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刘静芳;孙志先;张苏波;杨波;杨杰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小梁网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自发性脑活动的变化.方法 40例术前PACG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组(HC)均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10例PACG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静息态fMRI.计算所有受试者全脑ReHo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40例术前PACG患者与HC组ReHo值差异;同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10例PACG患者术前与术后ReHo值差异.结果 与HC组对比,术前PACG组ReHo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梭状回,双侧枕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ReHo升高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后叶,双侧额上回(AlphaSim校正,P<0.01,33个体素).10例PACG患者术后与术前对比,右侧颞中回、左侧楔叶神经活动一致性增加,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下回神经活动一致性减低(AlphaSim校正,P< 0.01,33个体素).结论 PACG患者术前存在视觉以及情感认知调节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异常;此外,通过青光眼手术,PACG患者视觉区域出现脑功能活动重塑,为进一步研究PACG的神经病理机制以及监测PACG的治疗提供了一定帮助.
作者:江菲;李海军;蔡凤琴;龚洪翰;周福庆;戴西件;曾献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透明细胞肾癌(CRCC) R2*值变化与肿瘤组织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患者血氧水平依赖MRI与HIF-1α、HIF-2α的结果.使用Furhman法划分肿瘤的病理级别,并将所有患者分成低级别和高级别两个亚组.测量所有患者肿瘤实质的R2*值.比较高低级别组CRCC之间HIF-1 α、HIF-2α表达情况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R2*值与HIF-α阳性表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级别组(Ⅰ+Ⅱ)17例,高级别组(Ⅲ+Ⅳ)9例.高级别组R2*值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 <0.005).高级别组HIF-α阳性表达率值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CRCC的R2*值与HIF-2α表达与组织的R2*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R2*值作为一种无创的评价指标有助于CRCC的病理核分级,且R2*值与HIF-2α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蔡利忠;邢伟;陈杰;张永成;孙军;陈铜兵;茅旭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29岁.因腹痛、腹胀6天入院.阵发性腹痛、腹胀并进行性加重.体检:全腹膨隆,腹肌稍紧张,轻度压痛,肠鸣音稍亢进.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3.25×109/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2.2%,绝对值1.62×109/L;腹腔积液涂片见较多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见肿瘤细胞.胸片、心电图及上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大便集卵检查未找到寄生虫.
作者:刘子蔚;胡秋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扫描模式和不同噪声指数扫描模式在CT肺动脉成像(CTPA)中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比较研究.方法 将体质量指数(BMI)为20~25 kg/m2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进行CTPA扫描,扫描范围为270~320 mm.第1组扫描模式为能谱CT扫描模式;第2~4组使用普通扫描模式,但噪声指数不同,分别为26、36、46,扫描参数为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uto mA)和智能管电流调制技术(Smart mA);记录4组扫描模式的CTDIvol及DLP并取平均值,将DLP转换为有效剂量.计算上述扫描条件影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并取平均值,请3位影像学专家对影像进行双盲法评分,用Kappa检验比较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SNR、CNR、评分值及有效剂量.结果 不同扫描模式下4组扫描模式产生影像的SNR平均值分别为25.55 ±3.13、23.32±2.63、22.38±1.83、20.11 ±2.88;CNR平均值分别为27.71 ±3.78、25.91 ±2.38、24.87±3.38、24.28±2.36;3位影像学家对上述影像主观评价平均值分别为4.52±0.52、4.55±0.22、4.51 ±0.16、4.21 ±0.32;不同扫描模式的CTDIvol平均值分别为(17.77±2.26) mGy、(7.11±1.78) mGy、(6.07±1.16) mGy、(5.56±1.22) mGy;DLP平均值分别为(489.89±25.68) mGy、(235.69±20.68) mGy、(178.23±19.56)mGy、(160.08±19.67)mGy,并将DLP转换为有效剂量值分别为(7.33±0.36) mSv、(3.52±0.22) mSv、(2.67±0.31) mSv、(2.41 ±0.18)mSv.4组间影像的SNR和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52,P>0.05),3名影像学专家的评分一致性较高(Kappa=0.859,P<0.01);第4组的有效剂量较第1组低67.1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9.56,P<0.01);第4组的有效剂量较第2组低31.5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3.32,P<0.01).结论 CTPA能谱CT扫描模式和不同噪声指数(26、36、46)的普通扫描模式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区别,普通扫描模式较能谱CT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低;不同噪声指数扫描模式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区别,但其辐射剂量却有明显差别.
