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国;崔红升;孟鑫;张淑丽;王梓旭;周蕾;陈曲;申洪远;黄钰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对胰腺占位显示的情况及优重组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胰腺占位患者的双能量CT(80 kVp/Snl40 kVp)增强扫描图像.将胰腺实质期图像数据进行不同方式的非线性融合重组,融合中心(BC)为胰腺占位与胰腺正常实质CT值的平均值,融合宽度(BW)分别设置为0、50 HU、100HU、200 HU、500 HU,终得到5组非线性融合图像.以常规线性融合(M=0.3)的图像为参考,比较各组非线性融合图像中病灶的对比度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所有非线性融合图像质量均高于参考图像.实性占位BW=50 HU、囊性占位BW =0时CNR值高(P <0.001),主观评价结果示读片者倾向对实性占位选择BW =0~100 HU重建图像,对囊性占位选择BW=0~ 200 HU重建图像.结论 非线性融合技术显示胰腺占位优于常规线性融合图像,推荐使用较窄的融合宽度(BW =0~ 100 HU)进行重建.
作者:王慧慧;刘婧;刘建新;曹新鸣;王子岩;王霄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颅内不典型生殖细胞瘤MRI特征.方法 搜集2009年7月至2016年3月经本院病理证实或诊断性放射治疗证实的20例颅内不典型生殖细胞瘤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4例患者行磁共振波谱(MRS)、3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详细分析不同部位的颅内不典型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20例患者,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14±0.4)岁,发病部位依次为基底节区9例、侧脑室4例、左侧额叶3例、脑干2例、下丘脑-垂体2例.不同部位肿瘤的MRI表现不一: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囊变出血多见,轻中度不均匀强化,5例出现不同程度脑萎缩,表现为同侧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及同侧中脑大脑脚变细,其中3例行MRA检查,2例表现为同侧大脑中动脉分支稀疏;侧脑室生殖细胞瘤出血多见;脑干生殖细胞瘤以囊变为主,呈环形强化;额叶生殖细胞瘤MRI表现多样,可呈实性或囊变;下丘脑-垂体生殖细胞瘤表现为垂体柄增粗、垂体增大.4例患者MRS显示病变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肌酸(Cr)峰降低,胆碱(Cho)峰降低或升高,均出现乳酸(Lac)峰.4例患者合并松果体区结节,5例患者合并垂体柄结节.结论 不同部位的颅内不典型生殖细胞瘤具有不同的MRI表现,掌握各种部位肿瘤的MRI特征,有利于提高不典型生殖细胞瘤的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
作者:刘孟辉;彭双林;刘建玲;欧阳丽蓉;邢妩;廖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与MRI形态学、表观扩散系数(AD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8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乳腺癌的MRI特征并与Ki-67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5例浸润性乳腺癌Ki-67指数为5% ~70%,其中高表达58例,低表达27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59例Ki-67均值为(30.08±13.342)%,伴有淋巴结转移26例Ki-67均值为(40.19±12.999)%,两组Ki-67指数差异性显著(P=0.002,<0.05);肿瘤伴有坏死29例Ki-67均值为(38.79±13.070)%,无坏死56例Ki-67均值为(30.27±3.632)%,两组Ki-67指数差异性显著(P =0.007,<0.05);肿瘤边缘清晰组与边界毛糙组之间Ki-67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0.05);Ki-67指数与肿瘤大小、ADC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在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形态学特征中,肿块坏死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对于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芹;牛庆亮;杜汉旺;郑召龙;朱亚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IO)责任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确诊的23例TIO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23例TIO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17~61岁,中位年龄39.0岁,病程l~11年,平均4.4年;病变大径0.6 ~8.0 cm,平均2.8 cm;病变发生于股骨头5例,股骨颈3例,股骨下段3例,腓骨2例,下颌骨2例,上颌骨1例,颧弓l例,筛窦2例,鼻腔l例,坐骨直肠窝l例,膝关节内侧软组织1例,L5水平椎管内l例.21例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中16例诊断为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1例为低度恶性,其余均为良性),5例因未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仅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11例行CT扫描,病变大部分密度均匀,部分有斑点状钙化,2例病变含有脂肪密度,所有病例未见明显出血、坏死及囊变;CT值-16 ~ 107 HU,平均为41.0 HU,仅1例增强CT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骨内及颌面部病变边界清晰,软组织内病变边界模糊,骨皮质旁病变共8例,其中7例可见邻近骨皮质破坏.19例行MRI扫描,病变在T1WI上均为低信号,软组织内病变T2WI上为高信号,骨内及骨皮质旁病变T2WI抑脂像上为高信号、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钆对比剂(Gd-DTPA)增强均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 由于TIO肿瘤病理组织形态上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影像学表现有较大差异,仅依靠影像学定性诊断非常困难.但是CT和MRI均可发现及清晰显示病变,对于已经排除其他病因并且无家族史的成年低磷骨软化患者,CT和MRI的异常影像学发现可以做出提示性诊断,也可以用于TIO确诊者的术前评估和治疗随访.
