TDCa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TDCa均位于舌骨水平上下,病理类型均为乳头状癌,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囊实性病灶,可见微钙化,增强扫描为实性成分和囊壁强化.结论 TDCa是由残留的甲状舌管发生癌变所形成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多为乳头状癌,囊实性病灶,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和囊壁强化,肿物内含钙化灶为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徐琪;黄义;陈唯唯;潘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CT随访评价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及CT增强随访资料,分析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症CT随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接受肾移植患者,其中3例出现移植肾梗死,5例肾周积液,1例肾积水,4例肾周/输尿管积血,1例肾包膜下血肿,3例移植肾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3例移植肾多发囊肿,3例移植肾多发点状结石,1例肾动脉与髂外动脉吻合口狭窄,2例肾皮质强化减弱,2例髂外动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或血肿,1例移植肾萎缩,1例输尿管瘘,1例肾周脓肿,12例移植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CT检查可以显示移植肾内外的多种结构,能够提供移植肾实质、血管、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图像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柯;张雅利;肖兵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临床症状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价

    目的 利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评价烟雾病(MMD)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探索MMD不同临床表现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来本院就诊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的MMD患者30例.所有MMD患者行常规MRI、MRA、PWI扫描,获得PWI灌注图像并对患者每侧大脑半球进行症状性分析.各个感兴趣区(ROI)灌注参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进行评估,对普通组与缺血性症状组进行组间的随机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mMTT、mTTP与临床症状呈低度相关(r=0.255,P=0.049;r=0.282,P=0.029);单侧大脑半球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与临床症状均呈中度负相关(r=-0.582,P<0.001;r=-0.334,P=0.01);aMTT、mTTP、rCBF、rCBV在普通组与缺血性症状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PWI-CBF与MMD患者临床类型有一定相关性,CBF明显下降提示患者发生脑卒中可能性增加.

    作者:李舒曼;程敬亮;王可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管肉瘤同时累及肝、脾一例

    患者 女,36岁.自觉肩部不适于外院行上腹CT检查发现肝、脾肿物,后于本院门诊就诊行上腹MR检查,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本院并行CT检查.患者无腹胀、腹痛、周身无力,无肝区不适感,近期体重下降4 kg.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入院体检无明显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89 g/L,红细胞3.74×1012/L,白细胞8.59×109/L,血小板411×109/L;肝功能:白蛋白(ALB)31.3 g/L,碱性磷酸酶(ALP) 306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146 U/L;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99)均正常.

    作者:赵莹;刘爱连;郭维亚;华正宇;郭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小世界属性的fMRI研究

    目的 采用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默认网络(DMN)的“小世界”网络拓扑属性改变.方法 搜集首次确诊的重度OSA患者及年龄、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正常睡眠组(GS组)各46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采集,选取20个特定的DMN感兴趣区(ROI)构建二值化网络,获取并比较DMN整体及局部属性参数,分析网络参数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OSA及GS组DMN均存在“小世界”属性.与GS组相比,OSA患者DMN在0.05≤稀疏度(Sp)≤0.12和0.15≤Sp≤0.50范围内聚类系数(Cp),Eloc显著减低,OSA组DMN的特征性短路径长度(Lp),Eglob值无明显变化.与GS组相比,OSA患者左侧后扣带回的节点度、节点介数、节点效率均显著减低,而右侧海马旁回节点度、节点介数、节点效率均显著增高;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节点介数显著减低,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节点介数显著增高.结论 OSA患者DMN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整体网络属性和局部属性均存在改变,且血氧饱和度减低可能导致OSA患者DMN拓扑属性重塑,而OSA患者DMN的网络属性异常可进一步解释OS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陈立婷;彭德昌;李海军;叶成龙;余宏辉;龚洪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乳腺癌多模态MRI基线图像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前MRI征象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并取得术后常规病理结果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辅助化疗前MRI资料,探讨其与术后病理缓解的关系.结果 三阴型及Her-2型乳腺癌较易获得病理缓解.MRI图像上,病理缓解情况与病灶的数量(P=0.002)及动态增强后是否为肿块型强化(P =0.008)有关,与病灶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T2WI信号、淋巴结肿大及乳后间隙、时间信号曲线(TIC)无关.在肿块型强化乳腺癌中,肿块形状与病理缓解相关(P=0.043).结论 单灶型、肿块型强化且形态规则的乳腺癌易获得病理缓解.