作者:赵永霞;索红娜;李盛蓝;常津;左紫薇;王赛;李冬雪;李孟阳;于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中D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1月间收录的应用IVIM D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及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研究病灶共计710个.D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汇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95%CI 0.87 ~0.93)、85% (95%CI 0.75 ~0.91)、5.9(95%CI 3.4~ 10.1)、0.12(95% CI 0.08 ~0.17)、0.92(95%CI 0.90~0.94).D值提示恶性的乳腺病变验后恶性率为90%,D值提示良性的乳腺病变验后恶性率为15%.经Deeks线性回归分析,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 IVIM D值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作者:覃云英;黄向阳;金观桥;苏丹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是通过静脉注射小分子顺磁性对比剂无创地评价组织血流灌注、渗透性等血管特性的功能性成像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全身多系统良恶性病变、动态监测肿瘤放化疗治疗效果、评估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等方面[1].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对DCE-MRI原理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余永强;李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可行性,并辨认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肾窦脂肪侵犯27例,术前均接受MDCT多期增强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通过CT图像中肿瘤大小、灌注程度、侵犯肾盂肾盏、肿瘤边缘等征象判定是否存在肾窦脂肪侵犯.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危险系数.结果 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准确性为79.2%(x2=40.85,P<0.001)、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9%.肿瘤大小、灌注减低、侵犯肾盂肾盏和肿瘤边缘不规则均是肾窦脂肪侵犯的主要预测因素,其中肿瘤大小、侵犯肾盂肾盏可作为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MDCT对检测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评估.
作者:刘莹莹;张雪宁;夏庆来;侯文静;赵博;励贺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铁参与了包括DNA合成、神经递质生成、髓鞘合成等多种重要生命活动[1].脑铁代谢相关蛋白及血脑屏障共同维持着脑铁平衡,然而在大脑衰老或是病理状态下,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异常增多的自由铁会诱导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加剧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破坏,该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存在重要联系[2,3].AD临床表现以记忆功能障碍为主,神经病理学特征主要为神经元胞外的淀粉样沉积及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4].组织学研究表明AD患者病变脑区铁沉积异常增多,AD患者的神经元斑块如Aβ沉积,神经纤维缠绕中可以发现铁蛋白含量增高[5].尽管脑铁增加与AD之间孰因孰果尚未明确,但不可否认评估A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脑铁含量能为理解AD机制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罗骁;邱甜甜;荚耘路;张敏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初诊鼻咽癌患者42例,均行DCE-MRI和DWI检查.Ktrans、ADC对不同临床分期及T分期诊断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Ktrans值、ADC值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T分期分别呈正、负相关.Ktrans与ADC对鼻咽癌早期及晚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分别为80%、88.9%、91.1%;53.3%、88.9%、68.1%.Ktrans与ADC对鼻咽癌T1、T2和T3、T4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分别为83.3%、77.8%、83.4%;70.8%、61.1%、67.4%.结论 Ktrans和ADC可以很好的对鼻咽癌临床分期进行诊断,且Ktrans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效果要好于ADC的诊断效果.
作者:倪良平;刘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肌上皮瘤的MRI表现.结果 病变位于大涎腺4例,小涎腺8例;10例有包膜,2例无包膜;T1WI上7例呈均匀等信号,1例呈均匀低信号,4例呈不均匀等信号;T2WI上10例呈稍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12例信号不均,4例呈混杂磨玻璃样低信号,4例呈混杂网格状低信号,2例呈混杂网格状高信号,2例合并囊变.1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理结果:8例良性,4例恶性.12例见黏液样基质及玻璃样变.结论 肌上皮瘤的MRI表现与其内细胞成分及黏液样基质、玻璃样变含量有关,特别是T2WI中心云絮状或磨玻璃样稍低信号及云絮状强化较弱区,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颖;马隆佰;郭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 男,13岁.双下肢皮肤出现多发性水泡状结节多年并逐渐增多(图1),1个月前双下肢开始出现疼痛不适.双膝关节X线检查:双侧股骨与胫骨多发性斑片状或类圆形低密度,边缘不清(图2).双膝关节CT检查:双侧股骨与胫骨、腓骨见多发性大小不一类圆形与斑片状低密度,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双侧腿部皮肤增厚,多处皮下脂肪密度增高,边缘欠清晰(图3).