作者:徐加利;余卫;王华;张慧勤;徐进;马宜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有和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D-Ⅰ)青年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脑灰质体积差异,探讨BD-Ⅰ遗传相关的脑灰质结构改变.方法 搜集BD-Ⅰ型青年患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18例、无家族史39例及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49名,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组间全脑灰质体积差异,并进一步对患者脑灰质总体积及有异常改变脑区的体积值与一般临床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有家族史组左侧颞上、下回,右侧颞上回,双侧梭状回及双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明显减小,右侧额极-眶额回、右顶上小叶及小脑蚓部灰质体积增大;无家族史组双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体、双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明显减小.BD患者组之间比较,有家族史组小脑蚓部灰质体积明显大于无家族史组.总体B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病程呈负相关(r=-0.549,P=0.03),与PANSS阴性分呈正相关(r=0.479,P=0.01).结论 有和无家族史BD患者均存在脑灰质体积异常,前者异常脑区更广泛,小脑蚓部灰质体积增加更可能是与BD遗传相关的结构改变.
作者:邹文锦;邓文皓;张晓菲;崔立谦;张一智;成雄超;林鄞;李烜;杨婵娟;曹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CT表现与肾上腺乏脂性皮质腺瘤的差异,提高对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和51例肾上腺乏脂性皮质腺瘤患者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钙化、囊变及强化方式等特点.结果 高血压病史或血压升高症状,神经鞘瘤较乏脂腺瘤更少见(P =0.001).病灶长径神经鞘瘤普遍大于乏脂腺瘤(P <0.001),而且神经鞘瘤长径多≥5 cm(P <0.001).平扫肾上腺神经鞘瘤密度与乏脂腺瘤相比更加不均匀(P =0.028),且平扫CT值神经鞘瘤高于乏脂腺瘤(P<0.001),而动、静脉期神经鞘瘤强化值均低于乏脂腺瘤(P均<0.001).神经鞘瘤强化程度较乏脂腺瘤低(P =0.008),而神经鞘瘤囊变较乏脂腺瘤更常见(P <0.001).结论 肾上腺神经鞘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乏脂腺瘤有差异.
作者:王全忠;郭华;高剑波;张丽英;韩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甲状腺结节拟行手术患者75例,术前均常规进行甲状腺DW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b值DWI图像中单个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信号强度的比值(R值:R0、R800、R2000)以及高b值DWI图像中R值较低b值DWI图像中R值变化情况(Type-R800/0、Type-R2000/0、Type-R2000/800:Ⅰ型为上升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下降型),再通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估上述诊断指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共有良性结节53个和微小乳头状癌42个纳入结节测量和统计分析.(1)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R值中的R0和R2000,以及R值变化类型中的Type-R800/0、Type-R2000/0、Type-R2000/800,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间显著(P<0.05).(2)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R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26%和64.78%)以及Type-R2000/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81%和85.63%),可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独立诊断指标(P值分别<0.05和<0.001);如果将R0和Type-R2000/0联合诊断,特异性可进一步提高(87.59%).结论 高b值DWI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王代兵;王庆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 女47岁,无诱因头晕、恶心2天,晨起睁眼时感眩晕、黑朦l天伴右后颈部剧痛、顽固性呃逆、口齿不清、咽喉疼痛,无法坐起或站立,无意识障碍,无四肢活动障碍.当地医院MRI检查提示脑干梗死.体检:BP 142/83 mmHg,神志清楚,口齿不清,双侧额纹对称,右侧眼睑下垂、眼裂减小,双眼水平震颤,左侧瞳孔约5 mm,右侧瞳孔约2 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稍向右侧偏,伸舌右偏,悬雍垂左偏,右侧软腭下垂,咽反射减弱;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右侧肢体共济失调,四肢深感觉正常.右侧指鼻试验欠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48.7 mg/L);血沉增快(38 mm/h);铁蛋白升高(654.8 ng/ml).临床诊断:Wallenberg综合征.