    作者:周佳丽;刘玉凤;卜阳阳;周长玉;喻迎星;许茂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肺部副神经节瘤一例

    患者 男,49岁.无诱因间断性胸痛伴咳嗽2个月余,经过抗炎治疗无效,病情加重1周就诊.体检:T 36.5℃,心率80次/min,血压180/110 mmHg,营养发育良好,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岳琳坤;金恩浩;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口咽碰撞瘤一例

    患者 男,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1月余,伴说话含糊不清4天,无吞咽梗阻,无咽痛及吞咽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无潮热,无盗汗,无咳嗽、咯痰或痰中带血,无呼吸困难.患者未重视,未接受任何诊治.其后随病情进展,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并加重,出现说话似口中含物,伴无法进食,伴咽痛、吞咽痛,无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门诊检查后以“咽部新生物”建议其手术治疗入院.患者患病以来精神可,食欲、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

    作者:刘玉建;仲建全;冯浩;梁惠;张雨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肠MR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对克罗恩病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目的 应用小肠MR灌注成像技术对克罗恩病(CD)进行研究,探讨定量参数对比剂容积转运速率(Ktrans)、血浆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间的速率常数(Kep)及单位体积组织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与病变局部微血管灌注量及渗透性改变的关系,评价其对C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48例行磁共振小肠成像(MRE)检查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的CD患者,计算CD病灶区及正常肠壁区Ktrans、Kep及Ve值,并比较两个区域间参数值的差异.根据CD活动指数(CDAI)分期,将患者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及中重度活动期组,比较三组间Ktrans、Kep及Ve值的差异及其与CDAI评分、肠壁厚度值的相关性.结果 48例CD病灶区的Ktrans、Kep及Ve值明显高于正常肠壁(P均<0.05),其中CD病灶区Ve值约为正常肠壁区15倍,Ktrans值约为7倍.48例CD患者中,缓解期组13例,轻度活动期组20例,中重度活动期组15例.缓解期组Ktrans、Kep及Ve值低于活动期组(P均<0.05),随着活动性增加,Ktrans、Kep及Ve值亦增大(Ktrans值、Kep值、Ve值P均=0.000),三组中Kep值增大显著.各参数值均与CDAI评分呈高度正相关性(P均<0.05).但Ktrans值与肠壁厚度值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471).结论 小肠MR灌注成像定量参数可反映CD病变局部血管灌注量及渗透性改变,对C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吟晨;郑贤应;曹代荣;林雪花;黄楠;陈琦;黄欣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股骨颈囊肿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例

    患者 男,27岁.左侧髋部间歇性隐痛1年余,入院X线平片检查,显示左侧股骨颈基底部髓腔内见一呈类圆形磨玻璃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楚,边缘稍高密度改变,股骨头及关节间隙未见异常改变(图1);质子密度抑脂轴位像(图2)、T2WI冠状位抑脂像(图3),左侧股骨颈内不规则团块状稍高信号内囊性高信号;T1WI轴位(图4)、T1WI冠状位像(图5),左侧股骨颈内不规则团块状稍低信号内囊性稍等高信号;T1 WI轴位(图6)、T1WI冠状位增强像(图7),左侧股骨颈内不规则团块实质部分轻度强化.体格检查:骨盆挤压及分离实验阴性,左髋部无压痛,左髋关节活动自如,“4”字实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鞠然;李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场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诊断部分)搜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实验组,临床需行医学影像学或其他相关检查无胰腺病变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IDEAL-IQ技术,在脂肪比图像和R2*弛豫率图像对胰腺头、体、尾部兴趣区多点多次测量脂肪含量和铁含量,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脂肪含量和铁含量.比较高场磁共振IDEAL-IQ与CT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的脂肪含量为(15.5±4.6)%,对照组的脂肪含量为(3.78±1.1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铁含量为(598±101) Hz,对照组铁含量为(38±16)Hz,两者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磁共振IDEAL-IQ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场磁共振IDEAL-IQ序列一次扫描即获得多组图像,其中脂肪比像、R2*弛豫率像可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内的脂肪含量、铁含量行定量分析,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志诚;林钱森;黄永础;陈向荣;许淑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肝镰状韧带附着旁肝组织突出呈三角形——请分析病变性质

    患者 女,54岁.腹胀、食欲不振3个月余.患者无明显原因腹胀、食欲不振,偶有恶心,无呕吐,无腹痛,易疲劳.体检:无皮肤巩膜黄染,无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无肝掌及“蜘蛛痣”.腹部饱满,全腹轻压痛,肝肋下4.0 cm,剑突下6.0 cm可及,质韧,轻压痛.脾肋下4 cm可及,质韧,无压痛,移动性浊音(+).CA-125 386.9~874.7 U/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08 U/L,谷草转氨酶67 U/L,谷酰转肽酶187 U/L,碱性磷酸酶356 U/L.胆红素及血清白蛋

    作者:姜天娇;李伟;林东亮;王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