作者:刘少强;邱兴庭;卢绍辉;彭长院;苏子慧;钟俊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婴儿特发性混合型胃扭转X线形态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混合型胃扭转患儿上消化道造影不同体位的X线表现.结果 仰卧正位整个胃影表现为梨形(16例)或类圆形(3例),同时伴有胃食管连接与幽门间距缩短.左侧卧位17例见胃大小弯倒置,立式正位与仰卧正位相比,胃影形态均有变化.结论 仰卧正位的梨形胃影及左侧卧位的大小弯倒置是婴儿特发性混合型胃扭转的特征性X线表现.
作者:李杰;贺新民;邢楠;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睾丸感染性和肿瘤性病变的CT认识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睾丸感染性和肿瘤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睾丸化脓性炎症8例,3例合并脓肿形成.CT表现为患侧睾丸明显肿大,实质内密度明显减低,增强扫描睾丸内坏死液化区无强化,周围包膜明显环形强化,同时累及附睾和周围皮肤软组织.睾丸结核7例,2例合并结核性脓肿形成.CT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形态不规则,实质密度不均,可见结节及坏死区,增强扫描实性结节持续明显强化,合并脓肿者可见多发环状厚壁强化,与附睾及阴囊隔粘连、分界不清.睾丸肿瘤25例,精原细胞瘤(13例)CT表现为患侧睾丸稍低密度的均匀或不均匀密度肿块影,轻中度持续强化,散在少许坏死;淋巴瘤(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睾丸肿块,密度均匀,呈中度均匀强化;另有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畸胎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内胚窦瘤2例,胚胎性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结论 睾丸感染性病变(化脓性炎症、结核)和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如发病时间、年龄、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
作者:杨海涛;吕发金;欧阳羽;吕富荣;罗天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体型指数对肝脏CT门(静)脉成像的影响,探讨对比剂剂量估算的优化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行上腹部CT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注射相同剂量的对比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门脉期图像的门脉-肝实质对比度和肝实质增强与体重、体表面积(BSA)和体重指数(BMI)的关系,并计算根据不同体型指数估算对比剂剂量时,增强每增加1 HU所需碘投放量(EU).结果 门脉-肝实质对比度与BSA、体重和BMI的相关性(r分别为-0.53、-0.50、-0.41,P<0.001)依次递减.按体重和BSA估算对比剂剂量的平均碘投放量增强比EUBW和EUBSA分别为0.01005 gI/kg/HU和0.36299 gI/m2/HU.结论 为了提高患者间门脉增强的一致性,应根据BSA估算对比剂剂量.
作者:杨克柽;李莲;王建杰;李永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临床及MS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卵巢Brenner瘤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影像资料,其中1例术前仅行CT平扫,余1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7例卵巢Brenner瘤中,发生于左侧卵巢7例,右侧卵巢10例;良性病变13例,交界性病变3例,恶性病变1例;10例Brenner瘤病灶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影;有9例患者卵巢伴发其他病变;增强扫描良性及交界性Brenner瘤轻度强化,而恶性Brenner瘤强化明显.结论 卵巢Brenner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建华;韦强;李惠;陈井亚;孙鑫;王中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 女,74岁.因发现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自觉左眼视物模糊,视野变窄.专科检查:颞侧视野偏盲.CT:蝶窦内不规则软组织影,大小约3.4 em ×3.7 cm×2.4 cm,周围骨质破坏,病灶突入左侧鼻腔(图1),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影像意见:蝶窦内占位病变,建议行MRI进一步检查.