作者:张睿;肖新兰;黄江龙;尹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RI在产前诊断前置血管(V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VP的产前MRI表现.结果 产前MR1诊断VP的准确率为100%.中央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球拍状胎盘、帆状胎盘并发VP概率高,分别为1.1%、1.1%、1.47%、1.47%,脐带汇入位置异常并发VP概率高于胎盘位置异常(0.22%、0.13%).VP在不同切面上,T2WI FSE及SSFSE序列均表现为管状或类圆形断面流空信号.20例中8例在胎盘边缘走行,14例轴位走行方向白后向前,16例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走行方向自下斜向上.结论 MRI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V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昱;黄育斌;罗辉;江魁明;沈敏;钟熹;麦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雷替曲塞经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本院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56例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化疗方案分为两组:5-FU组(A组)24例,雷替曲塞组(B组)32例.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临床疗效A组有效率(RR)29.2%、疾病控制率(DCR)75.0%,B组37.5%、78.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为9.86个月、8.80个月,B组为12.78个月、13.70个月,B组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用于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5-FU相当,但雷替曲塞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田红岸;郑小宁;余开湖;李顺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 男,72岁.2年前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有低热,不伴胀痛,不影响活动,无明显排尿困难,无恶心呕吐,同时出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串珠样,患者未就诊.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右侧睾丸及腹股沟区实性占位,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转移性腺癌,遂来本院进一步诊疗.患者近期仍有低热,食欲良好,体重下降约3 kg.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均正常.
作者:戚元刚;杨桂华;黄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胼胝体压部(SCC)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1 H-MRS特点,初步研究病灶持续存在时间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SCC可逆性孤立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探讨SCC病灶持续时间与年龄、大横截面积、ADC值的相关关系,以病灶持续时间为因变量(Y),年龄(X1)、大横截面积(X2)、ADC值(X3)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求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病灶位于SCC中线区,单发,边界清楚,呈等/长T1、长T2信号,T2-FLAIR及DWI序列呈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平均经过18.4天后消失.MRS均未见明显异常表现.ADC值与病灶持续时间呈中度正相关(r=0.624,P<0.05),病灶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横截面积和ADC值(R2=0.618,F=2.924,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对病灶持续时间有正向预测作用(R2=0.389,F=8.277,P=0.013).结论 SCC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对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根据其ADC值初步推测病灶持续存在的时间.
作者:方强;刘娜;曹鑫;张超;史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强度与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术前行CT能谱成像且经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SCLC的患者48例,采用MaxVi-sion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VEGF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LD-t检验对VEGF表达强度不同的患者间能谱参数进行比较;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VEGF表达强度与能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及40 KeV对应的CT值在VEGF阴性表达与中等阳性表达组间、弱阳性表达与中等阳性表达组间有显著差异,阴性表达与弱阳性表达组间无显著差异.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和40 KeV对应的CT值与VEGF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NSCLC患者CT能谱成像的定量参数能间接反映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相关信息,对于肿瘤生长方式、生长速度、转移、预后等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预测可能存在潜在的价值.
作者:王广丽;崔丁也;邓凯;张成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 女,67岁.因右侧眼眶突出5年,加重2年入院.体检:右侧鼻腔可见新生物,质软,右侧总鼻道见脓性分泌物.MRI检查示右侧筛窦、右侧眼眶、右侧额窦内软组织肿块,呈等T1、稍短T2及长T2混杂信号(图1、2).T2WI抑脂序列示瘤体以低信号为主,伴有稍高混杂信号(图3、4).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图5、6).CT检查显示病灶主体位于右侧眼眶内,可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4.6 cm x6.6 cm,平扫密度不均匀,肿块内可见条状及结节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跨区域膨胀性生长,向邻近眶外、右侧鼻腔、上颌窦、蝶窦及鼻咽腔内侵犯,向上突入右侧额叶,各区域病灶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肿块突出眶外2.9 cm,右侧眼球被推挤至眼眶右外上方,邻近右侧眼眶内侧壁、右侧筛板及额窦骨骨质破坏(图7、8).
作者:陈林;邹子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头颈部木村病的临床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木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木村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好发于头颈部皮下,常累及大涎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病灶内常伴流空信号及条索样低信号,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多伴有腮腺周围、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灶周围常见皮肤增厚,皮下脂肪萎缩.结论 木村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窒检查,可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涂景恋;戴平丰;李百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 女,9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口唇发绀、杵状指9年,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CT所示:心尖位于左侧,单心房,双侧心耳表现左心耳形态,房间隔未见(图1),心内膜垫完全未见显示,心房借两组房室瓣与两心室相连,室间隔上部延续性中断14 mm (图2),左心室无大动脉连接,右心室与主动脉相连接(图3),主动脉位于左前方,瓣膜呈三叶,主动脉窦见顺时针转位,左前降支与左侧冠状窦相连,右后方动脉窦与右侧冠状动脉相连(图4).右位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左位,主动脉弓下见粗大动脉导管直接与左侧肺动脉相连,走行迂曲,局部见线状狭窄,肺门区肺动脉呈三角形改变,左肺动脉干宽约为13 mm(图5);右侧肺动脉由主动脉弓上无名动脉外侧壁发出侧支血管相连,血管迂曲走行于纵隔内,管腔粗细不均匀,局部呈线样狭窄,右下肺动脉干宽约13 mm(图6).