作者:尹如娇;朱云;王梦莉;赵卫;孙学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维非刚性配准在提高肝脏动态增强MR应用中的可重复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18例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肝硬化背景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资料.使用Omni Kinetics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非刚性配准,采用Extended Tofts双输入模型对配准前、后的图像进行计算.由两位观测者采用盲法测量配准前、后同层面病灶、肝脏及竖脊肌的Ktrans、Kep值,并对测量值的变异度、一致性进行组间(两位观测者之间)及组内(一位观测者间隔一周测量两次)比较,并使用Bland-Ahman Plot对组间和组内测量值的可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三维非刚性配准后同层不同期两幅图像有差异,像素均值为32761±13575,小于配准前(43202±20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7,P<0.05).相对差值百分比箱图显示组间及组内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ep均数配准后差异均小于配准前,离群值及极值减少或消肖失;配准后组内竖脊肌Ktrans和Kep的四分位间距稍增大,余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间四分位间距均变小.配准后组内、组间病灶、肝脏、竖脊肌Ktrans、Kep可重复性均提高,均值差变小.结论 三维非刚性配准可提高病灶、肝脏及竖脊肌Ktrans、Kep的可重复性.
作者:梁宏伟;胡春洪;邢飞;陆健;姜吉峰;曹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融合技术对子宫动脉CTA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行能谱CT盆腔或腹盆腔检查的40例女性的影像资料,采用佳单能量、70 keV单能量、140 kVp混合能量及佳单能量与70 keV单能量融合图像显示子宫动脉,比较4组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背景噪声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 子宫动脉佳单能量范围为60~68 keV,均值为(62.38±1.61) keV.佳单能量组、70 keV组、140kVp混合能量组及融合图像组对子宫动脉的CNR分别为23.16±6.48、17.40 ±4.77、9.51 ±2.73及24.55±5.97;SNR分别为25.98±6.80、20.32 ±5.21、11.41 ±3.00及27.88±6.28;背景噪声分别为25.35±4.74、16.64±3.49、21.30±3.67及18.25 ±3.07.融合图像组CNR与佳单能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03±0.75、3.71 ±0.77、3.06±0.83及4.24±0.67,融合图像组与佳单能量组主观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融合图像组CNR、SNR及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其余3组,背景噪声高于70 keV单能量组,低于佳单能量及混合能量组.结论 能谱CT单能量融合技术能够优化子宫动脉图像质量,提高子宫动脉远端小分支的显示.
作者:刘筱霜;周孟;肖艳;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盆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IMT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及MR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密度或信号、形态、边界、转移及侵犯、强化特点.结果 发生于小肠系膜3例,结肠系膜2例,膀胱2例,左腹腔内1例.肿瘤大径1.7 ~ 13.6 cm.8例均呈等-低密度,1例膀胱IMT边缘见点状、条状钙化影,1例结肠系膜IMT前缘见气体影,1例左腹腔IMT后上缘见囊性低密度影.不规则形6例,椭圆形2例.边界清楚2例,模糊6例.1例小肠系膜IMT在T1WI上呈等-稍高信号,T2 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为明显低信号.增强不均匀明显且持续强化8例,其中3例IMT见多发结节状强化影,1例呈多发环形强化,1例侵犯脾门、胰腺及横结肠,术后发生肝脏转移,门静脉右前上支见负影.结论 小肠及结肠系膜不均匀明显且持续强化的肿块需要考虑IMT可能,但确诊有赖于病理证实.
作者:许奇俊;邢振;游瑞雄;肖泽彬;范秋玲;曹代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层CT(MDCT)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AMLmf 1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 43例,嫌色细胞肾癌(ChRcc) 46例,均在术前行MDCT平扫及增强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分析肿瘤形态学特征和平扫强化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CT征象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结果 AMLmf较PRcc及ChRcc有更高的女性患病率.AMLmf在肿瘤大小、钙化、假包膜、肿瘤内血管、囊变坏死方面与PRcc及ChRc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cc较AMLmf及ChRcc晚期强化发生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内血管和囊变坏死是区分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有价值的预测变量.AMLmf平扫CT值、皮髓期△H值及廓清率均高于PRcc及ChRcc(P<0.05).ROC曲线分析肿瘤平扫CT值、皮髓期△H值和廓清率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39和0.772.当肿瘤平扫CT值为41.15 HU时,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77.5%;当皮髓期△H值为39.35 HU时,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68.5%;当廓清率为-7.26%时,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84.3%.结论 肿瘤内部血管和囊变坏死是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有价值的预测变量.肿瘤平扫CT值、皮髓期△H值和廓清率有助于鉴别AMLmf与非透明细胞肾癌.
作者:罗厚丽;叶兆祥;李绪斌;马菊香;张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