作者:罗洪建;李仕广;刘家骥;蒋国元;罗义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浓度钆塞酸二钠短T2效应对T2W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显示胆道系统解剖结构以及结石的影响.方法 66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CP)分级A级33例,B级24例,C级9例,行MRI钆塞酸二钠增强前及肝胆期10、15和20 min轴位SSFSE T2WI和MRCP检查,记录对比剂在肝管、胆总管以及胆囊在T2 WI、MRCP上出现时间以及表现,分析其对胆道结构和病变显示影响.结果 对比剂引起T2WI上胆管信号降低(n=62),胆汁和对比剂分层(n=21),形成点状“充盈缺损”(n=6),在较宽大的胆管内对比剂形成浮云状低信号(n=2).低信号的对比剂沿胆囊内侧壁充盈,在胆囊底部似充盈缺损(n=35),浮云状低信号(n=18),线样低信号沿胆囊长轴直达胆囊底部(n=1).在T2WI上肝胆期肝外胆道各部分显影程度和时间与CP分级相关(肝管延迟10 min r=-0.393,P=0.001;胆总管延迟10min r=-0.416,P=0.001,延迟15 minr=-0.485,P<0.001;胆囊延迟10 min r=-0.365,P=0.004,15 min r=-0.329,P<0.001,延迟20 min r=-0.483,P=0.011),在MRCP上胆管显影也与CP分级相关(延迟10 min r=-0.555,P<0.001,20 min r=-0.372,P=0.002).3例胆囊结石和1例肾盂结石与对比剂难以区分.结论 钆塞酸二钠短T2效应影响胆道解剖结构在T2WI和MRCP上显示,而且与肝硬化程度相关,与胆道结石难以区分,建议这些序列安排在增强前进行.
作者:杨凤娇;张艳;高红;钟晶;叶佳;刘晓亮;吴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 男,37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乏力,逐渐向上发展并累及右下肢,尚能行走,继而出现腰背部间断性疼痛伴麻木感,伴小便充盈性失禁,并性功能降低,大便控制差.外院腰椎MRI检查示骶尾部占位.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饮食、睡眠欠佳,体重未见明显改变.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体检:双侧睾丸无肿大,外生殖器无畸形;双侧腹股沟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王秋江;王骋;王荣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选择不同区域(即病灶中央区与边缘区)测量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322例(良性142例,恶性180例),共358个病灶,术前或活检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量所有病灶中央区及边缘区TIC类型,统计分析良、恶性病灶中央区与边缘区TIC类型分布有无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病灶中央区及边缘区TIC类型在不同诊断界值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良、恶性病灶中央区与边缘区TIC类型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病灶边缘区测量TIC类型且以诊断界值≥3级(即Ⅲ型曲线诊断为恶性)作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且与选取病灶中央区测量TIC类型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35%、93.08%.结论 选择病灶不同区域测量MRI TIC类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存在差异,选取病灶边缘区测量TIC类型且以Ⅲ型曲线作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可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
作者:赵欣;苏丹柯;阳君;金观桥;刘丽东;罗宁斌;康巍;赵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胶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胶质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13例胶质肉瘤均为幕上单发肿块,多跨脑叶生长.12例为原发性,1例继发性.囊性伴壁结节1例,囊实性3例,实性为主7例,完全实性1例,其他类型1例.6例实性为主胶质肉瘤呈脑膜瘤样外观,位于大脑凸面,瘤周水肿轻或无;1例实性为主和3例囊实性胶质肉瘤呈胶质母细胞瘤样外观.CT可见4例伴出血,MRI增强可见4例脑膜侵犯,其中1例破坏颅骨.光镜所见肿瘤细胞部分为圆形、肥胖形或多形性细胞弥漫排列,部分为胶原纤维样基质内梭形细胞不规则束网状排列,部分可见骨组织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DH1 R123H为阴性(3/3),1p/19q无杂合性缺失(2/2),其中1例IDH基因测序阴性.Ki-67增值指数15%~75%,平均43%.结论 胶质肉瘤以间叶成分为主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确诊仍有赖于病理检查.
作者:康晓伟;卫一宾;唐兴;印弘;魏光全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